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孔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孔庙

旧时历代王朝奉祀孔子的庙宇。最早为春秋鲁哀公十七年于孔子旧宅所建。北齐时,各地皆于学坊内立孔庙。唐代,先于国子学立孔庙,后各州县普遍建立孔庙。明清时也称文庙,旁设学宫,每年春秋设祭。参见《通典·礼·释奠》、《新唐书·礼乐志》。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民祀部 > 神廟 > 孔廟
孔廟  kǒngmiào

亦稱“先聖廟”、“至聖先師廟”。爲全國孔廟之冠,三大宫殿之一。在山東曲阜縣城中央。爲歷代祭祀孔子之所在,故稱。創建於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殁後之次年。歷代重建擴建達七十餘次。現存孔廟爲金、元、明、清建築。佔地約達三百二十八畝。爲九進院落。前有欞星門、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御碑亭。之後孔廟分三路,中路爲主體建築群,有大成門、杏壇、正殿大成殿、寢殿、聖蹟殿、兩廡等,是祭祀孔子先儒先賢之所。東路爲孔子故宅,有崇聖門、詩禮堂、禮器庫、魯壁、故井、崇聖祠、家廟等。西路爲祭祀孔子父母之所,有啟聖門、金絲堂、樂器庫、啟聖王殿、啟聖寢殿。廟内碑林存兩漢以來碑刻二千餘方,多家書體,尤以漢魏六朝碑刻馳名。《三才圖會·宫室三》:“先聖廟在兖州仙源鄉西二里……闕里之舊宅也。”乾隆《大清一統志·兖州府·壇廟》:“至聖先師廟,在曲阜縣南門内,即闕里故宅也……《水經注》:‘孔廟,即夫子之故宅也。’”另,臺灣、四川諸省亦有孔廟,以臺灣爲勝。

孔庙【同义】总目录


孔庙圣庙
各种寺庙

各种寺庙

尼姑住的寺院:庵(庵堂;尼庵;尼姑庵)尼寺 尼居 尼庵 尼院 尼庙 尼姑庙 姑子庙
僧或尼所居住的寺庙:寺庵
喇嘛教的寺院:喇嘛寺
伊斯兰教的寺院:礼拜寺 清真寺
没有房间的庙堂:
供神的庙:宫(神宫;后天~;洞霄~) 祠宇 神庙
祭祀土地神的庙:社庙 载社
供奉孔子的庙:孔庙 圣庙
民间修建的寺庙:野邑
乡村寺庙:乡寺
山中的寺庙:山房山寺 山堂
高山上的寺院:云寺
小寺庙或庵堂:庵舍 草庵 庵舍 蒲庵蒲室
寒天或冷落的寺庙:寒寺
废旧的寺庙:遗寺
庄严的寺庙:丽刹

☚ 寺庙   道观 ☛

孔庙kǒng miào

指孔子庙。参见“武庙”。

孔庙

孔庙

孔庙位于嘉定镇南大街。 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1219年 (南宋嘉定十二年), 历经元、 明、清三代修葺、重建和增建,始具现存规模。庙外矗立着“仰高”、“兴贤”、“育才”三座高大牌坊, 是用来旌表圣贤孔子一生成就的。还有几棵百年老槐树,古朴雅致。牌坊石柱上雄踞72只狮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象征孔子72贤徒。孔庙的头门叫棂星门。“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的“文星”,以此命名意即天下名士文人集学于此。进门后,可见巍峨的大成殿。这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十分雄伟壮观,古时候殿中曾供奉孔子和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塑像,称为“四配”,两旁另有孔子弟子塑像12尊,称为“十二哲”。大殿前有宽阔的石砌乐台,供每年祭孔之用。

☚ 上海博物馆新馆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

孔庙

孔庙

台南孔庙又称文庙,建于明永历年间,是全台最早的文庙,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办学府,故有“全台首学”之称,今为台湾一级古迹。
这座孔庙是由郑成功部将陈永华倡议修建,历经数次修葺,庙门以一“全台首学”金字横匾作为登堂之阶,雄浑醒目的笔力,益增庄严肃穆。建筑以主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大成殿为主体,大成殿无柱子及回廊,而以伸出厚墙的挑梁插栱支撑,殿梁悬有多方前清诸帝的钦赐御匾,备极尊荣:两旁东西庑则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历代先儒先贤神位,两侧毗连礼器库、乐器库,古代形制礼乐器皆妥为保存,以供祭孔之用;正殿之后为崇圣祠,祀孔子5代祖先牌位及孔鲤等先达贤儒,建筑形式较为古朴。
大成殿前方是棂星门,棂星门东为节孝祠、孝子祠,西为名宦祠及乡贤祠。另一古朴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伦堂,堂内正墙嵌有赵孟頫体书法“大学”全文,十分珍贵;文昌阁位于明伦堂后方,楼高三层塔形布局,为孔庙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并作为藏书之所。棂星门外有围墙隔开庙(大成殿)、学(明伦堂),围墙东西辟有礼门、义路,意为遵礼崇义的夫子之路,即修德进业之道,而今围墙倾颓,现仅剩两道门扇伫立前庭;大成门前有一方半月形的泮池,乃依古体形制辟建,往昔士子若中秀才,到孔庙祭拜后,可在泮池采摘水芹插于帽缘,以示文才,而今科考已废,泮池涌泉喷流不绝,与庭前绿阴连成一片,成为游客、民众徘徊流连之所。
此外,东大成门旁有一块“下马碑”,为康熙年间奉旨设立,汉满文对照,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万世师表之尊崇;门外尚有一泮宫石坊,为乾隆年间重修孔庙所筑,以壮大规制,表彰孔子之学,石坊因南门路之辟筑,与主体建筑分置两处,苍劲牌坊矗立一旁,见证时代的变迁与物换星移。

☚ 王得禄墓   凤仪书院 ☛
孔庙

103 孔庙

在曲阜市,历代祭孔之处。建于公元前478年,其后历代重修扩建,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南北长630米,共9进院落,分左、中、右三路。现存殿、堂、庑、阁460余间,门坊54座。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大成殿为正殿,孔庙的主体建筑,殿内正中供孔子塑像,两旁为四配、十二哲塑像。殿前10根浮雕盘龙石柱,工艺绝妙。还有杏坛、奎文阁、十三碑亭、圣迹殿等建筑。

☚ 胶东半岛海滨   孔府 ☛
孔庙

孔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称文庙。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古称成贤街),右与国子监毗邻。为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后屡有整修。占地约20000平方米,院落三进,主要建筑列于中轴线上,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崇圣祠。先师门是正门,前有嵌琉璃砖影壁,左右有下马碑,门檐斗栱硕大简洁,保存了元代遗风。门内东为神厨、省牲亭、井亭,西有神库、持敬门、致斋所。院内碑亭三座。过大成门为祭祀孔子的主要建筑大成殿。清光绪三十年(1904)升祭孔为大祀,大成殿由七间三进扩建为九间五进,汉白玉台基,重檐庑殿式琉璃顶,前有月台,四周石栏围护。殿前左右有碑亭11座,东西配庑置从祀的七十二弟子牌位。院内古柏参天。殿后是明代添建的崇圣祠,原为祭祀孔子的祖先而设。庙内各殿明代曾换为青色琉璃瓦,清乾隆年间重修时,除崇圣祠改成绿色瓦外,各殿均改为黄琉璃瓦。从清康熙至宣统九代皇帝均照例亲书匾额一方,悬于大成殿内,至今仍存。先师门两侧立有元、明、清进士题名碑198座,其中元3座、明77座、清118座。明清共举行进士考试201科,取中进士51624人。明永乐十年(1412)以前题名碑在南京国学,万历八年(1580)、崇祯十年(1637)两碑无存。碑文载录进士姓名、籍贯及名次,是研究科举制度的珍贵史料。现辟为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

☚ 于谦祠   雍和宫 ☛

孔庙

孔庙

位于市区泮宫内。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左学右庙,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经过大修。大成殿为重檐庑殿式,石柱,前有露台和扶栏,束腰嵌有青石莲花图案浮雕。下为甬道、拜庭,庭中有古榕。庭外泮池有石桥和护栏,是元代建筑。东西有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门外露庭可容数千人。左右有二栅门。宏伟壮丽,保存完好。

☚ 伊斯兰教圣墓   蔡襄祠 ☛

孔庙

孔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及孔府的组成部分。位于曲阜城内中央偏西,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庙堂。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曾任鲁司寇。孔庙始建于孔子死后第二年,初建时以孔子生前居室三间为庙,此后屡废屡修,至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扩建为殿、堂、廊、庑316间。金明昌二年(1191)作较大规模增修,达360余楹。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于孔庙四隅建角楼。明清时代又多次修葺扩建,成为现在的规模。孔庙是一组具有东方色彩、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与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合称我国古代三大建筑群。孔庙南北长637—651米,东西阔141—153米,总面积约144亩。从南到北共九进院落,殿堂廊庑466间。南部着意强调前导部分的绵长,大小院落,层层叠叠,营造了肃穆气氛,给人以莫测深奥的感觉,逐步引向高潮。北部进入大成门,便是主体建筑部分。迎面是杏坛,孔子讲学弦歌处。紧接是耸立于两层高台上的主殿——大成殿,殿前廊石柱上刻有神态生动的蟠龙。两旁配以廊庑,靠后有寝殿,其后有圣迹殿;大成门往东,进承圣门,有诗礼堂、孔子故宅井、鲁壁、崇圣祠、家庙、神庖;大成殿往北,进入启圣门,有金丝堂、启圣殿、启圣王寝殿、焚帛池、神厨等。整个建筑群轴线鲜明,布局严谨,偌大的封闭空间,节奏强弱有序,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是一座集历史、考古、建筑、雕刻、绘画、书法丰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大型博物馆,其建筑面积之广、气魄之雄伟、时间之久远、保存之完整,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罕见的。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孔庙、孔府、孔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鲁国故城   金声玉振坊 ☛

孔庙

孔庙

位于文东路77号。又称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原址何恭都潭布地。元至顺三年(1332)连同县署迁北山都。明洪武八年(1375)迁于县署北侧。后屡迁屡建。今址现存大殿、庙堂、斋舍、门楼37间。殿内有8支朱漆巨柱。柱间悬挂四块镌有描红玺印的大金匾,分别为清康熙、嘉庆、道光、咸丰四帝所题“万世师表”、“圣集大成”、“圣协时中”、“德齐帱载”。文昌孔庙经1972、1987年两度重修,已颇为壮观。

☚ 宋庆龄祖居   清澜椰林 ☛

孔庙

孔庙

位于保安宫一侧,大龙街275号。又称“文庙”。原址在今花园街,1665年(清康熙四年)郑成功参军陈永华倡建,毁于侵台日军之手。1925年择现址重建,1956年9月全部完工。占地1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前有大成殿,后有崇圣殿、明伦堂、圣祖祠,均用古代宫殿建筑式样,屋顶覆以黄琉璃桶型屋瓦,檐、梁、柱、壁施五彩瓷砖或精细雕饰。大成殿重檐翘角,屋顶装饰龙云,及两支通天柱(亦称藏经塔)。下设盘龙石柱一对。殿内奉祀孔子,其侧附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四配”,东西两侧奉祀十二哲、七十二贤和历代大儒。配祀无偶像。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祭祀大典,仪礼古雅,祭者穿古服舞八佾,奏大雅之乐,“猗欤盛哉”,观礼者往往有数千人之多。

☚ 保安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孔庙

孔庙

位于彰化市孔门路6号,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由当时彰化知县张缟主持陆续修成,包括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为一组气势恢宏、布局精巧的建筑群落。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知县屡加修建,又添白沙书院、文昌祠、名宦祠、乡贤祠、礼器库、乐器库等新筑。日军侵台时荒废。1976年修复。庙中留存不少清代古物与客家特色建筑,如乾隆古匾、戟门龙雕石鼓、嘉庆古钟、道光石龙柱、石栏、垣墙等,皆具文物观赏价值。棂星门旁有陈立夫“重修彰化孔庙”碑。台北大龙峒诗人黄赞钧《谒彰化孔子庙》诗云:“巍峨宫殿古时容,百代犹存学者宗。礼乐春秋循旧典,藻笾豆荐新供。丹青剥落尊严在,碑石模糊尘土封。惆怅庭前泮池水,绿荫空长昔年松。”

☚ 八卦山   鹿港 ☛

孔庙

孔庙

在南门路2号。清康熙四年(1665)郑成功参军陈永华所倡建。康熙二十四年(1685)改建为台湾府学,为全台童生入学之所,故号“全台首学”。以后虽屡经修葺,然规制与乾隆四十一年(1776)所建无大差别。孔庙建筑正中以大成殿为主体,包括泮宫坊、大成坊、棂星门、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孝子祠、节孝祠等,形成气势宏大的完整建筑群。东侧以明伦堂为主轴,形成包括入德之门、文昌祠、朱子祠等在内的建筑群。大成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屋顶饰有双龙斗宝塔图案,饶有古趣。四周无回廊无柱,纯以伸出厚墙的挑梁插拱支撑。主祀孔子,配祀四配、十二哲神位。梁上悬有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皇帝题匾。崇圣祠古朴,明伦堂素雅,泮宫坊及棂星门等处雕刻精美。各殿均存有不少古碑,颇具文物价值。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均在此举行祭孔大典。

☚ 大天后宫   亿载金城 ☛

孔庙

位于山东曲阜城内,中国三大宫殿古建筑群之一。有大成殿、奎文阁为主体的十余所殿屋,和帝王宫殿一样庄严威凛。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200米,呈长方形,四周围墙,四角设角楼。殿堂阁庑466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碑刻2千余块,有13座碑亭,53块巨碑以及120块以孔子生平为题材的石刻等,形成中国的又一大型碑林。解放后,辟有汉魏六朝碑刻、汉代画像石刻和法帖石刻三个陈列室。参见“工程技术”中的“孔庙”。


孔庙

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建造的祠庙。以位于山东曲阜者为最大。它原为孔丘故宅,鲁哀公(前494—前477)时立庙,历代迭加增修,现存规模占地3.27公顷,房屋460多间。主要建筑物有奎文阁、碑亭、杏坛和大成殿等。杏坛相传是孔丘说教之处。大成殿前廊石柱刻有生动的蟠龙,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参见“旅游学”中的“孔庙”。

孔庙

孔庙

位于山东曲阜。是历代祭祀孔子的祠庙,与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曲阜三孔与北京故宫、泰山岱庙为至今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三个宫殿。曲阜为孔子故乡,为纪念孔子,鲁哀公于孔子死后的次年(前478年)在孔子生前讲学处建一大成殿,作为供奉祭祀孔子的处所。以后,统治者不断扩建,规模日益壮大。今孔庙呈长方形,总面积327.5亩,南北长1120米,前后九进院落。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规格可与故宫太和殿比美,大殿前檐高耸,盘龙石柱,雕刻精细,气势雄伟。正中供奉孔子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历代先贤分侍左右。与孔庙相连的,有孔府,是历代孔子嫡裔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有孔林,是孔子后裔的家族墓地,苍松翠柏,令人景仰。

☚ 崂山   少林寺 ☛
孔庙

孔庙

历代祭祀孔子的祠庙。以今山东曲阜孔庙为最早、最大、同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我国三大宫殿式古建筑群之一。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殁后的第二年,鲁哀公以其故宅三间改建为庙,后经历代不断扩建,宋天禧二年 (1018),增建殿庭廊庭360间,使其成为宏伟壮观的仿王宫之制的庞大建筑群,历代不少皇帝曾在此祭孔。今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约21.8公顷,周围是高墙环绕,配以角楼,前后九进院落,殿堂楼阁460余间,门坊54座,两千多块碑碣。重要建筑有棂星门、圣时门、大中门、奎文阁、十三御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诗礼堂、孔子故宅、金丝堂、鲁壁等。主体建筑大城殿,唐代称文宣王殿,宋更名大成殿,取 “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意,清雍正年 (1724) 间重修。殿高24. 8米,阔45. 78米,深24.89米,重檐九脊,斗拱交错,金碧辉煌。四周雕龙檐柱28根,前檐巨形石柱雕刻双龙戏珠、海涛祥云等图案,精美绝伦。殿内供奉孔子及其弟子和历代先贤塑像,历代帝王的重大祭孔活动在此殿举行。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历代帝王所赐迹书藏此,今大部分已散佚。楼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 重修,飞檐三层,斗拱四重,黄瓦朱甍,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高23.35米。阁底砖砌平台,重立支柱,工艺奇巧,观瞻堂皇,是我国著名的木结构楼阁之一。庙内还存有汉唐以来碑刻、画像石等2000余方,是我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轴线鲜明,层次、节奏逐渐加强,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 西山八大处   杭州西湖 ☛
孔庙

孔庙

历代祭祀孔子的祠庙。以今山东曲阜孔庙为最早、最大,同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我国三大宫殿式古建筑群之一。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殁后的第二年,鲁哀公以其故宅三间改建为庙,后经历代不断扩建,宋天禧二年 (1018),增建殿庭廊庭360间,使其成为宏伟壮观的仿王宫之制的庞大建筑群,历代不少皇帝曾在此祭孔。今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约21.8公顷,周围是高墙环绕,配以角楼,前后九进院落,殿堂楼阁460余间,门坊54座,两千多块碑碣。重要建筑有棂星门、圣时门、大中门、奎文阁、十三御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诗礼堂、孔子故宅、金丝堂、鲁壁等。主体建筑大城殿,唐代称文宣王殿,宋更名大成殿,取 “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意,清雍正十四年 (1724) 间重修。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重檐九脊,斗拱交错,金碧辉煌。四周雕龙檐柱28根,前檐巨形石柱雕刻双龙戏珠、海涛祥云等图案,精美绝伦。殿内供奉孔子及其弟子和历代先贤塑像,历代帝王的重大祭孔活动在此殿举行。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历代帝王所赐迹书藏此,今大部分已散佚。楼于明弘治十三年 (1500)重修,飞檐三层,斗拱四重,黄瓦朱甍,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高23.35米。阁底砖砌平台,重立支柱,工艺奇巧,观瞻堂皇,是我国著名的木结构楼阁之一。庙内还存有汉唐以来碑刻、画像石等2000余方,是我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轴线鲜明,层次、节奏逐渐加强,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 西山八大处   杭州西湖 ☛

孔庙

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内,南接旧城垣,东与孔府毗邻。因孔子死后相继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故庙称“至圣庙”,习称“孔庙”。庙始创于前478年,而孔子死后1年,鲁哀公将其故宅3间改建为庙,“岁时奉祀”。自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对孔庙进行重修、扩建,成为一处规模巨大的古建筑群。前后共9进院落,前有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御碑亭。从大成门起始分3路。中路有杏坛、大成殿、东西庑、寝殿、圣迹殿等;东路为孔子故宅,有诗礼堂、礼器库、鲁壁、故宅井、崇圣祠、家庙等;西路为祭祀孔子父母的启圣王殿、启圣王寝殿及用于习乐的金丝堂和乐器库等。全庙共有殿堂阁庑466间,南北长1000米多,总面积327亩;周匝垣墙,配以角楼,苍松古柏,罗列森然;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中贯轴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庙内存有两汉以来历代碑碣2200多块,真草隶篆,各体具备,尤以汉魏六朝石碑驰名中外。

孔庙

孔庙

位于曲阜市内,东与孔府毗邻,南接旧城垣,为我国历代帝王在曲阜祀孔的庙宇。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规模宏大,气势宣赫的古建筑群,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并称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自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加封于孔子,相继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故庙亦称至圣庙。庙始建于孔子殁后一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命祭祀孔子,“即孔子所居之堂为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车书”,“岁时奉祀”。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至鲁,以太牢之礼仪(祭天仪式)祭祀孔子,为帝王亲临祭孔子之始。东汉设百石卒吏守卫。自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下诏“令鲁郡修起旧庙”,至清雍正皇帝“发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监修”,有文字记载的,大修十五次,中修三十一次,小修数百次。据记载唐代有正殿、庙寝、两庑等三十余间,宋天禧二年(1018年)“增广殿庭廊庑三百一十六间”,金明昌二年(1191年)扩修,“凡为殿堂廊庑门亭斋厨黉舍,合三百六十余楹”,金贞祐二年(1214年),遭受兵火,孔庙“灰尽什五”,经元代十二次重修才恢复原貌。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增广阙里庙制”,弘治十二年(1499年)遭雷火烧毁殿庑各房一百二十三间,五年修完。清雍正二年(1724年)又遭雷火,雍正帝“亲为指授”,历时六年,使孔庙“巍焕崇宏,坚致壮丽,纤悉完备,灿然一新”,终于扩建成为现在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其左右作对称式排列,配以门坊、角楼。总面积为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多。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祠、一阁、一坛、两庑、两堂、两斋,共466间,另有54座门坊,2200多块碑碣。分别建于金、元、明、清、民国时期。前几进院落为整个庙群建筑的引导部分,有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碑亭。自十三碑亭后,分为左中右三路。中为大成门,有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等,为祭祀孔子及先儒先贤之所;东为崇圣门,原是孔子故宅,有诗礼堂、故井、鲁壁、崇圣祠、家庙等,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之所;西为启圣门,有启圣王殿、启圣王寝殿、金丝堂等,为祭祀孔子父母之地。整个建筑群周匝垣墙,布局严谨,苍松古柏,森然罗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庙内存有自两汉以来历代碑刻,真草隶篆,各体具备,为我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1949年后,曾对主要殿宇多次大修,并辟有三个石刻陈列室。

☚ 孔林   孔府 ☛

孔庙kong miao

Confucian templ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