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始皇诏十六斤铜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衡具 > 始皇詔十六斤銅權 始皇詔十六斤銅權 shǐhuángzhàoshíliùjīntóngquán 秦代權器。呈半球形,有鼻紐。今實測高八·二厘米,底徑十二厘米,重四一八五克。紐下刻“十六斤”三字,權身刻秦始皇廿六年詔書。據其銘文與實測重量推算,一斤合二六一·六克。今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參閱《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圖版說明》。 始皇诏十六斤铜权 始皇诏十六斤铜权秦。通高7.2厘米,底径11.2厘米。重4020.96克。辽宁省旅顺博物馆藏。此权用铜制成,作半球形,上部有拱桥形鼻钮,腹部铸有阳文“十六斤”三字,以及刻文秦始皇廿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共计40字。铭文大意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嬴政立号称帝,诏见丞相隗状、王绾,将不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统一起来。此权按自铬折算,每斤合251.31克。 ☚ 嵌银羊形铜盂 始皇诏铜权 ☛ 始皇诏十六斤铜权 始皇诏十六斤铜权秦。称锤。通高9.8厘米,底径11.3厘米。重4175克。吉林大学藏。此权用铜制成,作半球形,上部有拱桥形鼻钮,腹阴刻有11行秦始皇廿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底部有一直径为6.8厘米的凹穴,凸起处有阴文“十六”二字,还有四字模糊不清。按自铭折算,每斤合260.9克。诏书即帝王布告臣民之书。廿六年始皇诏书的大意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百姓安定,立号称帝,并诏令丞相隗状、王绾,要求他们将不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明确地统一起来。 ☚ 铜器 “济州录事”铜镜 ☛ 始皇诏十六斤铜权秦代为统一全国衡制由中央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一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权高8.2厘米、底径12厘米,重4185克。呈半球形,鼻纽,纽下刻“十六斤”3字。权身刻秦始皇廿六年统一度量衡诏书14行。底部有方槽,深2厘米、长宽各2.5厘米,当为校定重量时所刻。按自铭折算,每斤合261.6克。另一件现藏旅顺博物馆。权高7.2厘米、底径11.2厘米,重4 020.96克。权呈圆台形,鼻纽。权身刻秦始皇廿六年诏书10行,并有阳文铸铭“十六斤”3字。按自铭折算,每斤合251.3克。还有一件现藏吉林大学。权高9.8厘米、底径11.3厘米,重4 175克。权呈半球形,鼻纽。权身刻秦始皇廿六年统一度量衡诏书11行。底部有一直径为6.8厘米的凹穴,凸处刻“十六”两字,另有4字不清。按自铭折算,每斤合260.9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