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姜立夫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姜立夫1890—1978浙江平阳人 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8原名蔣佐,浙江平陽人,1890年 (清光緒十六年) 生。幼年入私塾館,後入杭州師範學堂。1910年考取第二届清華留美學生高等科預備班。1914年2月,至北京清華學堂,補習英語; 6月參加幼年生英語口試合格; 夏,赴美國入加利福尼亞柏克萊州立大學。1915年夏畢業,獲理學士學位,繼入哈佛大學研究院習數學。1918年任奥斯古德教授之助教。1919年夏,獲數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職,旋改任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系教授; 7月返抵家鄉,開辦愛敬小學。1920年初,任教南開大學,後兼數學系主任。1930年11月,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編譯委員會委員。1932年冬,任商務印書館大學叢書委員會委員。1935年6月,中央研究院爲第一届評議會聘任評議員; 8月教育部,國立編譯館聘爲數學名詞審查會審查委員; 秋,至德國漢堡大學進修。1936年回上海; 秋,回任南開大學教授。1938年夏,任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算學系教授。1940年3月,任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評議會聘任評議員。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籌備委員。1945年赴美國進修,返國後任職中央研究院。1948年3月,當選爲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秋,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所長。1949年夏,任廣州嶺南大學教授。1950年改任中山大學教授。1954年12月,當選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届全國委員會委員。1959年4月,當選爲第三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1964年4月,任中山大學數學力學系教授; 12月當選爲第四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1978年2月3日在廣州病逝。終年88歲。著有《圓素和球素幾何的矩陣理論》等。 姜立夫中国数学家。1890年7月生于浙江省平阳县,1978年2月去世于广州市。1911年赴美国留学,1915年在加州大学获学士学位,1919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20年初任南开大学教授,创办南开大学数学系。除1934~1936年赴德国格丁根大学进修、1946~1948年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进修外,其余时间均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教学和科研以几何方面为主。培养的学生中,陈省身、江泽涵、吴大任等都是著名的数学家。从1923年起,主持数学名词审定工作,他主持的数学名词审查会所审定的《算学名词汇编》(1938)和《数学名词》(1945),是中国现行数学名词的基础。 姜立夫 179 姜立夫1890—1978数学家。浙江平阳人。1911年留学美国加州大学。1919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数学。1920年回国,受聘为南开大学教授,创办数学系。他殚精竭虑把现代数学移植中国。在南开大学他一人讲授微积分、高等代数、非欧几何、微分几何、射影几何、n维空间几何和高等微积分等多门课程。他授课认真,深入浅出,深受学生爱戴。他的学生中出了不少人才,如刘晋年、申又振、江泽涵、陈省身、吴大任等。1934年至1936年赴德国留学。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至194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进修。建国前后执教于中山大学。除教学工作外,他从事圆素与球素几何研究,以二阶实方阵和二阶埃尔米特方阵分别代表圆与球,使这个经典课题改变了面貌,得出 《圆与球的方阵理论》的新结果。此外,在30及40年代,他还主持了数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如《算学名词汇编》、《数学名词》都是他这一工作的成果,构成了中国现代数学名词的基础。姜立夫不遗余力搜集数学图书资料,曾使南开大学的数学文献极其丰富。建国前,他是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 郑之蕃 李俨 ☛ 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8Jianglifu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浙江平阳人。1911年留学美国, 1919年获 ☚ 李善兰 陈建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