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秦始皇,嬴姓,名政。馮衍《顯志賦》:“誚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於四裔。”班固《東都賦》:“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 始皇 始皇即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二十一岁亲自执政,十年间先后灭了六国,建立秦王朝,自称始皇帝。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公元前210年,于出巡途中,病死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 。 ☚ 李斯 巡狩 ☛ 始皇shǐ huáng〖名词〗 即秦始皇(前259—前210)。赢姓名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由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十年之间,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4)。《秦楚之际月表》: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秦国从襄公时兴起,在文公、缪公时声名显赫,到献公、孝公以后,逐渐蚕食六国土地,经过一百多年,到秦始皇才能兼并习于礼教的六国诸侯。《贾谊过秦论上》: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国,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天下已经安定,始皇的心里,自以关中险固,千里的城郭像铜墙铁壁,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万代不朽的功业了。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震撼着边远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