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奔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奔流

奔流

文艺月刊。1928年6月创刊于上海。北新书局发行。由鲁迅、郁达夫编辑。以刊登翻译作品和评论为主,也刊登创作。每期均有精美的插图。曾出纪念易卜生和托尔斯泰的增刊和“译文专号”,介绍了不少西欧进步作家的作品。每期鲁迅都写有“编校后记”,当时被誉为“在中国新文艺界最纯粹最精彩最充实的文艺刊物”。该刊注意发现文学新人。主要撰稿人有鲁迅、郁达夫、林语堂、张天翼、魏金枝、胡风、白薇等。1929年12月20日出至第2卷第5期停刊,共出15期。

☚ 现代小说   大众文艺 ☛
奔流

奔流

雷妍等著。文化社出版。

☚ 孤独   青岛 ☛

《奔流》

涧水快速度地从盘据的深山里冲激着奔流,它以生命的活力,淙淙地绕过阻拦的山崖,冲过莽林,棘丛,一直向山脚奔流。它像是一个顽皮的野孩子,极力想挣脱群山的束缚,流向它渴念的平原、大海。

当涧水以勇敢的姿势跃入山脚的溪流的时候,溪流就用歌唱得很久而变得沙哑的声音在欢迎它——欢迎它来加入这支小小的队伍。到这个时候,涧水才知道,不单深山里被莽林遮去了天空,而这山脚可以望得见天空的地方,也是一片黑暗。它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一个黑夜,因为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它开始犹豫、胆怯,因为它觉得前途是那么怕人的渺茫和黑暗。它在溪的浅流里打着旋旋。

但是在黑暗里清晰地传来一声声知更鸟的叫唤,知更鸟在告诉它:“孩子,现在不过是头更天,黑夜还长着呢。勇敢些吧,赶快跟着你的队伍流吧,黑夜总会有尽头!”

这知更鸟的叫声感动了它,鼓舞了它,它立即投进了深流,在黑暗中勇敢地往前奔。

溪流里到处都布满了岩石,阻拦着羁绊着它和它的同伴们。起初,它对那前面接连不断的岩石有些畏怯,但是它比它先来的比较有经验的同伴们都猛力地向前冲,它模仿着他们的姿势,也跟着猛力地往前冲,它们愤怒地激起了浪花。它只感觉到岩石们在脚下惊慌地乱抖,甚至互相撞击着。它和它的同伴们不单被阻拦不住,羁绊不住,反而奔流得更快,更有力量。

溪流奔流着,歌唱着,歌唱着,奔流着。从流过的山脚,不时地有新来的涧流加入它们的队伍,它们大声地笑着,跳着,跑着,去迎接新的涧流,新的力量。

队伍越来越强大,溪流扩大起来。

不久后,它们突然听见远远的前面传来不停歇的震撼山野的叫啸,它和它的同伴们都惊慌起来,只敢缓慢地流着。

早就赶到这里来的知更鸟,又开始一声声地叫起来,告诉它们:“勇敢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是二更了,不要害怕,那前面就是江,江在叫啸。”

果然,前面一个广阔的去处,成排成排的大浪花在叫啸。它和它的同伴们第一次看见江。“呵,江是多么壮伟呀!”它们羞怯而又欣喜地流去。

在江口,汇合了从各处奔来的溪流,这是从各处山里奔跑来的兄弟和姐妹,它们起初都很羞怯,但随即它们就熟悉了,互相拥挤着,纠缠着,回旋着,跳跃着,叫嚣着。它们乐成了一片,冲激起大银链似的排浪。

知更鸟忽然又飞来叫唤:

“孩子们,二更早过去了,你们不要一下子乐糊涂了,趁天亮前赶快流到海里去吧!”

大家这才警觉起来,不再纠缠、回旋,急急地拥挤着往前奔流了。它们渐渐地整齐步伐,胳膊紧紧地挽住胳膊,沿途激起白花花的排浪,哗然地叫啸着往前奔流,两岸的山峦、田野和森林都震撼起来。

夜雾越来越浓,夜空越来越黑,乌云逐渐厚起来。大气非常窒息,没有一丝风,也没有一丝儿声息,宇宙是漆黑一片,只有排浪的尖端闪出白光,只有江流的叫啸是大地的生命的音响。

江流在黑夜里壮伟地奔流着,世间的任何力量都不能把它阻挡。江流在堤与堤山与山之间奔腾。听吧,那里的山崖被冲崩了,发出被毁灭的轰响。

江流迂回曲折地不停地哗哗往前奔流,在奔流中,有勇敢的浪花,但也不免有泡沫。这由千千万万涧流汇合起来的江流,已经分不出这支涧流或那支涧流的水,它们完全溶合成了一个巨大的不可屈服的生命。涧流只形成了巨大的整体里的细胞,这些细胞们生机勃勃地冲激起排浪,往前奔涌;而胆怯的、犹豫的、迟缓无力的,就被激成了泡沫,远远地挤落到两边的岸脚或静止的小港汊里去,江流是不会顾惜它的急喘和叹息的。

江流奔腾着,叫啸着,前路越来越艰险,许多陡峭的山崖,许多险滩。但是江流振奋地冲越过山崖、险滩,一次十次以至无数次,每冲越过一次山崖或险滩,江流就奔腾得越汹涌,叫啸得越雄壮。

猛不防,正前方突起一座孤傲而顽固的山峰,凶险地阻挡了去路。江流惊吓得倒退回来,打着巨大的旋旋,浪花互相碰击着,互相纠缠着,惊心着不敢向前。

江流在徘徊,在喘息。

知更鸟急速地飞来了,它接连着一声声尖锐地叫:

“三更了,这是可怕的午夜,不要停留,冲过去呵!三更一过,就慢慢挨近天亮啦!”

知更鸟这充满了生命力的呼唤,提醒了江流,鼓舞了江流。江流立即勇猛地奔腾起来,开始试探着向孤傲顽固的山峰冲扑,一下两下,紧接着就大胆地冲扑起来,狂啸着,激起巨大的浪花,成排成排地激打着山峰。山峰恐怖地战抖着,岩块崩塌下来,孤傲的山峰一点援助也没有,巍颤颤地就要倒塌下来。

江流狂暴地从山峰两边冲泻过来了,然后又哗然地汇流在一起,带着不可压抑的胜利的欢笑继续往前更快地奔流。

前面不远的地方汇流来了一支河水,江流更加的欢腾起来,波浪互相拥抱,互相欢呼,然后很快地又往前奔流。不久就有旁的河流奔来汇合,江流越来越扩大,战斗力越来越强,叫啸声越来越雄壮。

江流不停地奔流,奔流。

大气比前更加窒息,夜空里的乌云更加浓厚。

知更鸟的叫声又在前面传来:

“四更了呵,离天亮越近了。看,天上的云头更密,暴风雨就快来了,更快地流吧,不久暴风雨就会来帮助你们的!”

江流昂起了头,浪花高高地掀起,掀起,像千万只白马在奔腾。前面无限广阔,江流奔腾得越快,浪花越高,而被挤落到两边的泡沫也就越多了。

海越离越近了,已经可以听见那远处的海啸——海在呼啸中战斗。第一次听见那可怕的海啸,江流感到一阵惶恐,流势渐渐地缓慢下来,猜测着那海中战斗的惨烈,想着自己就要投进那惨烈的战斗中,就有点战栗。

离海越近,江流就越迟缓,因为海是神秘的、庄严的。

大气窒息到了极点,宇宙黑暗到了极点。

知更鸟又急急地飞来了,它的叫声越加尖厉:

“五更了,这是黎明前最大的黑暗!流吧,勇敢地冲进海里去!呵,暴风雨来了!”

果然,狂风夹带着暴风雨从深远的天边奔啸而来了。天地在激烈地震动起来,宇宙间一切都呼啸起来,欢跃起来。暴风雨从夜空里倾泻下来。

闪电了,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凛冽的强光中闪现,紧接着一声霹雳震撼了大地。

在闪电中,在雷声中,狂风推送着江流往前奔腾,暴雨打起了无数的小水柱,江流的浪涛掀得更高,更大,排浪更密,更汹涌。江流的叫啸夹杂在风声雨声中,奏成了壮烈的战斗交响曲。

江流哗哗地奔注入大海了,大海的风更狂,雨更暴,海涛像高山深谷般的突然掀起又突然降落。江流一注入大海,就开始参加海的严肃的战斗。

随着战斗的进行,随着战斗的越来越惨烈,海啸比风雨声更尖厉,更壮烈。海涛掀得更高,而且卷起了巨大的水柱,然后又突然泻落。

在闪电中,大海闪现出可怕的景象;在雷声中,大海激荡得更加猛

烈。

在暴风雨中,远方的灯塔在一闪一闪地,指示着海的战斗的方向,指示着黑夜即将消逝,黎明即将到来。

经过最后最艰苦的一场战斗之后,黎明突然降临了,天边渐渐冒出红辉。天亮了,大海平静下来,海面呈显无边的广阔,无底的深蓝,天与海接连在一起,显得那么的壮丽,那么的和谐。

一九四五,六、红豆树。

(1945年7月1日《大公报》)





赏析本文属寓言体小品文。它同寓言的细微区别是:寓言往往是以极简洁、精短的文字勾勒一种情境或一个故事,而将生活哲理包孕其中,并不十分讲究文采。而寓言体小品文,则往往是仅取寓言的精髓而特别着意于喻体的精细描绘,且文采斐然。它的所指也未必是一个确定的“理念”,而往往包含有广泛的社会寓意,或者表现为作者对某一生活理想充满激情的追求。这种小品文并无“定式”,在一般情况下,是作者把自己在生活和斗争实践中复杂而深刻的体验,凝缩为一种哲理思考,然后将其投射于一个可感触的物象之中。对物象的精细而准确的描写,倾注于其中的充沛的激情,同物象特征和谐一致的象征寓意,三者浑然一体,熔铸为寓言体小品文的艺术风貌。它是小品文的一种变体。

本文思想内容单纯而厚重。全篇以“涧水”汇入溪流、汇入江流、汇入大海为线索,状写“涧水”汇成江流之后,喧腾前进、排除险阻、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峻急、壮阔、撼动天地的景象。这是一个富于象征意味的物象。它的主要含蕴是指个人汇入战斗集体的历程;在战胜困难险阻之后,个人成为战斗集体的一员,所显示的撼天动地的巨大力量。这一主要物象,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丰富的背景上显现出来的:暴风雨、雷声和海啸,使人联想到人民群众团结、抗争、夺取胜利的景象;而“知更鸟”的形象使我们联想到在夺取抗战胜利的艰苦历程中党的历史作用。这许多联想,丰富、扩展了主要题旨的内涵,所以,它单纯而又厚重。

文中的“知更鸟”是个重要的物象。在“涧水”汇入溪流、大海的历程中,每一关键时刻,都是在“知更鸟”的指引和鼓舞下闯过险关,昂扬起斗志,最后在暴风雨中溶入大海,迎接黎明的。“知更鸟”最后一次出现,预言“五更了,这是黎明前最大的黑暗!流吧,勇敢地冲进海里去!呵,暴风雨来了!”这一形象使人们容易联想到高尔基《海燕》中的海燕。从作为革命的预言家、鼓动者说,它们是相似的,知更鸟类如海燕:但它们也有不同:海燕是在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的先知,它激情地呼唤革命,而知更鸟则主要是革命进程中富于智慧的带路人。就全篇的构思讲,同《海燕》也不一样,《海燕》中充盈着的是对于暴风雨(革命)的渴望,而本文借“涧水”汇入溪流历经艰难奔入大海,抒写的是个人投入集体的历程。它的重心不在于呼唤革命,而在于启迪读者要义无反顾地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使自己汇入民族的、民主的斗争洪流,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英勇奋斗。

不妨说,这样的构思是同作家的经历密切相关的,是作家生活经历的一种凝缩。作家自幼出身贫苦,上中学期间曾参加学潮,被学校开除并被反动政府通缉,逃亡北平;1936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的街头队,抗战爆发随流亡学生到华北参加游击队,以后参加了抗日部队。作者走向革命的历程同文中“涧水”之奔入大海的历程颇为近似,文中流动的激情和所取物象,可以看作作者独特生活体验的“意象化”。

奔流bēnliú

急速地流淌
 △ ~不息|铁水~。

奔流bēnliú

❶ 〈动〉液体很快地流:钢水奔流|奔流不息。
❷ 〈名〉指流动的水:奔流直下。

奔流bēnliú

【释义】
❶(水)很快地流。
❷奔腾的流水。

【色彩】
❶❷中性。

【近义】
❶奔泻︱倾泻。
❷急流。

【扩词】
❶奔流直下︱奔流不息︱奔流的钢水。
❷一条奔流︱浩浩荡荡的奔流。

【造句】
❶滔滔长江,日夜~。
 ❍ ~的钢水映红了工人兴奋的脸。
❷围绕村庄的一条~蜿蜒向东而去。︱每到夏天,几天暴雨之后,温柔的小溪就会变成一条暴躁凶恶的~。

奔流

(同)奔腾

奔流bēnliú

(水)急速地流;淌得很快。常用以形容壮美的事物,或比喻激动奔放的思想感情。
浩荡的长江水昼夜不停地向东奔流。/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奔流、奔泻、倾泻、倾注、涌流;涡旋、潆洄

○奔流bēn liú

(动)(水)急速地流;淌得很快:铁水~|~的江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到海不复回|河水汹涌~|海浪翻滚~着。

○奔泻bēn xiè

(动)(水流)向低处急速地流:~千里|~的流水|大水浩浩荡荡地~下来| 山洪~|瀑布~而下。

○倾泻qīng xiè

(动)(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大雨之后,山水~下来|暴雨~如注|~而下的急流。

○倾注qīng zhù

(动)水由上而下地流人:须臾雷起,南山甘泽~|瀑流~,溅玉飞珠。

○涌流yǒng liú

(动)(液体)奔流:山下~着宽阔的江水|石油从管道~出来|浩浩乎,大江~。

●涡旋wō xuán

(动)水流回旋:流泉~|小溪在风中~着。

●潆洄yíng huí

(动)水流回旋:潭水~|溪涧~|乱山深处水~。


奔流、活水、流水、走水;静水、死水、止水

○奔流bēn liú

(名)奔腾的流水:溪中多巨石,多~,亦无路入|脚下是一片蓝色的~。

○活水huó shuǐ

(名)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不臭,臭水不活| 一溪~|街旁流着~。

○流水liú shuǐ

(名)流动的水:~潺潺|~不腐,户枢不蠹|~下湍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坐在船头,拂~,荡行舟|~轻拂水中的莲花。

○走水zǒu shuǐ

(名)流水:渠道中的~|~受污染轻些。

●静水jìng shuǐ

(名)不流动的水:不鉴于流波而鉴于~|~怕勺舀 |一潭~。

●死水sǐ shuǐ

(名)不流动的池水、湖水:~易腐|~一沟无涟漪。
*(名)常比喻缺少变化交流的东西:教堂里是一潭~。

●止水zhǐ shuǐ

(名)静止的水:鉴形之美恶必就于~|~无波|心如~。

奔流bēn liú

急流,迅急水流(1)。《上枢密韩太尉书》:北顾黄河之奔流。——向北眺望黄河的迅急水流。

流淌

流淌

流(~失;~血;~向;~程;流泄;漂~) 淌 滚 漻 溜 泫(泫流) 沥 泓(一~)
河水流动:流川
顺地势而流向某处:顺趋
向反方向流:洄 逆流 倒流
水分流:
暗地流着:潜流 暗流 洑流
水在地下流动:隤 潜流
水伏流地下:
水流经地下:
流得长:长流
水流悠长:
汹涌地流:驰涌
交错地流:交流
急速流淌:奔涌 奔浑 奔流
水流会合:汇流 汇合 派合 阅水
水流畅通:浚利 顺通
水无阻滞地流动:津通
水流不畅:沴 不行
水不流:洿
水流中断:断流 绝流
(水或其他液体流动:流淌)

另见:水动 流动 水 水液

☚ 流淌   水流动的样子 ☛

奔流

奔流

驰流 奔涌
充溢,奔涌:愤薄
水受压而喷涌奔流:
水流向低处急速地流:奔泻
众多山谷溪流竞相奔流:万壑争流
大水奔流的样子:滔滔 衮衮
大水滚滚奔流的样子:涛涛
大水汹涌奔流的样子:滔滔滚滚
水奔流不绝的样子:混混
(水迅速地流:奔流)

☚ 涌流   流淌 ☛
奔流

《奔流》benliu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1928年6月在上海创刊,为月刊,由郁达夫和鲁迅合编,上海北新书局印行。1929年12月第2卷第5期停刊,每卷10期,共出15本。鲁迅在《<奔流>凡例五则》中明确地提出了该杂志的创办思想:“本刊揭载关于文艺的著作,翻译,以及绍介”,“凡有出自心裁,非奉命执笔,如明清八股者,极望惠寄”(《集外集拾遗》)。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把新鲜的血液灌输到旧中国去,希望从翻译里补充点新鲜力量”(许广平:《鲁迅回忆录》)。鲁迅亲自设计封面并书写刊名。当时主要撰稿人有鲁迅、郁达夫、柔石、杨骚、白薇、梁遇春等。该刊以介绍欧美及日本等国具有进步倾向的作家作品为主,曾先后出版了专题增刊,如《H·伊勃生诞生一百年纪念增刊》(第1卷第3期)、《莱夫·N·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年纪念增刊》(第1卷第7期)、《译文专号》(第2卷第5期)。该杂志还注重介绍有关苏联文艺理论的译作,在第1卷第1期至第5期上就连续刊载了鲁迅翻译的《苏俄的文艺政策》;尤其是鲁迅为该刊撰写的《编校后记》12篇,受到读者的普遍重视。该刊不仅注重内容的充实与进步,而且还注重其他一些形式问题:《奔流》月刊的印刷与纸张都较一般刊物优良,每期还附有精美的插图。在《奔流》月刊的成长过程中,鲁迅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充分表现了他为我国的革命文艺发展所倾注的热忱。

☚ 北斗   拓荒者 ☛

奔流

racing curren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