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威克里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威克里夫约1320—1384John Wycliffe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行者。生于英国约克西尔的希普斯维地方。曾就学于牛津大学巴略勒学院,毕业后任该院院长及神学教授。1374年受聘为王家神学顾问。1376年在牛津发表反教会演说。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五次下令缉拿,因得朝廷保护而免于难。他反对教权至上而拥护王权,宣称“国王的王国直接得自上帝而非得自教皇”。教皇无权在英国征税,国王有权没收教会土地。主张简化教会机构,减少教会费用,用民族语言作礼拜(英文圣经是由他开始翻译的),使教会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由本国政府管辖的民族教会。1381年农民起义和罗拉德派被镇压后,威克里夫失去在牛津的讲席,降至勒特沃斯当牧师,死于1384年除夕。其遗体经康斯坦茨会议下令被发掘焚毁(1428年)。他的宗教改革思想对十五世纪的胡司派和十六世纪的路德派均有深刻影响。 威克里夫1320—1384John Wycliff牛津大学教授和英国14世纪下半期异端运动的发动者。他在《论公民的主管权》一书中提出“领主权”理论。“领主权”指统治或管理的权力。它有三种:第一,神圣领主权,即上帝对一切人的领主权。人人都可直接连通上帝,不需教士居间介绍。第二,自然领主权,即原始状态下每人既是主管者又是被主管者。第三,政治领主权,即在“人类堕落”后出现的政治统治。统治者必须具有正义感。不论何种领主权都一定是上帝恩准过的。威克里夫认为,一切拥有财产权利的人,同时就负有义务。教会不应当有绝对的财产权,更不能以革除教籍相要挟,迫使世人纳税。威克里夫强调,政权为国家独揽,教会不得插手;反之,君主有权纠正教会的弊病。君主制是最优政体。威克里夫的理论几乎成了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和罗拉派(贫僧派)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捷克的胡司也以他的观点为根据,燃起胡司运动的烈火。正因为如此,威克里夫遭到天主教会和国家当局的仇视,死后遭到掘墓辱尸的报复。 威克里夫1320—1384John Wycliffe英国宗教改革家,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主张《圣经》高于教会;罗马教廷无权向英国教士授职和向英国征收贡赋;建立属于英王的民族教会,教产应归国有。曾把《圣经》译成英文,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其思想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有很大影响。 威克里夫 威克里夫约1320—1384英国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行者。曾任牛津大学神学教授、神甫。反对教皇权力至上,认为罗马教廷无权从英国征收贡赋,主张建立脱离罗马的英国教会。攻击教皇和教会拥有财产,主张教产由国王没收; 否认教士可以赦罪,宣称圣经是教义惟一的源泉。为了使圣经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他把圣经译成英文,并主张用英文作礼拜。他的宗教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正在形成中的民族意识,符合市民和骑士的利益。所译圣经,对于促进英国民族文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1415年康斯坦茨会议宣布威克里夫为异端,并下令将其遗骸从墓中掘出焚烧。 ☚ 西门·孟德福 瓦特·泰勒起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