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
又称婴幼儿消化不良。病因:
❶感染:可分为消化道内与消化道外感染。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等)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多见于人工喂养儿,乳类受污染或因奶瓶等器皿未经消毒所致。消化道外的器官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如中耳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常伴腹泻。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也是病因之一。
❷消化功能紊乱:可因饮食不当、食物过敏或气候突变等引起。食物过多、过少,不定时喂哺,过早喂食大量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等,都可能引起婴幼儿消化功能紊乱。症状表现:
❶轻型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至每日数次或10余次。大便黄色或带绿色,水分不多,常见白色或淡黄色小块(钙、镁与脂肪酸化合的皂块),偶有呕吐。病儿精神较好,无脱水症状。
❷重型腹泻:每日大便数十次,大便呈水状或蛋花汤状。呕吐较频,食欲低下,明显消瘦。因腹泻与呕吐引起大量液体丢失及摄入不足,可出现脱水及酸中毒。脱水的表现是皮肤弹性差(捏起脐旁皮肤,放手,皮肤不能立即展平)、前囟和眼窝凹陷、尿量减少。酸中毒的表现是精神萎靡,呼吸深长(新生儿或小婴儿不明显)。护理:隔离病儿。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臀部已糜烂,应多暴露在空气中使之干燥,可涂以20%鞣酸软膏或凡士林油。按医嘱喂小儿“口服补液”,少量多次。恢复正常饮食时,人乳喂养应减少每次喂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以从米汤、稀藕粉或稀释的牛奶开始,奶量及加的蔗糖量都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预防: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断奶。合理添加辅食,每次限一种,逐渐增量。人工喂养,需注意牛奶及食具的消毒。小儿发热或食欲不振,应减少奶及食物,多饮水。夏季避免过食,婴儿常因渴而哭闹,不要误当饥饿,以致喂哺过量引起消化不良。护理小儿的成人或乳母需注意个人卫生。
婴幼儿腹泻yingyou'er fuxie
是指因不同原因引起并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紊乱综合征,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夏秋季。病因:
❶感染性腹泻:由肠道内细菌、病毒引起。病原体随食物或通过污染的食具、手进入人体,也可因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而并发腹泻。
❷非感染性腹泻:可由饮食不当及气候因素等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儿易患腹泻。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也可以出现腹泻。症状:有轻有重,轻者仅表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十数次,稀便,量不多但有酸味,粪便内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及奶块,一般3~7天可治愈。重者大便次数可达数十次,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且有腥臭味。精神减弱或烦躁不安,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小儿腹泻的治疗主要为调整饮食,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臀部清洁护理。治疗的同时,哺母乳者仍继续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