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姜伯彰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姜伯彰1885—1971江西鄱阳(今波阳)人 姜伯彰
姜伯彰1885——1971字信暄,江西鄱陽 (今波陽)人,1885年 (清光緒十一年) 生,幼年入私塾,旋輟學,爲人牧牛。17歲考入皖州中學,並加入共進會。畢業後,考入江西高等學堂,加入中國同盟會。三年後畢業,又考入江西高等巡警學堂,畢業見習期滿,被派充龍南縣警務長,兼巡警教練所所長。1911年武昌起義,在故鄉創辦染織工業學堂,旋受命回鄱陽,組饒州軍政分府,贛東三十七縣相繼光復,主持水陸警政。後調江西省政府内務司任職。1913年湖口起義事敗,留赣主辦《天傭日報》,因作挽聯宋教仁,被逮繫獄,獲釋後赴日本。1915年當選爲江西省第二届省議會議員。1921年4月,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時,受命返赣,組赣東北游擊軍。1922年任中央直辖游擊總司令部秘書長兼香山縣政府總務科科長,代行縣務。旋調任大元帥府秘書。1925年歸里,在九江主辦《江聲日報》。1926年任江西財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江西省第二次全省代表大會,選爲大會主席團成員。後又當選爲國民黨江西省黨部監察委員和江西省黨務指導委員,兼宣傳部部長。1929年任鄱陽縣縣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被聘爲江西全省各界抗敵後援會委員。1942年赴重慶,被聘爲國民黨中央黨史编纂委員會纂修,主编中國國民黨大事記。1946年當選爲立法院立法委員。1949年去臺灣,續任“立法委員”,並被聘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71年逝世。终年86歲。著有《信暄語錄》、《芝陽老人詩存》、《農村教育》等。 姜伯彰 姜伯彰字信暄,江西鄱阳人,1885年生。江西高等学堂、江西高等巡警学堂毕业。曾任龙南县警务长兼巡警教练所所长、江西省政府内务司职员等职。1913年在江西主办《天庸日报》。1915年当选为江西省第二届省议会议员。1921年4月在江西组织东北游击军。1922年任中央直辖游击总司令部秘书长兼香山县政府总务科科长,代行县务。旋调任大元帅府秘书。1925年在九江主办《江声日报》。1926年任江西财务委员会委员。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监察委员和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兼宣传部部长。1929年任鄱阳县县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聘为江西全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委员。1942年赴重庆,被聘为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主编中国国民党大事记。1946年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湾,续任台湾当局 “立法委员”,后被聘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71年8月28日在台北病逝。著有《信暄语录》《芝阳老人诗存》《农村教育》 等。 ☚ 姜佐周 姜绍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