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姚永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姚永朴1862—1939

安徽桐城人
光绪举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清史馆纂修等职。著有《文学研究法》、《史学研究法》等。
字:仲实
号:素园
晚号:蜕私老人

姚永朴

姚仲实行述
姚永朴(1862—1939)
姚 墉
关志昌
国史馆馆刊1948年1卷3期
*传记文学1980年37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4册第163页
桐城姚仲实先生生平事迹马厚文安庆文史资料第5辑第153页

姚永朴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述论
先王考行述
桐城姚仲实教授传
姚仲实行述
杨福生
姚 墉
王蘧常
姚 墉
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5期
广清碑传集第十八卷第1246页
广清碑传集第十八卷第1247页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735页
姚永朴

姚永朴生卒年不详

字仲实,晚自号蜕私老人。安徽桐城人。近代散文家。著有《文学研究法》等。他是桐城派末期的后起之秀,比较全面地揭示了桐城“义法”说与先秦文学理论的关系。在《文学研究法·纲领篇》中,他说: “《易·家人卦·大象》曰:‘言有物’,《艮·六五》又曰:‘言有序’,物即义也,序即法也。《书·毕命》曰:‘辞体尚要,’要即义也,体即法也。《诗·正月篇》曰:‘有伦有脊,脊即义也;伦即法也。《礼记·表记》曰:‘情欲信,辞欲巧’,信即义也,巧即法也。《左氏·襄二十五年传》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志即义也,文即法也。”在这里,他分析了桐城“义法”理论的源头与内涵,认为它是对中国上古时代人们论文学形式与内容问题的各种见解所作的集中和概括。这样,他也证明了方苞认为“义法”源于经,成于史的观点。他这样分析和论证不单是为了托经自尊,为“义法”罩上圣哲的灵光,更主要的是想推本溯源,力图从中国散文发展的全部历史中来说明“义法”的概念和“义法”在理论上的普遍意义。虽然这样,他也无可挽回桐城理论日趋没落的结局。不过,他这种寻觅“义法”理论源头的办法,比明代人评点群经,专着眼于文字音节,绳墨布置之法要高明得多了。

☚ 刘师培   美学论著 ☛
姚永朴

姚永朴1861~1939

字仲实。晚号蜕私老人。桐城派末期作家。幼年居安庆,受业于同乡秦吉帆。1876年补学官子弟。次年,随父归居桐城挂车山,与姐夫马其昶共研习经史。1894年举顺天乡试。1901年客居广东省信宜县,受聘为起凤书院院长,著《尚书谊略》28卷。1903年受聘任山东高等学堂教习,不久回安庆,就任安徽高等学堂伦理教习。著《小学广》12卷、《诸子考略》18卷、《群经考略》16卷、《群儒考略》2卷。1907年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务主任,著《十三经要述》6卷、《我师录》4卷。1909年被荐为清廷学部咨议官,同时受聘为京师政法学堂国文教习。著《蜕私轩读经记》3卷、《国文学》4卷。1914年,被聘为清史馆纂修,成《清史稿》40余卷。同年应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先后著《文学研究法》4卷、《史学研究法》、《蜕私轩集》5卷、《读经记》3卷、《史事举要》7卷。1918年与弟永概入正志学校任教,与弟合编《历朝经世文钞》6卷、《初学古文读本》2卷、《旧闻随笔》4卷、《论语解注合编》10卷。1923年应聘为秋浦宏毅校舍教务,著《蜕私轩易说》2卷、《诗说》8卷、《古今体诗约选》4卷。1926年秋,应聘为南京大学教授,编辑其先祖姚鼐诗作《惜抱轩诗集训纂》11卷。1928年在安徽大学任教授期间,与潘季野等合编《历代圣哲学粹弊》40卷。卒于桂林。

☚ 方盘君   姚孟振 ☛
姚永朴

姚永朴1862—1937

号促实。桐城人。1894年中举。1899年后历任广东起凤书院山长及山东、安徽等省高等学堂教授。曾去日本留学,毕业后回国,曾在燕京大学教授国文、经史。辛亥革命后,参加纂修《清史稿》。1919年在秋浦宏毅学校掌管教务。1926年参与筹办安徽大学,被聘为校长,并兼任国文课。1935年因年迈返里。抗战爆发后避居桂林。1939年病故。

☚ 江朝宗   曹沁泉 ☛

姚永朴1862~1939Yao Yongpu

modern poet and litterateur,also called Old Man Tuisi. Works: A Collection of Tuisi Room,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