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奕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奕譞1840—1891清末大臣。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元年(1851年)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辖神机营。咸丰十一年(1861年)参与“祺祥政变”,得慈禧太后信任。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醇亲王。同治十四年初同治帝死后,其子载湉(即光绪帝)继位。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訢被革职后,他操纵以礼亲王世铎为首的军机处。中法战争爆发,他不备战抵抗,却力主求和。次年任海军衙门大臣,支持李鸿章创办北洋舰队,后受慈禧指使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光绪十六年(1891年)病死。 奕譞1840—1891号朴庵,清道光帝第7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帝之生父。咸丰初封醇郡王,咸丰十一年 (1861) 参予慈禧与奕訢发动之北京政变,后握京旗神机营。同治十一年 (1872) 晋醇亲王。同治年间屡奉令督练京师旗绿各营,对外耻言和,然议论多守旧。光绪十年(1884),以其嫡福晋为慈禧太后亲妹之故,得信任之专,取代奕訢而秉大政,次年设海军衙门,即以亲王总理之。以挪海军经费供慈禧太后筑颐和园招人物议。其本人于外官馈赠拒不收受,故亦有称其自持谦谨,操守为诸王冠者。谥为贤。著有 《九思堂诗稿》、《退潜别墅存稿》、《朴庵四稿》、《竹窗笔记》及 《巡阅海防日记》等。 奕譞 奕譞1840—1890清朝宗室。宣宗道光帝第七子,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文宗咸丰帝即位,被封为醇郡王。咸丰九年 (1859) 分府另居,仍在内廷行走。穆宗即位后,授都统御前大臣、侍卫内大臣,学管神机营 四年 (1865) 在弘德殿行走,监督皇帝的功课。十一年,进封醇亲王。娶慈禧太后妹妹为福晋,深受太后信任。穆宗死后,慈禧选奕譞次子载湉为帝,奕譞为避嫌,上奏退求罢免一切职务,负责皇陵工程。命王爵世袭。光绪十年(1884) 免去奕訢军机大臣的职务,由礼亲王世铎接任。但凡遇重要事件,都与奕譞商议办理。光绪十一年,由应環提议,设置海军衙门,建立了北洋水师。奕譞坚决支持太后垂帘听政,不与太后争权。平素在朝中谦恭谨慎,小心翼翼,受到太后的重用和奖赏,屡增护卫,并进封其诸子载沣为镇国公、载洵为辅国公,载涛赐头品顶带、孔雀翎。十二年,奕譞患重病,德宗亲临探视,不久死去。年51岁。太后前去祭奠,德宗服丧一年。定称号为皇帝本生考,谥号贤。十八年,葬于北京西山妙高峰。溥仪即位,定称号为皇帝本生祖考。有载洸、载湉、载沣、载洵、载涛等七子。 ☚ 奕訢 奕劻 ☛ 奕譞1840~1891清末大臣。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元年(1851年)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辖神机营。咸丰十一年(1861年)参与“祺祥政变”,得慈禧太后信任。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醇王。中法战争爆发,他不备战抵抗,却力主求和。次年任海军衙门大臣,支持李鸿章创办北洋舰队。他在慈禧指使下,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圆。 奕譞1840—1891清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七子,封醇亲王。历任御前大臣等职,管神机营,参与祺祥政变。因其子载湉入继帝位,深得慈禧信任。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事务,挪用海军经费,供慈禧修建颐和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