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孔子占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孔子占鼎

孔子占鼎

南朝梁志人小说。殷芸撰。原载《小说》。《绀珠集》卷二、《说郛》卷二十五皆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及周楞伽校注《殷芸小说》皆辑录。王泽君等《古代短篇小说选注》录入。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史记》有《孔子世家》。本篇写他占卜问吉凶之事。叙述:孔子曾派子贡(端木赐)出差办事,过了很久还不见回来,孔子有些不放心,便去占卦,结果得了一个鼎卦。据《易·鼎·九四》说,鼎卦折足(卦下阴爻为足),是一种不吉利的卦象。所以弟子们都说,鼎折足就是没有足,无足就说明子贡不会回来。颜回听了这话,捂住嘴笑。孔子说:“回在那儿笑,意思是说赐肯定就要回来了。”因而问回道:“你怎么知道他就要回来了呢?”颜回说:“无足的意思是说不是走回来,而是要坐船回来。所以,赐可能很快就要到了。”次日晨,子贡果然乘潮涨时坐船而回。作品通过对孔子占卜得鼎卦,弟子颜回提出与众弟子不同的正确见解的故事的描写,表现了颜回的聪明才智。作品善于用人物的言行来勾画人物形象,如写颜回,仅抓住一笑(“掩口而笑”)和一语(“无足者,盖乘舟而来……”)就把他的过人才识活现了出来。据史载,颜回,字子渊,春秋鲁国人,为孔子高才生,聪明好学。本篇所记与历史人物颜回的性格是相符合的。全篇以其他弟子的平庸衬托颜回的聪明善断,以孔子的赏识突出颜回的敏而好学,以子贡返回的事实证明颜回的正确,言简意赅,饶有风趣。此故事本于《冲波传》(《绀珠集》卷四引)。明抄本《类说》及《海录碎事》卷十四亦载录此故事。《北堂书钞》卷三十七引《韩诗外传》,亦略叙此事。

☚ “足下”起源   孔子与子路 ☛

孔子占鼎

 

·殷芸·


 孔子尝使子贡,久而不返,占之遇鼎。弟子皆言无足不来;颜回掩口而笑。孔子曰:“回笑,是谓赐必来也。”因问回:“何以知赐来?”对曰:“无足者,盖乘舟而来,赐且主矣。”明旦,子贡乘潮至。
 

〔选自《殷芸小说》〕

●●
 《孔子占鼎》这篇小说通过对鼎卦的不同解释,表现颜回的聪明才智。
 作者殷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是南朝梁代的文学家。他奉梁武帝之命作《小说》十卷。此书在隋朝时已不全,明代就失传了。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卜,即占卜、卜卦。鼎,是古代用青铜制的三足两耳的炊具。这里是指“鼎卦”,孔子卜卦,是问其弟子子贵的归期。因孔子派他出门办事,久而不返,不知其凶吉。于是就卜了一卦,偏偏得了鼎卦。《易经》共六十四卦,《鼎》为第五十卦,其中“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餗,即装在鼎中的菜或粥。渥,沾濡也。这个卦辞的意思是说用鼎煮食物,鼎断了脚,倾倒了,其中食物倒了出来,那些食物沾了脏东西,就没法用了。
 古人对占卜是看得很严重的。行军打仗,出门旅行,婚嫁百事,都先要占卜以问休咎。然后决定行事。而《卦辞》呢?解释就不同。孔子占了鼎卦,他的门人抓住“鼎折足”三字,既然没脚,自然没法走了。因而断定子贡不会回来。独有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掩口而笑”,孔子说“颜回笑,是说子贡必定回来。”并问他:“你凭什么说子贡会回来呢?”颜回答道:“无足,是说没脚,是说不用脚走路就回来了。走路不用脚,那是坐船回。而且,子贡已快到家了。”第二天,子贡果然是坐船回来的。这段描写从人物的神情状态落墨,非常生动传神。
 为什么小说这么短,倒把颜回的聪明才智描写得如此鲜明呢?首先是用了映衬之法。孔子占到鼎卦,别人都从“折足”二字出发,因无脚走不了路,推断子贡不回。颜回思路特别,他也从“折足”推断,认为不走路,那是因为坐船回。子贡对孔子是忠心的,出门办事,久而不归,他自然怕孔子着急。而且,子贡的家庭生活富裕,为了急着赶回来复命,他完全可能坐船或乘车回来。由于两者的结论刚好相反,这样,反而将颜回的聪明衬托得鲜明了。其次,颜回的结论不是一下子端出来的,而是从细致的描写中表现出来的。颜回见别人判断不对,便掩口笑,这笑,是对别人的结论的否定,也是自有不同看法的表现。孔子观察了颜回的神情,先是指出“回笑,是谓赐必来。”然而再追问他为什么如此判断,这表现了孔子的敏感,同时,加强了颜回形象的渲染。由于这么细致的刻划了人物的神情和对话,使形象生动、具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使文章产生了波澜,增加了感染力。
 文短而精,堪称佳作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