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丁蛎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丁蛎壳 【概况】: 基源 为蚶蛤科动物丁蛎的贝壳。 原动物 丁蛎Malleus malleus(Linnaeus) 形态 贝壳呈“丁”字形,故俗称“丁字贝”,略呈波状弯曲。壳质坚厚。一般壳长为150mm左右,壳高52mm。两壳相等,但右壳平,左壳稍凸。壳顶极小,位于中央,稍向前曲。壳顶前后各具一个翼状的大型突起,使整个贝壳呈纺锤形。 背腹两侧边缘具有大形波状起伏;后缘圆。两壳外面颜色相同,均呈黄白色,同心生长纹粗糙,略呈鳞片状。壳内面被内脏所占的位置为棕黑色,具有珍珠光泽,其余部分的颜色与外面相同。铰合线长,无齿;韧带槽大,近三角形,稍斜,韧带宽,紫褐色。闭壳肌痕长卵圆形,棕黑色,位于前部背侧。足丝孔很小,足丝毛发状。 生境与分布 生活于潮间带下区至浅海泥沙质的海底。分布于中国南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区的热带海洋中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四季捕捉。 将肉去除,取壳洗净,晒干。药材产于中国南海。 。【药性】: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湿疮,疖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中国药用动物志》:“治湿疮疔肿:丁蛎壳5~15g,研末外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