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好来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好来宝 好来宝蒙古族曲艺曲种。又作“好力宝”, 意为“连起来唱”。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邻近各省蒙古族居住地区。约二百年历史。唱词多为四行一韵,有时两行一韵,或数十行一韵到底。篇幅可长可短,短则数十行,长则数百行,甚至可由二人对唱数日。演唱形式主要四种:❶胡尔仁(胡琴)好来宝,一人自拉自唱,内容以赞颂为主; ☚ 评书 八角鼓 ☛ 好来宝 好来宝蒙古族民间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多为坐唱,原为一人自拉自唱,后发展成对唱、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伴奏乐器主要是马头琴或低音四胡。唱词内容丰富,一般四句一节,节数的多少随内容而定,可多可少,形成长篇或中小篇。每节押头韵,明快悦耳。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表演特点与汉族的数来宝、莲花落有些相似。 ☚ 欢 杨柳青 ☛ 好来宝hǎoláibǎo蒙古族民间说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东蒙地区,从祝词与赞词逐渐演变成~,实际上是联韵的口头即兴诗。(曾庆中《关东风土·人情·掌故》) 好来宝 好来宝蒙古族曲艺。意译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表演特点与汉族的数来宝、莲花落近似。其起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派生于“乌勒格日”。最早的好来宝是乌勒格日中的一个插曲唱段,诸如英雄颂歌,山水特写,男女爱情等,约有200年的历史。演唱形式分四种: (一)荡海好来宝,演唱人数不定,内容广泛; (二)乌勒格日好来宝,一问一答,内容包括历史知识、典故等; (三)代日拉查好来宝,为对歌形式,内容以讽刺、幽默成分为多; (四)胡尔仁(胡琴)好来宝,自拉自唱,内容以赞颂为主。篇幅伸缩性很大,短则数十行,长则数百行,甚至二人可以对唱数日。唱词同蒙古诗歌一样,押头韵(四行一韵,两行一韵,或数十行一韵到底),能反复咏唱。艺人常即兴创作。咏唱时,以木棍敲击,或以四胡伴奏。曲调有数十种之多。建国后经过改革,加进戏剧情节和舞蹈动作,结合独唱、重唱、轮唱进行表演,试用各种乐器伴奏,可演传统节目和新编节目。 ☚ 乌力格日 喊半光 ☛ 好来宝蒙古族曲种。又称“好力宝”,源于内蒙古科尔沁一带,后流入东北蒙古族聚居区,初为一人自拉自唱,以后发展成有对唱、合唱、多人唱等形式,伴奏乐器,主要为马头琴和低音四胡,传入东北后,已无马头琴伴奏,曲调优美,语言生动风趣。 好来宝亦作“好力宝”。蒙古语音译,意为“联韵”,蒙古族传统的说唱艺术,由口头文学发展而成。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曲调多达数十种。演唱形式有单人、双人和众人说唱三种。单人好来宝又称胡琴好来宝,由一人说唱,以马头琴或四胡伴奏;双人好来宝又称对口式好来宝,一般由两人以同一曲调进行对口演唱,其中以单人叙事式好来宝为最大。表演好来宝时,边说边唱,边伴奏边表演,形式活泼,节奏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深得蒙古族人民喜爱。内容一般有传统剧目、民间传说,也有即景生情、随兴口编的。曲调豪放、淳朴,具有浓厚的草原风味。 好来宝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蒙古族的一种曲艺。这种曲艺在内蒙古地区广为流传,相传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蒙古族民间极受欢迎。“好力宝”有固定的曲调,很多歌词都是演唱者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演唱的形式一般为二种:一人自问自答,自拉自唱,以马头琴、四胡为主要乐器;二人对唱,一问一答。曲调优美而淳朴,节奏感明快,有较多的朗诵成分。 ☚ 数来宝 一枝花语 ☛ 好来宝 好来宝蒙古族汉译为“联韵”或“排比联唱”,是一种韵律协调、节奏明快的蒙古族即兴说唱艺术。好来宝有三种形式:(1)“胡仁好来宝”:由说唱者一人手持低音四胡自拉自唱,曲词有简单叙事、祝辞赞颂、诙谐幽默、讽刺诅咒、褒贬奖惩等即兴编唱或照本说唱。(2)“额鲁格好来宝”:也叫对口好来宝,由二人手持彩巾、腰系彩绸、交叉绕圈、挥手顿足,就某一件事或某个人物一问一答,双方都用同一个小曲来唱答对方的提问,以展示各自知识的渊博、口齿的伶俐、反映的快慢等。场面文雅,语言精练而注重押韵。(3)“岱日拉查好来宝”也称“当亥(荒唐之意)好来宝”,这种好来宝没有固定明确的内容,唱词随手拈来。演唱者二人步入场地,先互问双方的家乡住址、父母姓名、个人资历等,然后进行“论战”,双方不顾情面相互讥笑、讽刺,语言尖刻幽默,直到一方服输为止,双方唱述的曲调数量不限,任选各自惯用的拿手曲调来显示自己的才华。好来宝的曲词一般押头韵、脚韵,四行一韵、两行一韵或数十行一韵到底均可。传统书目有《英雄陶克套》、《僧格仁亲》、《燕丹公主》、《懒婆娘》等。
☚ (二)少数民族曲种 乌力格尔 ☛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蒙古曲艺曲种之一。先流行于科尔沁、喀喇沁一带,后渐流行于内蒙古和邻近各省,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原为一人自拉自唱,乐器以马头琴、四胡为主。后发展到对唱、重唱、多人合唱等形式。有叙述故事、幽默答问、对唱轮唱等形式。 好来宝蒙古族曲艺曲种。又称“好力宝”。意译“连起来唱” 、“串起来唱”,即“联韵”。是一种押头韵或兼押腹尾韵的民间即兴诗。多数四行为一节,节节联韵或交叉换韵,韵律自由,篇幅长短不均。多以四胡进行伴奏。“好来宝”有3种演唱形式:(1)叙事式的单口好来宝;(2)问答式的对口好来宝;(3)论战式好来宝。其曲目内容广泛,有演唱历史知识典故的;有偏重讽刺幽默的;有纯赞颂的。传统曲目有《燕丹公主》、《僧格仁亲》、《醉鬼》、《懒婆娘》等;现代曲目有《铁虻牛》、《富饶的查干湖》等。“好来宝”以粗犷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丰富的曲调、生动的语言、浓郁的草原气息获得蒙古族听众的喜爱。 好来宝hao lai baoa kind of folk singing,sometimes combined with recitation,popular in inner Mongolia 好来宝蒙古民间古老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又作好力宝。蒙古语译音,意为“联韵”。是一种音律和谐、节奏明快的口头文学。最鲜明的形式特征是押头韵(各行诗头一个音节谐韵),有四行一韵,二行一韵,隔行对韵,或交叉换韵等。是从祝赞词发展而来,最初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地区。顺口合调,风趣幽然,通俗易懂,最容易为群众所掌握和记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篇幅可长可短,短者仅几句,长者可说唱数日不休,根据不同的唱词,采用不同的乐曲。演唱形式有单人(或称单口)好来宝(即“札达盖”好来宝,或称“当海”好来宝)一人说唱,采用叙事、叙人、祝赞、讽喻等手法,以马头琴伴奏;对口(又称双人)好来宝(即“比图”好来宝,或称迷语好来宝),通过一问一答或对口演唱,来比赛智慧和知识,类似汉族的《小放牛》。问答范围广泛,从天文地理、自然万物,到民间故事、历史传说;辩说好来宝,又称论战式好来宝(蒙古语称“达日拉查嘎”好来宝),为对口好来宝之一种,以轮流说唱,论战赛智慧,说起来尖锐、激烈、互不相让,直至把对方辩得理屈词穷为止。这种形式既能起到娱乐作用,又能丰富知识。解放后,有了新的发展,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采,曲调有所增加,有多人演唱和乐队伴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