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瞻彼淇①奥②,绿竹③猗猗④。有匪⑤君子,如切⑥如磋⑦,如琢⑧如磨⑨……有匪君子,终不可谖⑩兮。(《诗经·淇奥》) 注释 ①淇:卫国水名,在今河南北部。②奥:通“隩”(yù),水边弯曲处。③绿竹:喻人品德美好。④猗猗(yǐ):美盛的样子。⑤匪:通“斐”,有文采的样子。⑥切:加工骨器为切。⑦磋:加工象牙称磋。⑧琢:加工玉器称琢。⑨磨:加工石器称磨。在此用以比喻研究学问或陶冶情操持之以恒,精益求精。⑩谖(xuān):忘。 译文 看那弯弯淇水边,绿竹葱茏映水间。风度翩翩雅君子,切磋学问好文采,砥砺品质操行坚……风度翩翩雅君子,叫我怎能来忘怀。 感悟 文章千古就,百年铸风骨。芸芸众生千姿百态,有人要流芳千古,有人想著作等身。如果名副其实,众望所归,自然是人人称羡的快慰之事;可如果虚张声势、沽名钓誉,则不免贻笑大方,徒增笑料。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比喻互相研讨,取长补短。亦指做事要像加工器物一样精雕细刻,不留纰漏。《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例】有这么三回学友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点缀,更有那几本小书作为“同学一场”的纪念,十载燕园梦因而显得不太苍白,也不太凄清。(陈平原《十年一觉》)|他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新闻写作就应当推崇这样的文风,要把新闻中的“水分”挤掉,把套话和空话去掉,做到文简意达,一个多余的字也没有。(李希光《在清华讲“儒家新闻学”》)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注释与译文]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骨器、象牙、玉石、石头。诗句大意是:有文采的君子好象骨、角经过切磋,好象玉、石经过琢磨。后以“切磋”、“琢磨”比喻研讨学问。 参考文献 《诗·卫风·淇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义为骨、象、玉、石经磨制而成器物,比喻在学问上相互商讨研究才能有所进步。《卫风·淇奥》一章:“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毛《传》:“匪,文章貌。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也。”《尔雅·释训》郭璞注:“骨、象须切磋而为器,人须学问以成德。玉石之被琢磨,犹人自修饰。”《论衡·量知篇》:“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瑳琢磨也。” ☚ 如沸如羹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互相研讨,取长补短。亦指做事要像加工器物一样精雕细刻,不留纰漏。《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ú qiē rú cuō, rú zhuó rú mó见“切磋琢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úqiērúcuō,rúzhuórúmó〔其他〕 切、蹉、琢、磨,分别指雕刻骨器、象牙、翠玉、美玉时的精细加工。比喻共同学习探讨,互相研究讨论。《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