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婉约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婉约派

 宋词流派名。代表作家有晏殊、晏几道父子、柳永、周邦彦、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词题材狭窄,多写男女恋情或个人遭遇,亦有写山水之作,融情于景,清新可观。他们的词写感情婉转缠绵,曲尽人意,离愁别怨刻划入微。语言清丽含蓄,情调轻松柔媚。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精通音律,大力写作长调,发展了词体,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在写男欢女爱的同时,间写山川景色、都市风光。其作品以白描见长,曲折委婉,深受下层平民的欢迎。从秦观到李清照,一般认为是婉约派正宗。秦观有《淮海词》传世。其词声情并茂,语言工美,词品高于柳永赠妓之作。李清照早年写有《词论》,认为“词别是一家”。传世佳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写出了深闺女子惜春之情,具有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意义。晚年所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写流离生活之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不安,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之情,均是婉约派中思想价值较高的作品。李清照被誉为婉约派词宗。婉约派及其词作成为宋代文学成就之瑰宝。

婉约派 - 可可诗词网

婉约派

 词的风格流派之一。“婉约”一词古已有之,魏晋六朝人用它来形容文学辞章,有委婉含蓄或宛转柔美的意思。明代便有人试图用 “婉约” 来描述一种“软媚”、“婉美”、“曲折委婉”、“含蓄蕴藉”或 “缠绵悱恻” 的词风。如嘉靖年间的徐师曾在 《文体明辨序说》 中指出: “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 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大概的说法。“婉约派”和“豪放派” 的具体划分,从来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现代有些学者甚至反对这种简单的 “二分法”。不过,唐五代至宋的词,确实有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如通常说的 “苏辛”或 “姜张”,就是以词人来代表两种不同的词风。人们以苏轼、辛弃疾代表 “豪放派”,而将 “花间词派”、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张炎等都列为 “婉约派”,可见 “婉约派” 阵容强大。后代词家甚至多将 “婉约” 视为 “正宗”,而将“豪放” 视为 “变体”。这是符合实际的,并非出于某种偏见。词最早叫曲子词,是合乐歌唱的,类似现代的 “流行歌曲”,主要是为了娱乐。无论是民间娱乐,还是宫廷娱乐,或者是文人燕乐,歌唱者多是歌娃舞女,这就决定了词以 “宛转柔美” 为本色。后代文人词也多表现为缠绵悱恻、委婉含蓄,故历代词选如 《阳春白雪》、《绝妙好词》、《词综》、《宋词三百首》 等,就多以 “婉约” 为基调。
婉约派

婉约派

宋词主要流派之一,由明张綖首先提出。清王又华《古今词论》云:“张世文(綖)曰: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弘之谓耳。”婉约派由花间派词风发展而来,主要词人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及南宋之姜夔、吴文英、周密、张炎。他们承袭花间传统,认为“词为艳科”,应以清空婉约为宗。故其词作内容多表现个人离愁别绪及生平遭际,在艺术上讲究音律格调,语言辞藻华美,风格婉约清丽。婉约派的发展贯穿了宋代300年的历史。柳永是第一位影响较大的词人。他首先在题材上突破花间派藩篱,将词引入都城市井及羁旅行役。周邦彦、姜夔精通音律,更加密切了词与音乐的关系。他们的创作重格律,重用典咏物,注意锤炼字句,追求形式的优美谐畅。后期婉约派的词则有过分堆砌、雕琢的弊病。婉约派的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成就,对后代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 花间派   豪放派 ☛

婉约派

宋词流派名。宋代词人可分为两大派。一为豪放派,另一派即婉约派。婉约派无论是其风格、意境,还是其思想内容,都与豪放派有着显著的不同。它上承晚唐五代绮丽词风,描写男女艳情、离愁别绪及个人的遭际,或清新峻洁,或和婉明丽,或密实险涩,或典丽精工。总之,偏于含蕴柔美,故称婉约派。宋代词家以婉约为词派正宗,多属此派。代表人物北宋有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南宋有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周密、张炎、王沂孙等。

婉约派

婉约派

宋词流派。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明·张《淮海集序》:“秦 (观) 词婉约”。清·王士祯《花草蒙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 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 (李清照)为宗,豪放惟幼安 (辛弃疾) 称首”。这是根据风格不同,将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词作风格有这样几个特点: 题材较狭窄,一般不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 多用含蓄委婉,蕴藉比兴的表现手法,曲折地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格律形式上也较严密。
婉约词出现得较早。以唐温庭筠为鼻祖的五代“花间派”的一些词已开其端,宋初欧阳修、晏氏父子至柳永的词奠定了婉约派的基础,至秦观、李清照则登峰造极。如晏几道的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柳永的 〔雨霖铃 (寒蝉凄切〕、秦观的 〔踏莎行(雾失楼台)〕、李清照的 〔声声慢 (寻寻觅觅)〕 等,都是婉约派词的典型作品。
过去词论家多崇尚婉约派词,以为词之正宗,而降豪放派词为别格,不免片面。婉约派词,在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上,固然多有借鉴欣赏的价值,但其思想内容却不如豪放派词之深广。对此,清人沈祥龙有很可取的观点:“词有婉约有豪放,二者不可偏废,在施之各当耳。房中之奏,出以豪放,则情致绝少缠绵。塞下之曲,行之婉约,则气象何能恢拓。苏、辛与秦、柳,贵集其长也”( 《论词随笔》)。

☚ 西昆派   豪放派 ☛
婉约派

婉约派wanyuepai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特与豪放派相对举。明确提出这一区分的是明代张綖。稍后徐师曾以及清代王士禛等人又续有论述。婉约即宛转柔美之意。北宋晏殊、欧阳修等人承续晚唐、《花间》词风,多描写离愁别思、闺怨春情,格调软媚缠绵。其后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各有创新,自成一家,但都沿续了这种宛转柔美的风格。宋人即用“婉美”、“软媚”、“绸缪宛转”等语来形容。因而,用“婉约”来概括这种词风,是经过长期酝酿的。婉约词以写男女恋情为主,音律谐婉,构思细密,语丽辞清。传统上,人们称婉约为词之正宗,认为它代表了词的主导风格。这与词本身的起源、功用、历史演变不无关联。

☚ 四灵   豪放派 ☛
婉约派

婉约派

宋代词派。重要作家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张炎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格律形式,讲究音节和谐,追求一种格调软媚、清婉工丽的艺术风格。在内容上多写闺阁愁怨、羁旅情怀及自然风物、个人遭际等,间有黍离之悲、亡国之恨的抒发,如李清照、张炎等人的一些作品。他们虽属婉约一派,但所作仍各具特色,如柳永委婉俚俗,周邦彦典雅含蓄,李清照真挚清新,姜夔清空高远等。该派在词调的创新和音律的发展方面贡献很大,其词风一直影响到清代浙西词派。

☚ 江西诗派   豪放派 ☛
婉约派

婉约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两派的是明人张綎(字世文,著有《诗余图谱》、《南湖诗集》)。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等,均为这一词派的骨干作家。至济南女词人李清照,更将这一词派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她工于造语,创新出奇,善用白描手法,以寻常语词入词,在艺术上颇有独到之处,在内容上也有所开拓,堪称婉约词派之一大家。清著名诗人王渔洋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清王士禛《花草蒙拾》),并非过誉之词。

☚ 冤魂志   综合委员 ☛

婉约派wan yue pai

Gentle School(one of the two main schools of lyrics of the Song Dynasty,its best representatives were Li Qingzhao and Liu Yong,these poets most often spoke of love affairs and sorrow at parting)

婉约派

宋词流派之一。宋词承晚唐、五代之风气,奉婉约派为正宗。其作文辞婉约绮丽,内容多离愁别恨、男女情思、个人遭际。词作讲究音律上口,便于歌唱。宋代词人以婉约派为多,其杰出代表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人。婉约派对当时及对后世影响最大,虽豪放派词人,也不乏婉转缠绵之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