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万丹华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万丹华人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万丹(Bantam)地区华侨及其后裔。上万丹(万丹基朗)曾挖掘出宋元陶器,估计9世纪该地已有华侨。1567年明朝开放海禁,闽粤商人到万丹贸易者不少。后每年来4至8艘船不等,贩运丝绸、瓷器、钱币,收购胡椒,对当地经济影响颇大。除华商外,还有许多劳动者亦移民该地谋生。16世纪下半期后,他们建立新村,种植胡椒、水稻,经营酿酒业,并改进胡椒种植技术,使该地成为国际胡椒贸易中心。1596年荷兰人首次抵此。17世纪初期,该市有华侨三四千人。唐人街位于西侧。1602年后,因屡遭火灾,华侨遂将住房改建为石造房屋。1618—1619年英荷冲突,万丹素丹驱逐荷兰人,唐人街又遭破坏。不久唐人街迁移他处重建。战乱中华侨多数转移他处,仅剩2000人。许多华侨被荷兰人招引到巴达维亚。到18世纪末,万丹华侨不到200人。据统计,1815年华侨人口628人,1956年5220人。万丹大清真寺有一塔高35米,有2层阳台,1620年由华侨穆斯林万朱叔(Cek Ban Cut)建造,阿卜杜尔·马法基尔(Abdul Mafakhir)素丹授予他维拉迪古纳亲王(Pangeran Wiradiguna)称号。离清真寺1公里处有一观音庙,为印度尼西亚最古老的华人寺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