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奥肯定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奥肯定律指1961年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M.Okun)发现的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奥肯认为,短期内失业率每变动1%,将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约3%。这说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失业率弹性是一个常数。 奥肯定律Law of Okun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的有关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定律。他认为: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则保持不变。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每上升2%,失业率便下降1%;年增长率在3%以下,每下降2%,则失业率上升1%。这一定律揭示了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的数量关系,即2:1规律,给出3年增长率达到多大才能解决失业问题的具体衡量。 奥肯定律Okun's Law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梅尔文·奥肯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经验关系的法则。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 奥肯定律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 Arthur M., 1928—1980)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 y - y* =-α(u-u*) 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α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奥肯根据对美国的经验研究和多种统计估计,得出的实际估计式为:y-y* =-3.2(u-4) 在这个估计式中,自然失业率u*为 4%,系数α为3.2。这个估计式的具体含义是: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等于潜在产出增长率;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时, 实际产出增长率将低于潜在产出增长率3.2个百分点;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时,实际产出增长率将高于潜在产出增长率3.2个百分点。在美国,自然失业率在20世纪60年代被估计为4%,到80年代被估计为6%,到90年代又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奥肯定律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1961年,奥肯是肯尼迪(Kennedy, John Fitzgerald, 1917—1963)任总统期间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工作人员。1962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即是用奥肯的方法对潜在产出进行估算的。1964年,奥肯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1968年,他成为约翰逊(Johnson, Lyndon Baines, 1908—1973)任总统期间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Okun's Law有关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60年代提出,故名。奥肯认为,在经济增长与失业状况之间有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实际经济增长处于经济周期过程中,其偏离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的缺口大致三倍于失业率偏离自然失业率的缺口,其表达式为: 其中Yt和Yt*分别表示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u和u*分别表示实际的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Yt*可以根据数年Yt的值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而u*则是数年u的算术平均值。一些人认为,奥肯定律提供了监测经济失衡状况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 工资菲利普斯曲线 财政政策 ☛ 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Okun’s law在短期内失业率增长与总产量损失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 (Arthur Okun) 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潜力: 它的测量方法和意义》(1962年) 一文中提出来的。奥肯定律表明,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比率与就业率变化的弹性是一个常数,大约等于3。因此,失业率暂时上升1个百分点,粗略估计的福利成本就将是3%的实际产量。 ☚ 二元劳动力市场假说 菲力浦斯曲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