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女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女官(一) 宫中女官。《周礼·天官》中女官有九嫔、世妇、女御、女祝、女史等。秦汉以后,女官名目、等级各有不同。 女官 女官
☚ 女馆 中国女学堂 ☛ 世妇/女史/女御/女祝/御妻/嫱/嫔妇/御女/顺常/顺成/尚寝/尚食/尚服/尚仪/尚宫/尚功/婉容/婉华/六仪/闺帅/女校尉/女侍中/女学士/女尧舜/女校书/女诸生/女大夫/女博士/女尚书/女师/女秀才/采女/斋娘/官媒/内傅/阿保/女相如/女公子 ☚ 乞巧 世妇 ☛ 女官nǚ guān凡在宫中掌管某一职事之女子,也都是皇帝的妃子,皆为女官。周朝的九嫔、世妇、女御、女祝、女史等都是女官。见《周礼·天官·冢宰》。到汉朝,宫中女官十四级十九种。《汉书·外戚传》:"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倢伃、娙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倢伃视上卿,比列侯。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注:"师古曰:夜者,主职夜事。"其后,唐朝女官分十九等,明代设六局一司。见《续文献通考·职官六·女官》。 女官宫中女性的官员。 女官清代太平天国妇女职官的总称。分朝内、军中,职同三种。朝内女官设左辅正军师、右弼又正军师、前导副军师、后护又副军师各一人;军师之下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正副丞相各二人,共十二人;丞相之下又设检点、指挥、将军等职;亦有恩赏丞相、检点、指挥、将军等,无定员。朝内女官分别在天王府及各王府供职。军中女官有女总制四十人,每军一人,以前后左右中和一至八数字编衔;女监军、女军帅各四十人,编衔如总制;女军编制不尽依照男军,不设师帅、旅帅等,军师下统卒长、两司马。另有职同官,如殿前女绣锦指挥二百四十人,皆职同指挥。其他各王府中,皆有职同官。女官合计六千五百八十四人。 女官官类名。太平天国提倡男女平等,对于解放妇女,采取了不少具体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允许妇女任官吏,设立了女官制度。朝内官自女军师、女丞相,女检点,女指挥至女将军,官名全与男官相同。军中官设女总制、女监军、女军帅、女率长、女两司马各官,不设师帅、旅帅。上述诸女官,女军师专设于天王府,后期改称宫禁城内女教师;其余各女官分别在天王府和其他各王府供职,如东王府即设有女丞相。《贼情汇纂》称女检点为“伪宫禁城女检点”,可见是宫中职务。女总制以下各官,为统率天京女营的女官,女营的女官不是带兵官,而是管理女馆的官员。因为女馆用军事编制,故亦称女营。女营以参加体力劳动为主,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说:“女伪官分领女子万人,抬砖挖沟,每日黎明出,黄昏返。”女同职官有诸王府内掌门、内贵使与督率绣锦营的女官,如女绣锦指挥、女绣锦将军等。另据《贼情汇纂》卷三记载:“女官亦有恩赏各职,如夫为检点,被官军所歼,其妻女亦封为检点伪职,间有封恩赏丞相者。”女官名位虽高,于政事所起作用则不大,且未见有出任地方官的记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