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疝
病证名。 指7种疝病的总称。历代有不同的说法: ❶ 《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这是《内经》中首次提出七疝。 何为七疝?马莳注:“七疝乃五脏疝及狐疝、 疝也。 ”在《内经》有关篇中对七疝均进行了论述。如《素问·大奇论》说:“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抟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抟为肺疝。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 ”《素问·脉解》篇指出:“所谓 癃疝腹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 癃疝也。”《灵枢·本脏》谓:“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俛仰为狐疝。” ❷ 《儒门事亲》卷2:“七疝者何,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 疝,是谓七疝。” ❸ 《诸病源候论》卷20:“七疝者,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肘疝,狼疝,此名七疝也。” ❹ 《医宗必读》卷8:“所谓冲疝、狐疝、 疝、厥疝、瘕疝、 疝、 癃疝,分言七疝之状也。” ❺ 《素问识》卷7:“简按,七疝,考经文,其目未明显,姑从马、张之意。王永辅惠济方以石、血、阴、气、妒、肌疝、癖为七疝,亦未知何据。李中梓《必读》别立七疝之名,分 与 ,误甚。 ”见有关疝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