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生活》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步妇女刊物。1935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上海沦陷后,于1937年11月5日迁往武汉,后又移至重庆。是上海妇女救国会会刊。初为月刊,从第3卷第1期改为半月刊。开始由上海书局出版,后改为生活书店出版。发行全国。主编沈兹九,1940年沈兹九去新四军后由曹孟君主编。撰稿人有杜君慧、罗琼、夏衍、沈志远、张仲实、沈西苓等。何香凝、郭沫若、邹韬奋、金仲华、蔡若虹、王星(王汝琪)、陈修良也为刊物写过文章。该刊在中共领导下,在左翼作家联盟的支持下,积极宣传、教育、团结各阶层妇女群众,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揭露国民党政府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压榨、歧视,反映国民党统治下的女工、农妇、职业妇女、女学生贫困的生活及苦闷的思想;探讨妇女解放理论,传播马列主义妇女理论;介绍苏联以及西班牙、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妇女生活和妇女运动状况。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迫停刊。共出版83期。《妇女生活》以其进步性,在30年代后期,影响了一代中国妇女。
中共领导的在国统区宣传、动员、组织妇女群众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权威性妇女刊物。主编沈兹九。1935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设有半月时事、我读过的书、读书指导、信箱等栏目。每期都发表指导当时妇女生活和工作的文章。在第5卷6期上刊登邓颖超的文章,说 “中国抗战,目前正处在困难严重的关头”,“妇女运动,也要在总的抗日统一战线下,经过统一战线,去动员组织各界妇女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上海失陷后,先迁至武汉,再迁至重庆,共编辑出版100期,1941年1月16日被迫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