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婚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婚龄hūnlíng❶ 〈名〉法定结婚年龄。现行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婚龄hūnlíng婚姻法规定的可以结婚的年龄。例如:“婚龄是新婚姻法规定的。新婚姻法是经全国五届人大三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任何地方和单位都无权擅自修改。”(《北京日报》1981.12.15)“这些人如今都在25~30岁的婚龄,个个都像嗷嗷待哺的雏鸟伸手要房。”(《百花洲》1989.2.168页) 婚龄hūnlínɡ❶〈名〉结婚的年数。 结婚时间 结婚时间结婚日期:吉期 佳期 婚期 大喜之日 ☚ 出嫁 结婚纪念日 ☛ 婚龄 婚龄男女到婚嫁的年龄:及时 ☚ 某个年龄 各岁年龄 ☛ 婚龄见“法定婚龄”。 婚龄 婚龄结婚的年龄。通常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男女双方均达法定婚龄是结婚的重要条件,未达法定婚龄是婚姻无效的原因。结婚年龄的规定是受自然和社会两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成长到一定年龄开始性发育过程,其外部标志就是第二性征的显现,逾一定年龄达到性生理成熟,这是结婚的基本的自然生理条件。但并非性器官成熟就适宜立即结婚,因为人类婚姻同时是一种社会行为,它要受到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条件的制约,受到个体社会化程度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结婚双方一般都需要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生活能力。中国历史上长期流行早婚早育习俗,唐中叶时规定:“男十五,女十三以上于法皆听嫁娶。”明《洪武令》和清《通礼》都规定“男十六,女十四可以嫁娶。”有的封建王朝为增殖人口,还采取一定措施迫使人们早婚早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0年的婚姻法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可以结婚。进入80年代,为控制人口增长,适当提高婚龄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1981年施行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应予鼓励。”我国新疆、西藏、内蒙古等民族自治地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生活习俗作了变通规定: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古代的法定婚龄一般较低,古罗马法和基督教教会法中规定男14岁,女12岁可成婚。近代婚龄逐渐提高。各国目前的法定婚龄男子一般均在14—21周岁之间,女子在12—18周岁之间。结婚年龄的上限,各国法律均无规定,仅有的例外情况是:沙俄民法中曾规定已逾80岁的男女不得结婚。实际婚龄一般都比法定婚龄高,而且有日益提高的趋势,这是世界各国当前的一种普遍现象。 ☚ 婚礼 最佳婚龄 ☛ 婚龄 婚龄结婚年龄。《周礼·地官·媒氏》:“今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魏王肃在《圣证论》里认为,这是“言其极法”,即规定的最高年限。又证以“前贤”之言: “丈夫二十不敢不有室,女子十五不敢不有其家”; 《孔子家语》:“男子十六通经,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可见他主张早婚。《春秋谷梁传》注: “男不必三十而娶,女不必二十而嫁”。司马光在《温公书议》中的观点是: “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十四至二十,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皆可成婚。”并认为这是“顺天地之理,合人情之宜,则若此之说当矣”。总之,古代完婚较早,并未拘于《周礼》的规定。民间各地习俗不同加之其他原因,很难整齐划一。 ☚ 上头 婚礼 ☛ 婚龄 婚龄指男女结婚成亲的年龄。由于社会环境与制度的不同,各朝各代对婚龄的规定也有差异。一般规定男子到二十岁可以结婚,而女子往往要为十七八岁左右。先秦时期,礼书规定: “会男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周礼·地官·媒氏》),事实上,人们认为男女分别在十六和十四岁时就可以婚聚。王肃说:“前贤有言,大夫二十不敢不有室,女子十五不敢不有其家。《家语》鲁哀公问于孔子,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闻《礼》男三十而有室,女子二十而有夫,岂不晚哉?孔子曰:‘夫礼言其极,亦不是过。男子二十而冠,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于此以往,则自昏矣。’ 然则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中春之月者所谓言其极法耳。”(《圣证论》)《礼记·内则》说:“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唐代杜佑则认为:“太古男五十而娶,女三十而嫁。中古男三十而有室,女子二十而嫁”(《通典》)。越王勾践在败于吴王夫差后即奖励多生,禁止晚婚。而汉代惠帝在六年即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即是倡导早婚早育。唐代初期,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也诏令男子二十、女子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 ☚ 俪皮 奔 ☛ 婚龄法律规定可以结婚的最低年龄。受一定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制约。社会因素为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及人口增长情况等。自然因素指人的身心发育状况及地理、气候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代,其规定往往各异。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及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落后,我国历史上有早婚习俗。为破除这一陋俗,1950年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始得结婚。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0年婚姻法进一步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婚龄 婚龄亦称婚姻适龄,指法律中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男女双方均达法定婚龄是结婚的重要条件之一。未达法定婚龄是婚姻无效或得撤销的原因。结婚年龄的上限,各国法律没有规定,仅有的例外情形是,沙俄民法中曾规定已逾80岁的男女不得结婚。 ☚ 婚约 中表婚 ☛ 婚龄(legally)marriageable age 婚龄marriageable age;marrying ag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