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奥斯特洛夫斯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Nikolai Alexeyevich Ostrovsky

苏联作家。生于维利亚(今乌克兰罗夫诺州奥斯特罗热斯克边区)的工人家庭。十岁起先在食堂,后又在发电厂做工。十月革命后积极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19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1920年在战斗中负伤后转业到地方做团的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在抗洪斗争中身患重病,至1927年全身瘫痪,1928年又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以惊人毅力带病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书于1934年出版,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小说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对国内外革命青少年都有巨大的影响,成为学习的榜样。后又开始写另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原拟写三卷,但仅写一卷即病逝。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生于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去世。小学未毕业就打工谋生,1919年加入红军,1920年负重伤后转到铁路工地,寒冷的气候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健康日益恶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2~1935),出版后反响巨大,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Aositeluofusiji,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Островский

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三年小学,便开始做各种杂工。他自幼喜爱文学,读了不少作品。十月革命后,家乡获得解放,他积极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19年奔赴前线,1920年因受伤复员,任铁路工厂的助理电气技师和地区的共青团领导工作,后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风湿和伤寒症。1924年加入共产党并担任共青团的地委书记。1927年因病情恶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身残志不残,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写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3)。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亲身的经历,描写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联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一切敌人和各种困难所进行的伟大斗争。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以作者本人为原型,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艰苦奋斗的一代新人的代表,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满腔热忱和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以及钢铁般的意志,甚至在卧病不起的时刻,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写作。小说通过保尔等青年的成长和经历,再现了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整幅历史画卷。这本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许多青年把保尔奉为楷模,并把他在家乡烈士墓前那段著名独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由于这部作品在世界上产生的巨大影响,为表彰他的卓越劳动,苏联政府于1935年授予他列宁勋章。继这部作品之后,他还计划创作一个巨大的三部曲,不幸的是,只完成了其中的第一部,即《暴风雨所诞生的》(1936),便过早地去世了。

☚ 法捷耶夫   高尔基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

俄国剧作家。1823年生于莫斯科。1840年,入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1843-1851在法院工作。1847年发表剧本《破产者》,此后每年都有一部或几部作品问世。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还翻译了许多外国名家作品。他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由他倡议组织了俄国作家协会和演员训练班,创办了模范人民剧院。
1886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任命为莫斯科皇家剧院的艺术总管理人。同年逝世。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生为俄国舞台提供了近50部剧本,创造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为俄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作品结构缜密,人物性格化,对折清晰动听,语言优美。他能掌握舞台上的位置和调度这使他的剧本有很高的戏剧性。他是人类心理的天才描写者,是性格描写的巨匠。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罗斯戏剧文学的象征,对后世的世界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 果戈理   大雷雨 ☛

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Остров-ский

俄国剧作家。1847年开始创作。作品塑造了俄国各阶层众多人物形象,展示了农奴制改革前后广阔的社会风貌,对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一生写有剧本近50部,代表剧作是《大雷雨》。此外还有《家庭幸福图》、《各守本分》、《贫非罪》、《肥缺》、《没有陪嫁的女人》、《狼与羊》、《无辜的罪人》等。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

俄国剧作家。父为法官。莫斯科大学法学系肄业,后在法院工作8年,接触到各种人物与社会问题,并开始文学写作。1850年发表的喜剧《自家人好算账》,尖锐讽刺专制统治者内部倾轧,轰动了俄国剧坛。代表作 《大雷雨》 (1859) 描述一年轻妇女的悲剧。女主人公卡杰琳娜为内地一商人家的女媳,婆婆阴毒暴戾,丈夫软弱无能。她渴望获得自由与幸福,爱上青年鲍里斯,当决计与他一同逃离时,却遭到拒绝,最后跳水自杀。悲剧暴露了内地小城宗法社会的保守、窒息气氛,也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杜勃罗留波夫称卡杰琳娜为 “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1875年创作的剧本《狼和羊》描写女贵族与新兴资产者侵吞寡妇库巴文娜财产的种种阴谋手段,深刻揭露了剥削阶级贪婪的本性,有很强的批判性。其他重要剧作有《肥缺》、《炽热的心》、《没有陪嫁的女人》以及童话剧《雪女》等。一生写有50多个剧本,其中有不少是描写新兴资产者的。其作剧情真实,语言优美、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晚期尤重心理刻画,为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

☚ 陀思妥耶夫斯基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Островскпий, 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俄国剧作家。出生于商人聚集的莫斯科南区。1840年至1843年在莫斯科大学法学系肄业,后在莫斯科法院工作8年,接触各类讼诉及各色人物,目睹官场及商界的芸芸众生。
1850年发表剧本《自己人好算帐》,讽刺商界尔虞我诈、利欲薰心的金钱关系,引起舆论界的关注,但遭到沙皇尼古拉一世禁止,11年后才得以上演。在以后的将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创作了50多个剧本,是俄国最多产的剧作家。
在剧作《各守本份》(1852)、《贫非罪》(1853)、《切勿随心所欲》(1854),有复归旧伦理观念的倾向。从50年代末开始,他的作品重又具有锐利的批判锋芒。这时间他创作了《代人受过》(1855)、《肥缺》(1856),及其代表作《大雷雨》(1859)。愚昧、专制、强暴、欺诈构成此剧所描绘的“黑暗王国”,暗喻残酷的社会现实。主人公卡捷琳娜最后投河之举所体现出的社会反抗精神,被杜勃罗留波夫称为“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60年代中他还写作了一些历史剧作品。
60年代末及整个70年代是他创作的又一高峰时期。他相继写出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868)、《来得容易去得快》(1869)等讽刺喜剧,优美抒情的诗剧《雪女》(1873),以及悲剧《没有陪嫁的女人》(1878)、《名伶与捧角》(1882)等作品,后者在描写人物内心斗争时所采用的一些艺术手法,后为契诃夫发扬光大。
奥斯特洛夫斯基还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1870年创立俄国剧作家协会,1885年任莫斯科帝国剧院艺术指导,并致力于传播外国名剧,翻译并改编过一些剧目,在演出形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为俄罗斯民族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 陀思妥耶夫斯基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 ☛
000009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