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竹品 > 慈竹 > 子母竹 子母竹 zǐmǔzhú 慈竹【同义】总目录 慈竹子母竹
子母竹 子母竹慈竹的别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中生子母竹,今之慈竹也。” ☚ 聆风 茅竹 ☛ 各种竹名 各种竹名毛竹:南竹 黄竹 黄笔 紫竹:黑竹 斑竹:泪竹 筠竹 筠斑 斑筠 斑林 斑篁 湘妃竹 斑皮竹 慈竹:义竹 孝竹 慈孝竹 子母竹 棘竹:笆竹 篱竹 其他竹名:箬(箬竹) 筇(筇竹;龙筇)箫 (箫竹) 箐 篥 篾箛 筼(筼筜) 筀(筀竹) 箟 箘 箣 簩 籚 筿 篣 簝簵 篪 簳 鱼肠 桃枝 钩端 桂竹 由衙 苦竹 凤尾竹 ☚ 竹林 竹的各部 ☛ 子母竹 子母竹地方重要经济林木。湘中地区有产。《述异记》: “南中生子母竹,今之慈竹也。”又名慈竹、义竹、慈孝竹、子母竹,属禾本科。丛生,根窠盘结,竹高至两丈许。新竹、旧竹密结,高低相倚,若老少相依,故名。秆高5~10m,径3~6cm,顶端细长做弧形或下垂如钓丝状,节间长达60cm,贴生长2mm的灰褐色脱落性小刺毛,箨环明显,在秆基数节者其上下各有宽5~8mm的一圈紧贴白色绒毛。箨鞘革质,背面贴生棕黑色刺毛,先端稍呈山字形; 箨耳不明显,狭小,呈皱折状,鞘口具长12mm细毛;箨舌高4~5mm,中央凸起成弓形,边缘具流苏状纤毛; 箨叶直立或外翻,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圆形,腹面密被白色小刺毛,背面之中部亦疏生小刺毛。竹内实而节疏,可代藤用,其形紧而细,一丛几十根,即使数百根,笋不外迸,只向里生。五六月长笋,次年方成竹,其笋不堪食。用于编织竹器及建筑用材、造纸。 ☚ 山核桃 马尾松 ☛ 00009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