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威慑战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威慑战略

主要着眼于使对方由于顾及可能招致无法承受的报复而不敢发动战争的战略。 “威慑”战略的目的是以非战的方式慑服对方,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战略利益。首先确立现代“威慑”战略的是美国。

威慑战略

威慑战略weishe zhanluedeterrent strategy

即对对手以失败、毁灭相威吓,使其不敢发动战争或进行军事抵抗,从而实现不战而达到军事和政治目的的方略和艺术。这个战略的立足点是防止战争。
现代威慑战略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威慑的力量来源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和地理等各个方面,但基础是军事实力,而军事实力的重要方面是武器装备。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今天是先进的武器,过几年就可能被淘汰,所以以某些武器为基础、以一定的国际环境为依据制定的威慑战略,也会因武器的发展而改变。
对现代威慑战略的区分有多种方法。按目的区分只能有两种,一种是为了争夺霸权,另一种为了自卫;按范围分,有局部威慑和全面威慑;按威慑力量的构成分,有常规力量威慑、核威慑和化学威慑;还有人提出“分级威慑”,就是把威慑划分为若干等级。不论采取哪种威慑形式,都要有政治、经济和外交等的紧密配合。
现代威慑战略是军事战略的一种(有的国家把它视为国防战略),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现代威慑战略有以下几种要素:一是要有相对现代化的军事实力。缺乏军事实力的威慑不会使对手由于顾虑得不偿失而不发动战争,虚声恐吓会把事情弄得更糟。二是要有使用实力的意志、决心和艺术。既要使威慑具有可信性,又要讲究艺术,引而不发,使对手无利可图,不把他逼到无路可走的绝境而冒险发动战争,使威慑真正起作用。三是要使对手明白决心进行报复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这三个要素是共起作用,不可缺一,如果其中有一要素不存在,威慑战略就会失败。
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战略目的,对威慑力量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对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军事战略分析,对威慑力量的要求,大体有如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优势威慑战略,要求始终保持具有比对手优势的军事力量,包括核力量和常规力量优势。首先是武器技术上的优势,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便意味着军事力量的增加。利用优势的科技力量,始终保持武器装备技术上的优势,加上一定的数量,就能在任何情况下“遏制侵略”,推行自己的争霸计划。第二种是均势威慑战略。持这种思想的人认为,只要保持与对手军事力量对比的均势,就能慑止他的进攻。即使对手有进攻的意图,但因对能否取胜没有把握,对结局捉摸不定,从而放弃进攻。第三种是有限威慑战略。现代武器构造复杂,费用昂贵,由于经济等原因,不谋求比对手优势的军事力量,只要求建立一支数量有限,质量可靠,能给对手城市等目标进行报复性打击的核力量和一定数量的常规武装力量。其理论根据是,少数核武器——例如几百枚——就能给强大的对手造成不可忍受的损失,这样,不论对方的力量多么强大,有限威慑战略总是有效的。第四种是最低限度威慑战略。这种战略与第三种基本相同,但对实力的要求更低。除了一定数量的常规武装力量外,争取拥有少量的核武器。这种战略认为,即使是一两件核武器,也会给对方造成巨大损失。既能对抗大国的威慑,也可以恐吓临近的国家。在两个超级大国核均势的条件下,拥有少量核武器的小国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威慑能力。据外刊报道,到21世纪初,将有30多位新成员加入世界核俱乐部。
威慑是当今世界各国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美苏争夺霸权,主要是通过威慑手段进行的。它们展开激烈的军事竞赛,旨在增强军事实力,遏制对方扩张,达到独慑全球的目的。现在,美俄各自拥有的核武器都足以摧毁对方数十次,形成了“互为人质”的“恐怖均衡”,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同时谁也不敢放松继续增强威慑力量。威慑战略也是中小国家对付大国的威胁、防止他国入侵的一种手段。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平力量的增加,中小国家的团结反霸,使超级大国处于反威慑的氛围之中,这也是战后几十年无大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威慑,作为一种制约战争、维持和平、显示力量和决心的手段,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战争没有消灭,和平尚未持久的今天,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在积极选择自己的威慑途径。透过这些国家的威慑观,亦可看出威慑在未来国防中的地位和作用。

☚ 积极防御   战争赔偿 ☛

威慑战略

deterence strateg 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