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奚Xī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陕西之韩城、湖南之芷江、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澄海、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奚xī❶疑問副詞。如何,爲何。董仲舒《士不遇賦》:“茍肝膽之可同兮,奚鬚髮之足辨也。”揚雄《太玄賦》:“奚貪婪於富貴兮,迄喪躬而危族。” 奚读音x·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弦鸡切,平,齐韵。 上一条: 傒 下一条: 徯 奚读音x·i(-),为i韵目,属i—er韵部。胡鸡切,平,齐韵。 上一条: 欷 下一条: 溪 ![]() ![]() ![]() 奚xi什么,为什么,哪里。《列子·黄帝》:“~物而谓石? ~物而谓火?”(谓:叫做。)《韩非子·和氏》:“子~哭之悲也?”(子:你,对人的尊称。)《庄子·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曰:‘~之?’”(仲尼:孔子。之:到。) 奚xī姓。 奚❶古代指奴隶,后称被奴役的人:~奴。 奚xī❶ 疑问词,何。 奚(1次) 犹何;为何。~久留此故居《远》 奚xī疑问的语气词,意为为何、什么。《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奚先”即首先做什么。《远游》:“奚久留此故居?” 奚xī疑问词,相当于“何”:既窀穸且安稳兮,反其真而复~化耶?(七八·1962) 奚❶少才智之奴。《周禮·天官·冢宰》:“酒人: 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鄭玄注:“古者從坐男女没入縣官爲奴,其少才知以爲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 奚,官女。” 奚xī〖副词〗 奚xī〖代词〗 奚xī❶ 古代的一种奴隶。《周礼·天官·冢宰》:“女盐二十人,~四十人。”(女盐:指调盐的女奴。) 奚*xiDEC9 奴隶 奴隶奴(奴仆;奴虏;驱奴) 隶(隶汉;舆隶) 奚 生口 虏役 十里鼻 ☚ 女仆 某种地位的人 ☛ 反问 反问反诘 另见:提问 别人 解答 ☚ 发问 询问 ☛ 疑问 疑问疑(疑义;疑端;谘~;质~;献~;答~;解~;释~) 问号 ☚ 题目 困难2 ☛ 〖奚〗 粵 hai4〔兮〕普 xī ❶ 本指女奴隸,後泛指奴隸。歐陽修《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奴。」❷ 疑問代詞,甚麼。莊周《莊子.逍遙遊》:「〜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飛行九萬里到南方做甚麼?) ❸ 疑問代詞,哪裏。《莊子.逍遙遊》:「彼且〜適也?」(牠們將要到哪裏?) ❹ 疑問代詞,為甚麼。陶淵明《歸去來辭》:「〜惆悵而獨悲?」(為甚麼感到惆悵,而獨自悲傷?) 奚xi希南北朝时称“库莫奚”, 隋唐称“奚”。中国古族名。分布在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东接契丹, 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邻霫。初臣属于突厥,后稍强盛,分为五部: 辱纥王、莫贺弗、契箇、木昆、室得。每部置俟斤一人为帅。习俗与突厥相似。以游牧为主兼射猎。居有毡帐,兼用车为营,无赋税。南北朝时, 向北魏朝贡贸易。隋大业(605—618)年间, 岁遣使向隋贡方物。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其首领可度者率部归唐,官拜饶乐都督,赐姓李。开元三年(715)唐封其首领李大辅(酺)为“饶乐郡王”,玄宗以固安公主妻之。唐末,部分奚人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兼营农业。东、西奚先后附辽, 多数散居于中京地区,渐与契丹人融合。 奚 083 奚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自称库莫奚,南北朝时始见于史籍。简称为奚。一般认为奚族起源于东胡,有乌桓说、鲜卑说等之异议。奚的语言同契丹,属蒙古语族。北魏以来奚分布于今西喇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以游牧为生,兼事狩猎,粗知农耕。隋唐之际向朝廷进贡,首领在唐代多有封王娶公主者。当时奚最盛,与契丹并称为“两蕃”,中唐以后奚势渐衰终为契丹所役属。至唐末,一部分奚人为反抗契丹压迫,西迁至今河北怀来一带内附,史称西奚。遂有东奚西奚之分。911年后东西奚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征服,部众多居住于辽朝中京地区(今内蒙古宁城县)。至辽中叶以后,渐与契丹人融合,奚之名也不见于史。 ☚ 貊 肃慎 ☛ 奚 奚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源出鲜卑宇文部。4世纪中叶,鲜卑宇文部被鲜卑攻破,其部众散为契丹、库莫奚等。《魏书·太祖纪》的“登国三年”条记有:“五月癸亥,北征库莫奚。六月,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渡弱落水。”这是史书中关于库莫奚的较早记载。隋唐时,省去库莫,单称“奚”,“奚”字便成了族称。奚族分布于鲜卑故地,东北与契丹为邻,西界突厥,南濒白狼河,北接霫族地界。其“与突厥同俗,逐水草畜牧,居毡庐,环车为营。”奚族的大首领仅有五百亲兵,族人散居于山谷,“以射猎为赀”,无赋税徭役。其农作物以穄为主,“断木为臼,瓦鼎为𫘸,杂寒水而食。”奚族强盛时分为五部:辱纥主部,莫贺弗部,契个部,木昆部,室得部。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起,奚于十七年之中四次朝贡。贞观二十二年,奚首领率众“内附”,唐政府在奚地置饶乐都督府。唐政府还在奚五部 (唐初,原来奚五部均改名,时为: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无俟折部)所在地设五州,即: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州,奥失部为洛环州,度稽部为太鲁州,无俟折部为渴野州。唐委任各部首领为州刺史,“复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兼统松漠、饶乐地,置东夷校尉。”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奚酋长李大酺遣使至唐请降,并请求复置营州都督府。奚与契丹,被并列为两蕃。唐中叶后,奚族由鼎盛转入衰落和与他族融合时期。契丹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便蚕食周边各部,奚等均被役属。奚人怨愤,西徙。自此,奚分为东、西奚。契丹鉴于奚族叛服无常,大规模对其征讨,迫使奚“举族臣服。”奚被契丹同化的过程,也是奚由原始社会迅速封建化的过程,其政治、经济及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金灭辽,奚五部部名变成了姓氏。金又用迁徙、镇压等措施镇压奚人反抗。故金代以后,没有了关于奚人活动的记载。 ☚ 突厥 契丹 ☛ 奚 奚商周时期奴隶的一种。卜辞有“奚”字,像所拘者跪地反剪两手之形,本义为罪隶。《周礼·天官·冢宰》:“奚三百人。”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其为从事家内劳动的奴隶。后世混称仆役为奚奴。 ☚ 牧 隶农 ☛ 奚 奚同“宦女” 女宦官 《同官》: “奚三百人。”注: “奚,宦女也。” 疏: “宦女者,汉时已有此别号。” ☚ 奄尹 内侍 ☛ 奚 奚xi代词,用来询问,可以问事物、处所、原因、方法等,可作谓语、宾语、状语、名词修饰语,也可用于抉择询问。“奚”作宾语,在动词或介词前。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哪里”“怎么”“哪一个”等。如: ❶武子胜事赵简子久矣,其宠不解(xie),奚也? (《说苑·臣术》“奚”句:武子胜服事赵简子很久了,却总不失宠,为什么呢?) ☚ 悉 先 ☛ 奚 奚殷周一种奴隶的称谓。卜辞有“奚” 字( 《前》 6、19、2 ),象所拘者跪地反剪二手之形, 本义为罪隶。周代似专称女奴。《周礼·天官》之酒人、桨人、笾人、醢人、醯人、盐人、内司服、缝人等职事下,皆有奚, 从事有关劳动。其中酒人所属之奚达三百人。郑玄注: “古者从坐男女, 没入县官为奴, 其少才知以为奚, 今之侍史官婢, 或曰奚宧女。”后世混称仆役曰奚奴。 ☚ 妾 牧 ☛ 奚xīⅠ [书] (何) why; how; where; what: ~ 为后我? Why leave us to the last? 子将 ~ 先? Which would you place first? Ⅱ [书] (大腹貌) potbellied; big-bellied Ⅲ ❶ (古代奴隶的一种) a kind of slave 奚即“库莫奚”(1110页)。 奚又作“库莫奚”。古代东北民族。南北朝至隋唐时分布在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邻霫。初臣属于突厥,后稍强盛,分为辱纥王、莫贺弗、契箇、木昆、室得5部。每部置一俟斤为帅。以游牧为主,兼营射猎。居毡帐,兼以车为营,无赋税。习俗与突厥相似。先后向北魏、隋朝贡。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其首领可度者率部附唐。其首领先后受封为都督、郡王等,并曾娶唐公主。唐末,部分奚人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兼营农业。东、西奚先后附辽,多数散居于中京地区,逐渐与契丹人融合。 奚古族名。源出于东胡,北魏时名莫库奚,隋以来略称奚,居住在饶乐水(今西喇木伦河)流域。共分五部,以游牧为生。唐贞观时,与契丹同时内附,唐以其地置饶乐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叛唐附后突厥。开元初,复附唐,其首领李大酺被封饶乐郡王,玄宗以固安公主妻之。当时与契丹被称为“两番”。奚与唐的关系背附不常。唐末,契丹强大,奚附于契丹。五代时,契丹编奚为六部,逐步融合于契丹。 奚奚,甲骨文作 奚xī会意字,由爪、幺、大合成。幺,即丝,表示绳索;大,即人。甲骨文、金文是一只大手抓住一个人头上的绳索。那人便是失去了自由的奴隶。“奚”的本义为“奴隶”。“五羖大夫”百里奚就是因当过奴仆而得名。“奚”后作疑问代词与姓氏。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奚xī10画 爪部 〈书〉 奚 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