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特点Yingerqi de tedian
婴儿期(托儿期1—3岁) 以口语发展为主。到幼儿晚期,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书面言语(主要指识字)有初步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❶1岁—1岁半,这个时期是“被动的”言语活动阶段,主要理解成人对他们说的词。他们开始掌握单词并重迭说出,如: “灯灯”、“拿拿”等,由于只有一个词,不能确切地表达一句话的意思。进而掌握两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的句子,如: “吃糕糕”、“找妈妈”、“穿袜袜”等。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写歌词,要考虑到他们语言的特点:一是词重迭,二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短小而不完整的句式。例如:《小酒窝》(鲁兵词)点点窝窝/点点窝窝/宝宝笑一笑/两个小酒窝。
❷1岁半—3岁,这个时期的婴儿主要模仿成人说出词,所以这个阶段叫“积极的言语阶段”。他们能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类型的句子。如:“我吃糖”等。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写歌词仍是短小而不太完整的句子写出。例如《逗一逗》(儿歌): 小宝宝/怀里抱/一逗他一笑/两逗他两笑/不逗他不笑/老逗他老笑。儿童在3岁以前(包括乳、婴儿时期)处于感知动作思维阶段。思维伴随动作和行动进行。儿童只能考虑接触到的事物,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会事先计划动作和预见动作的后果,这是一种低级的思维形式。比如:孩子骑上一根竹杆,便说“骑大马了”,坐上小椅子便说“开汽车了”。离开这个动作,他的注意力很快会转移,他的思维活动也就让位于别的思维活动了。针对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我们还可以创作一些“摇篮曲”(“催眠歌”)。小宝宝躺在摇篮(或小车)里,听妈妈哼哼“摇篮曲”,他会听得那样专心,以至微笑着恬静地入睡。母子的心在歌声中汇合了,母亲的心也随着歌声进入了宝宝甜美的梦境。例如《摇篮曲》(儿歌):小宝宝啊/快快睡觉/乌鸦喜鹊树上睡了/小猫小狗窝里睡了/月亮星星云里睡了/小宝宝啊/快快睡觉/嗯! ……/快快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