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婴幼儿护理技术操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婴幼儿护理技术操作

婴幼儿护理技术操作

婴幼儿的护理技术操作虽在原则上与成人相同,但婴幼儿时期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其独自的特点,所以对婴幼儿的具体操作又有别于成人。
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的测量 (1)体温:婴幼儿的体温极易波动,年龄愈小,体温调节功能愈差(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地大,皮肤汗腺发育不良,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运动力弱)。正常体温为36~37℃(腋温),喂奶、饭后、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体温升高,尤其是新生儿及小婴儿更易受其影响,故测试婴幼儿体温时应注意上述情况。
婴幼儿发热程度不一定与病情轻重相一致,如幼儿急疹发热可达40℃左右,热退疹出,一般情况良好。反之,有时新生儿或体弱儿即使感染严重,体温也可不升。高热固应引起注意,体温不升并不意味正常,更不容忽视。
测试腋温时,采用腋表或口表,并应自始至终扶持温度计,以免小儿移动,体温计易位,测试不准或折断扎伤。测试部位夹紧与否,差异较大。测试时间以7分钟为宜,必要时,可试肛温作为对照。
发热时,不可轻易口服或注射退热药物,应仔细观察病情,熟练地使用各种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浴,温湿敷,温水擦浴或温水洗浴法等,但要避免患儿着凉。物理降温如果操作得当,是有效和比较安全的降温方法。
(2)脉搏与呼吸:年龄愈小,心率(可以测量脉率)及呼吸愈快。哭闹、情绪波动、活动等都影响心率及呼吸频率,故应在睡眠或安静时测量。婴幼儿的手易移动,不易测量桡动脉搏动,可摸颞动脉。脉跳细弱不清时,可听心率。
(3)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新生儿收缩压约60~70mmHg。1岁时约增加10~20。2岁以后收缩压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收缩压=(年龄×2)+80
舒张压相当于收缩压的2/3左右。
血压应在安静时测量,血压计袖带宽度以上臂的1/2~2/3为宜,袖带过宽,测得的血压偏低,过窄则偏高。应用小儿血压袖带(表1,表2)。

表1 不同年龄正常小儿的呼吸次数

年 龄呼吸次数(次/分)
出 生
1~3月
6 月
7~12月
2~3岁
5~6岁
8~14岁
40~80
40~45
35~40
30~35
25~30
25
20

表2 不同年龄正常小儿的心率

年 龄平均心率(次/分)
新生儿
1~12月
1~2岁
3~4岁
5~6岁
7~8岁
9~15岁
140
120
110
105
95
85
75

口服和注射药物法 (1) 给口服药: 足月的新生儿对甜味表示愿意接受,对苦酸味出现拒绝的表情,婴幼儿时期味觉的反应更加灵敏。尽量争取喂服,服药后可立即喂食,以免药物刺激胃粘膜或因药味不良引起呕吐。切不可将药与食物混合,否则易引起拒食。以少量水溶化药物再调以少量糖浆或果汁,除特殊情况外抱起哺喂。小婴儿可用包布将全身裹好,护士将幼儿抱坐腿上,使幼儿的右臂在护士的左侧腋下靠近背部,护士的左臂压住小儿的左臂,以防挣扎,打翻药杯。左手持药杯,右手持小匙,取少量药物自小儿的嘴角伸入,轻压舌头,待吞咽药物后,再取出小匙。以此方法徐徐将药物全部喂进,再喂少量糖水。喂后,可与小儿嬉戏片刻,以转移注意力。放回床上时,使小儿侧卧,以免药物呕吐后吸入气管。对幼儿应多鼓励,不可欺骗和恫吓。
服中药时,煎药量要少,少量多次喂服。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不明,故两药需间隔半小时,以分开服为宜。
(2)皮内、皮下、肌内注射:注意选择针头,弯曲、针栓与针梗连接不牢者禁止使用。注射时应请第二人协助,以免小儿扭动,发生意外。皮下、肌内注射时,针梗不可全部刺进肌肉应留1/3cm长度露在皮肤外面,万一发生断针时,应即捏住针头周围的组织,请第二人用镊子将断针取出。
静脉取血与输液 婴幼儿取血可采用肘窝部的静脉、桡静脉、手背静脉、踝静脉及足背静脉,但均较细,血流较少,如抽吸过速,静脉壁塌陷,不易抽出血液。而颈外静脉及股静脉较上述静脉稍粗,且颈外静脉在婴幼儿啼哭时怒张,股静深且固定,较易穿刺成功,能得到需采的标本量,故常应用。但在取血后需用消毒棉球压迫穿刺部位2~3分钟,以免发生血肿,然后将棉球贴于该处,以防感染。特别是股静脉穿刺处要防止大小便污染。
婴幼儿静脉输液多采用头皮静脉(额静脉、颞静脉),因该处便于固定,不影响小儿四肢活动、穿衣、盖被或做其他护理等。但静脉输入去甲肾上腺素、尿素、钙剂等药物时应选用下肢静脉如踝静脉,以防药液渗出,组织坏死。渗出后的局部皮肤发红、发紫,应立即拔出针头,抬高患肢,用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同时应与医生联系。五官检查或滴药 小婴儿眼睑不易翻开,应趁其张眼时,将眼药滴入下睑的结膜囊内,不要强求翻按,以免损伤局部皮肤或眼睛。
检查内耳或滴药时,应牵引婴儿的耳垂向下向后,将耳道拉直,徐徐放入耳镜或滴入药液。
婴幼儿鼻粘膜纤弱并富于血管,易发生肿胀和感染,使鼻腔更加狭窄。鼻粘膜肿胀时,喂奶前滴0.5%麻黄素,鼻堵塞可得到缓解,以利吸吮。清除鼻内分泌物或干痂时,应取用凉开水湿润的松软棉花捻擦拭鼻腔,分泌物有时随捻而出,或经棉花及冷开水刺激而打喷嚏,干痂经湿润活动后,也会随之而出。
检查口腔粘膜或咽喉时,宜采用自然光线,并应稳、准、迅速。以防小儿挣扎,致使检查失效。采用多次少量喂白开水的方法保持小婴儿的口腔清洁,忌用纱布擦洗口腔粘膜,以免损伤。
留小便标本 应根据婴幼儿在醒后或在喂奶喂水后易有小便的规律收集。用塑料标本瓶贴于阴部,套住男婴外生殖器;或将瓶口对准女婴尿道口,用胶布固定,兜好尿布,抬高床头,以利尿液流入瓶中;还可以在喂奶、水后把尿,以收集标本。
婴幼儿护理技术操作时注意事项: (1)在为婴儿做各种技术操作时,很难获得其合作。在做各种穿刺时,术者固需技术熟练,助手也要清楚地掌握各部位的生理解剖特点,准确、恰如其分地暴露各穿刺部位和肢体,二人密切配合,使操作尽量做到一次成功。
(2)在操作、治疗过程中或在术后,常需保留各种导管、插管,输液管以及各种观测仪器等,使用约束带是防止小儿挣扎活动,保证各种诊疗手续顺利进行,避免发生意外的常用手段,如以肘关节压舌板约束带制动,用于面、颌、颈部手术后,或胃肠减压、鼻饲患儿; 静脉输液时采用手足约束带,颈外静脉穿刺用全身约束法等。要定时松解约束带,按摩局部皮肤,以利血液循环,并可减少小儿的疲乏感。
(3)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婴幼儿的安全,如测量婴幼儿体重、身长时,婴儿磅秤及量身长桌的头端应有挡板,以防小儿脚蹬秤盘或桌板底,从头端跃出。如无挡板,则护士需以手在盘上或桌上挡好,不能只顾测量,而忽视小儿的安全。磅秤盘最好为卧斗式,量桌要有卧槽,方才较为安全和舒适。为了治疗操作方便,儿科的治疗桌无栏杆遮挡,故小儿身旁自始至终必须有工作人员守护,以防跌伤。
婴幼儿的全身器官都很娇嫩、脆弱,在做任何技术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沉着稳当、细致、轻巧、敏捷、熟练,时时注意婴幼儿的解剖、生理、心理特点,防止发生各种意外,确保安全。
☚ 小儿外科护理特点   预防接种 ☛
000105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