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奚Xī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陕西之韩城、湖南之芷江、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澄海、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夏车正奚仲之后。”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亦载: “出自任姓。夏车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按: 奚仲封於薛,而薛任姓,故知奚仲亦为任姓。又,《姓源韵谱》则载: “夏车正奚仲迁于邳,其后遂称奚氏。”)
❷ 《魏书·官氏志》 载:薄奚氏、达奚氏均改为奚氏。
❸ 《姓氏考略》 注引《路史》 云: “拓拔氏之后有奚氏。”
❹白族之奚姓,源于氏族图腾崇拜,以鸡为氏族标志。白族语 “介耻”或“盖耻”,汉意即鸡氏族,以为姓。“鸡” 繁体或作 “鷄”,省而作 “奚”。
汉代有奚涓,鲁侯; 又有奚意,成阳侯; 北魏有奚牧,代人,并州剌史; 唐代有奚陟、奚鼐; 明代有奚铭,宛平人,监察御史; 清代有奚冈、奚廷珪。

奚xī

❶疑問副詞。如何,爲何。董仲舒《士不遇賦》:“茍肝膽之可同兮,奚鬚髮之足辨也。”揚雄《太玄賦》:“奚貪婪於富貴兮,迄喪躬而危族。”
❷疑問代詞。(一)何處。枚乘《七發》:“淹沈之樂,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二)何,什麼。趙壹《刺世疾邪賦》:“奚異涉海之失柁,積薪而待燃。”
❸姓。見下。

读音x·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弦鸡切,平,齐韵。
❶古代奴隶中的一种。《周礼·天官》:“奚三百人。”
❷何;胡。
❸古族名。
❹姓。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x·i(-),为i韵目,属i—er韵部。胡鸡切,平,齐韵。
❶古代指被役使的人。
❷古疑问词。什么;为什么。
❸[奚落]嘲笑;讥讽。
❹姓。

上一条: 下一条:
{}4969他。吴语。安徽芜湖。民国《芜湖县志》:「南乡人谓他为~。」那。闽语。福建厦门〖he24〗。~是谁‖汝看~。污垢。粤语。广东阳江〖〗。其个头净系头~。

奚xi

什么,为什么,哪里。《列子·黄帝》:“~物而谓石? ~物而谓火?”(谓:叫做。)《韩非子·和氏》:“子~哭之悲也?”(子:你,对人的尊称。)《庄子·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曰:‘~之?’”(仲尼:孔子。之:到。)

奚xī

姓。

❶古代指奴隶,后称被奴役的人:~奴。
❷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什么;哪里:~不速行︱子将~先︱水~自至?
○~落(用尖刻的话讽刺、讥笑,使人难堪)。

奚xī

❶ 疑问词,何。
❷ 姓。

(1次) 犹何;为何。~久留此故居《远》

奚xī

疑问的语气词,意为为何、什么。《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奚先”即首先做什么。《远游》:“奚久留此故居?”

奚xī

疑问词,相当于“何”:既窀穸且安稳兮,反其真而复~化耶?(七八·1962)

❶少才智之奴。《周禮·天官·冢宰》:“酒人: 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鄭玄注:“古者從坐男女没入縣官爲奴,其少才知以爲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 奚,官女。”
❷女奴。《周禮·春官·宗伯》:“守祧: 奄八人,女祧,每廟二人,奚四人。” 鄭玄注: “奚,女奴也。”
❸何也。《論語·述而》:“子曰: 汝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鄭玄注: “奚,何也。”(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鄭注)。

奚xī

〖副词〗
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怎么”、“哪里”、“什么”(6)。《送孟东野序》: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如果身居上位,有什么可喜?如果身居下位,又有什么可悲?《阅江楼记》: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 ——哪里只是看看长江的美景就罢了呢!


奚xī

〖代词〗
一、询问所代的事物。可译为“什么”(2)。《归去来辞》:乐夫天命复奚疑? ——快乐地顺从天命,还怀疑什么呢?《送李愿归盘谷序》:无不足兮奚所望? ——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啊,还能有什么想望?
二、询问所代的原因。可译为“什么”、“为什么”(2)。《申胥谏许越成》:大夫奚隆于越? ——大夫您为什么对越国这样重视? 《归去来辞》:奚惆怅而独悲! ——为什么要感到失望,独自悲伤!
三、询问所代的处所。可译为“哪儿”、“哪里”、“什么”等(2)。《高帝求贤诏》:士奚由进? ——贤士从哪里进身呢?《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奚所咨而处焉?——到什么地方去咨询从而得到解决呢?

奚xī

❶ 古代的一种奴隶。《周礼·天官·冢宰》:“女盐二十人,~四十人。”(女盐:指调盐的女奴。)
❷ 疑问代词。义与“何”同。❶ 什么。《孟子·滕文公上》:“曰:‘~冠?’曰:‘冠素。’”(奚冠:戴什么帽子。)陶潜《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疑?”
❷ 哪里。《庄子·天地》:“子将~之?”(之:到……去。)
❸ 怎么,为什么。《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不为政?’”陶潜《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惆怅而独悲?”

*xi

DEC9
❶<文>副词,相当于“为什么”:子~不为政?
❷<文>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哪儿”:三山~所赖。
❸姓。

奴隶

奴隶

奴(奴仆;奴虏;驱奴) 隶(隶汉;舆隶) 奚 生口 虏役 十里鼻
古时对奴隶的称谓:臣妾
古代指男性奴隶:
私家所属的奴隶:奴才 家奴 奴客
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农业劳动者:农奴
西藏农奴:乌拉 朗生 囊生
古代对因罪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的称呼:隶人
古代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罪隶
从事放牧的奴隶:牧奴
服苦役的奴隶:愍隶
髠钳为奴者:钳奴 钤奴
(为奴隶主无偿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奴隶)

☚ 女仆   某种地位的人 ☛

反问

反问

反诘
表示反问:哪(~里;~门子) 怎(~么;~不) 胡(~尝;云~) 奚(~必) 何(~必;~不;~止;~尝;~曾;~若乃尔) 岂(~其;~具;~渠;~非;~不;~止;~奈;~遽;~可;~不是;~有此理) 安(~能;~敢) 宁(~当;~渠) 盍(~不) 焉(~哉) 庸(~拒) 乌(~足道哉) 其(~奈我何) 乎(~哉;哉~)讵(~知) 敢(~是) 恶 莫(~非;敢~;将~;~不是) 得(~无;~毋) 吗 呢 也(~哉) 邪 欤 可 号 因 便 宁(~渠;~当) 曷 耶 抑(~岂) 怕(恐怕) 难道 不成 什么(为什么)
你没见过吗:君不见
凭什么不害怕:何恃不恐
怎么到了这种地步:何至于此
表示加强反问的语气:还(这~了得) 呢(你说~)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乐意去做:何乐不为
表示正反两问:是否 果否 是不是
反问自己:自反 反躬自问 反身自问(反过来问提问的人:反问)

另见:提问 别人 解答

☚ 发问   询问 ☛

疑问

疑问

疑(疑义;疑端;谘~;质~;献~;答~;解~;释~) 问号
表示疑问:啥(忙~) 哦 嗯 哪(~个;~天) 恶(彼~知之) 怎(怎么;怎样;怎的;怎地;怎生;怎许) 焉 奚 盍 么(什么;甚么) 独 宁 安(~在;~知)底(~事;~处) 何(~若;~如;~等;~物;~以;~谓;如何;若何;奈~;谁~) 曷 欤恁 嘛(干~) 呣 谁(~人;~家;名~) 难道 庸拒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 呢 吧 啊 乎(信~;乐~) 邪 哉 否 了 为 也 耶
表示疑问或反诘:
佯装不知而故意发的疑问:诡疑
长期不解的疑问:积结
心里充满疑问:满腹疑团 满肚疑团 疑云满腹 疑团满腹 满肚子疑
疑问迅速消除:红炉点雪 洪炉点雪 沃雪红炉 雪点红炉
没有疑问:无疑
真切无疑:列眉
(有怀疑的问题:疑问)

☚ 题目   困难2 ☛

〖奚〗 粵 hai4〔兮〕普 xī

❶ 本指女奴隸,後泛指奴隸。歐陽修《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奴。」
❷ 疑問代詞,甚麼。莊周《莊子.逍遙遊》:「〜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飛行九萬里到南方做甚麼?)
❸ 疑問代詞,哪裏。《莊子.逍遙遊》:「彼且〜適也?」(牠們將要到哪裏?)
❹ 疑問代詞,為甚麼。陶淵明《歸去來辭》:「〜惆悵而獨悲?」(為甚麼感到惆悵,而獨自悲傷?)

奚xi希

南北朝时称“库莫奚”, 隋唐称“奚”。中国古族名。分布在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东接契丹, 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邻霫。初臣属于突厥,后稍强盛,分为五部: 辱纥王、莫贺弗、契箇、木昆、室得。每部置俟斤一人为帅。习俗与突厥相似。以游牧为主兼射猎。居有毡帐,兼用车为营,无赋税。南北朝时, 向北魏朝贡贸易。隋大业(605—618)年间, 岁遣使向隋贡方物。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其首领可度者率部归唐,官拜饶乐都督,赐姓李。开元三年(715)唐封其首领李大辅(酺)为“饶乐郡王”,玄宗以固安公主妻之。唐末,部分奚人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兼营农业。东、西奚先后附辽, 多数散居于中京地区,渐与契丹人融合。

083 奚

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自称库莫奚,南北朝时始见于史籍。简称为奚。一般认为奚族起源于东胡,有乌桓说、鲜卑说等之异议。奚的语言同契丹,属蒙古语族。北魏以来奚分布于今西喇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以游牧为生,兼事狩猎,粗知农耕。隋唐之际向朝廷进贡,首领在唐代多有封王娶公主者。当时奚最盛,与契丹并称为“两蕃”,中唐以后奚势渐衰终为契丹所役属。至唐末,一部分奚人为反抗契丹压迫,西迁至今河北怀来一带内附,史称西奚。遂有东奚西奚之分。911年后东西奚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征服,部众多居住于辽朝中京地区(今内蒙古宁城县)。至辽中叶以后,渐与契丹人融合,奚之名也不见于史。

☚ 貊   肃慎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源出鲜卑宇文部。4世纪中叶,鲜卑宇文部被鲜卑攻破,其部众散为契丹、库莫奚等。《魏书·太祖纪》的“登国三年”条记有:“五月癸亥,北征库莫奚。六月,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渡弱落水。”这是史书中关于库莫奚的较早记载。隋唐时,省去库莫,单称“奚”,“奚”字便成了族称。奚族分布于鲜卑故地,东北与契丹为邻,西界突厥,南濒白狼河,北接霫族地界。其“与突厥同俗,逐水草畜牧,居毡庐,环车为营。”奚族的大首领仅有五百亲兵,族人散居于山谷,“以射猎为赀”,无赋税徭役。其农作物以穄为主,“断木为臼,瓦鼎为𫘸,杂寒水而食。”奚族强盛时分为五部:辱纥主部,莫贺弗部,契个部,木昆部,室得部。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起,奚于十七年之中四次朝贡。贞观二十二年,奚首领率众“内附”,唐政府在奚地置饶乐都督府。唐政府还在奚五部 (唐初,原来奚五部均改名,时为: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无俟折部)所在地设五州,即: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州,奥失部为洛环州,度稽部为太鲁州,无俟折部为渴野州。唐委任各部首领为州刺史,“复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兼统松漠、饶乐地,置东夷校尉。”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奚酋长李大酺遣使至唐请降,并请求复置营州都督府。奚与契丹,被并列为两蕃。唐中叶后,奚族由鼎盛转入衰落和与他族融合时期。契丹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便蚕食周边各部,奚等均被役属。奚人怨愤,西徙。自此,奚分为东、西奚。契丹鉴于奚族叛服无常,大规模对其征讨,迫使奚“举族臣服。”奚被契丹同化的过程,也是奚由原始社会迅速封建化的过程,其政治、经济及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金灭辽,奚五部部名变成了姓氏。金又用迁徙、镇压等措施镇压奚人反抗。故金代以后,没有了关于奚人活动的记载。

☚ 突厥   契丹 ☛

商周时期奴隶的一种。卜辞有“奚”字,像所拘者跪地反剪两手之形,本义为罪隶。《周礼·天官·冢宰》:“奚三百人。”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其为从事家内劳动的奴隶。后世混称仆役为奚奴。

☚ 牧   隶农 ☛

同“宦女” 女宦官 《同官》: “奚三百人。”注: “奚,宦女也。” 疏: “宦女者,汉时已有此别号。”

☚ 奄尹   内侍 ☛

奚xi

代词,用来询问,可以问事物、处所、原因、方法等,可作谓语、宾语、状语、名词修饰语,也可用于抉择询问。“奚”作宾语,在动词或介词前。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哪里”“怎么”“哪一个”等。如: ❶武子胜事赵简子久矣,其宠不解(xie),奚也? (《说苑·臣术》“奚”句:武子胜服事赵简子很久了,却总不失宠,为什么呢?)
❷国胜君出,非祸而奚? (《说苑·善说》“奚”句:国家被战胜国君出奔在外,不是祸患是什么?)
❸公曰:“太师奚笑也?”师旷对曰:“臣笑叔向之对君也。”(《韩非子·难二》“奚”句:国君说:“太师笑什么?”师旷回答说:“我笑叔向的答对国君。”)
❹颜回见仲尼,请行,曰: “奚之?”曰: “将之卫。”(《庄子·人间世》“奚”句:颜回将拜见仲尼,请求辞行,仲尼问:“到哪里〔去〕?”回答说: “打算到卫国〔去〕。”)
❺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奚”句:这是堵塞水源却又想得到水,水从哪里来?)
❻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人? (《韩非子·难一》“奚”句:仲父您的病重万一不幸而辞世的话,打算用什么来告诫我?)
❼其自藏之与在于上奚择? (《吕氏春秋·审应》“奚”句:百姓自己贮藏粮食和把粮食存入国库怎么区别开呢?)
❽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 (《列子·仲尼》“奚”句:这是什么病呢?什么药方能治好它呢?)
❾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庄子·山木》“奚”句:一个雁能叫,一个不能叫,请问杀掉哪一个?)

☚ 悉   先 ☛

殷周一种奴隶的称谓。卜辞有“奚” 字( 《前》 6、19、2 ),象所拘者跪地反剪二手之形, 本义为罪隶。周代似专称女奴。《周礼·天官》之酒人、桨人、笾人、醢人、醯人、盐人、内司服、缝人等职事下,皆有奚, 从事有关劳动。其中酒人所属之奚达三百人。郑玄注: “古者从坐男女, 没入县官为奴, 其少才知以为奚, 今之侍史官婢, 或曰奚宧女。”后世混称仆役曰奚奴。

☚ 妾   牧 ☛

奚xī

Ⅰ [书] (何) why; how; where; what: ~ 为后我? Why leave us to the last? 子将 ~ 先? Which would you place first? Ⅱ  [书] (大腹貌) potbellied; big-bellied Ⅲ  ❶ (古代奴隶的一种) a kind of slave
❷ (姓氏) a surname: ~ 明 Xi Ming
◆奚落 scoff at; taunt; gibe; jeer at; 奚落一番 make sarcastic [oblique] remarks against sb.; take a dig at sb.; scoff at sb.; 奚容 a surname; 奚斯 a surname; 奚幸 [书] vexed; worried

即“库莫奚”(1110页)。

又作“库莫奚”。古代东北民族。南北朝至隋唐时分布在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邻霫。初臣属于突厥,后稍强盛,分为辱纥王、莫贺弗、契箇、木昆、室得5部。每部置一俟斤为帅。以游牧为主,兼营射猎。居毡帐,兼以车为营,无赋税。习俗与突厥相似。先后向北魏、隋朝贡。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其首领可度者率部附唐。其首领先后受封为都督、郡王等,并曾娶唐公主。唐末,部分奚人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兼营农业。东、西奚先后附辽,多数散居于中京地区,逐渐与契丹人融合。

古族名。源出于东胡,北魏时名莫库奚,隋以来略称奚,居住在饶乐水(今西喇木伦河)流域。共分五部,以游牧为生。唐贞观时,与契丹同时内附,唐以其地置饶乐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叛唐附后突厥。开元初,复附唐,其首领李大酺被封饶乐郡王,玄宗以固安公主妻之。当时与契丹被称为“两番”。奚与唐的关系背附不常。唐末,契丹强大,奚附于契丹。五代时,契丹编奚为六部,逐步融合于契丹。

奚,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第一字形从爪从幺 (束絲)从人會意,表示用手牽着被繩索捆綁住的人。“爪” 或作 “臼”(jú),表示雙手。或省“爪” “臼”。“人”或作 “大”,或作 “女”,表意相同。于省吾説,甲骨文基本字形作編髮罪犯或奴隸,象形。依此,則增从爪者爲會意字,并非从幺。本義是罪隸,後多用作奴僕,故引申指奴隸。卜辭或用作方國名。銘文或解作女奴。文獻多借用爲代詞、副詞,表示疑問。
楚簡帛文作,沿襲金文字形。

奚xī

会意字,由爪、幺、大合成。幺,即丝,表示绳索;大,即人。甲骨文、金文是一只大手抓住一个人头上的绳索。那人便是失去了自由的奴隶。“奚”的本义为“奴隶”。“五羖大夫”百里奚就是因当过奴仆而得名。“奚”后作疑问代词与姓氏。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溪(“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苏秀道中》)
鼷(鼷鼠)
徯(等待)

蹊(蹊跷)

鷄(简化为“鸡”)

奚xī

10画 爪部 〈书〉
(1) 疑问代词。何。
(2) 奴隶。泛指被奴役的人: ~奴|~童。

奚()


甲骨文合集650,殷
奚歸。

甲骨文合集37474,殷
貞王田奚往來亡災。

甲骨文合集28723,殷
奚田湄日。

甲骨文合集33573,殷
王叀奚。

甲骨文合集19771,殷
王㞢三奚于父乙。

甲骨文合集811正,殷
貞王从奚伐巴。

甲骨文合集32524,殷
祖乙。
按: 上从雙手,下从女。

亞奚簋,殷周金文集成3093,殷
亞奚。

奚卣,殷周金文集成4734,殷
(奚)。
按: 省“爪”。

𤰇亞作父癸角,殷周金文集成9102,殷
王易(賜)𤰇亞奚貝。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27,戰國
𫊟(吾)奚舍之?賓贈氏(是)已。
按: 省“大”。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民之父母6,戰國
系(傾)耳而聖(聽)之,不可得而(聞)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沬之陳13,戰國
𫊟(吾)欲與齊戰, 𦖞(問)(敶)奚女(如)?

秦印文字彙編
奚䶦。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明君之實奚若才(哉)。

漢印文字徵
虎奚長印。

漢印文字徵
奚長公。

子游殘碑,東漢
於傳載中……奚之難。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奚斯讚魯。

王悦及妻郭氏墓誌,北魏
蟬聮遠奚,氤氲餘烈,如彼江河,長源靡絶。

元乂墓誌,北魏
人官奚寶,天爵斯貴。

慈慶墓誌,北魏
掠没奚官。

獨孤信墓誌,北周
祖母達(達)奚氏。

何氏墓誌,隋
嗚呼奚贖。

杜忠良墓誌,唐
属奚賊荐居。

趙越寶妻張柔範墓誌,唐
雖異穴而奚妨。
《説文》: “奚, 大腹也。从大, 𦃟省聲。𦃟,籀文系字。 ”
甲骨文、金文象手抓一人髮辮之形,其本義當爲奴隸。手形或單或雙,或徑省。下之人形或正面直立,或側立,或作女。戰國楚簡及漢代簡帛省人形,只从爪、糸。

☚ 部">部   耎 ☛

奚★规◎常


xī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象以手牵着捆缚着奴隶的绳索(一说奴隶的发辫)之形,隶定为“奚”。本义为奴隶,假借为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什么、哪里、怎么”等。
【辨析】
以“奚”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ī,但声母不同。xī:溪、鼷∣qī:蹊。

(xī)

从犬,𦃟省聲。𦃟,古“系”字。

奚gev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大腹也。 从大,省聲。 , 籀文系。 (十篇下)
受繩索捆綁之俘虜,或男或女。

☚ 系   役 ☛
000004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