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失金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失金镯

失金镯

这一情节由第四十三回中的“金莲挨骂”、第四十四回中的“醉拶夏花”和第四十五回中的“桂姐说情”等三个片断构成。
西门庆借给黄四一千五百两银子,黄四用四只金镯子折算了一百五十两利息。西门庆满心欢喜,把金镯子拿到李瓶儿房中,叫官哥儿耍。适逢李娇儿、孟玉楼陪着大妗子和郑三姐来看官哥儿。瓶儿只顾忙着招呼客人,忘了孩子拿着金子。客人走后,少了一个金镯。由此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明争暗斗的矛盾冲突。
“人多舌头多”,是西门庆家中屡次起事的原因,而特别爱“多舌”的要算潘金瓶。这一次又是她第一个跳出来,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上看,“失金镯”与“琴童藏壶”有着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这一次潘金莲多了一个同盟者吴月娘,添了个对头李娇儿;吴月娘同李瓶儿的矛盾则开始变得明朗化,从而使这一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呈现出相互交错的复杂性。
西门庆拿着金镯去李瓶儿房里时,正巧遇见潘金莲。她要看拿的什么东西,西门庆没让看,潘金莲讨了个没趣。后来听说丢的是金镯子,她“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先走来房里告月娘”,绘声绘色地骂西门庆 “恰是八蛮进宝的一般”,把金子拿到瓶儿房里去了; 又十分肯定地说,不见了金镯子,是“瓮里走了鳖,左右是他家一窝子,再有谁进他屋里去! ”潘金莲的这一番表演是颇费了些心计的。吴月娘一向是家里的现金保管,如今西门庆竟把金镯拿到瓶儿房里,且又不明不白地丢了,所以: 她先到吴月娘房里去告西门庆的状,用心很明显: 既讨好了吴月娘,又挑起了月娘与瓶儿之间的矛盾。
就在潘金莲搬弄是非时,西门庆却拿着三个金镯进来,让月娘收了,并说: “孩子耍了耍,就不见了一锭”,要月娘把各房里的丫头叫出来“审问”。西门庆的这一着,是潘金莲始料未及的。幸而受了潘金莲挑唆的吴月娘帮了她的忙: “论起来,这金子也不该拿与孩子,沉甸甸冰着他,怕一时砸了他的手脚怎了?”潘金莲听出了吴月娘话中的弦外之音,立刻胆壮了,接过来说道:“不该拿与孩子耍?只恨拿不到他屋哩! 头里叫着,想回头也怎的! 恰似红眼军抢将来的,不叫一个人儿知道。这回不见了金子,亏你怎么有脸儿来对大姐姐说,教大姐姐替你查考各房里丫头。教各房里丫头口里不笑,𣬼罢了也笑! ”
潘金莲的这一番奚落,与吴月娘配合默契,充分展示了她见缝插针的刁钻劲儿,对吴月娘的谄媚劲儿,对西门庆的恨劲儿,对李瓶儿受宠的酸劲儿,及其个性中的辣劲儿。这就难怪西门庆听后,“急了”,“走向前把金莲按在月娘炕上,提起拳来”骂她“单管嘴尖舌快,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但拳头终究没有落在潘金莲身上。识趣的潘金莲立时“假做” “哭将起来”,连撒泼带撒娇地主动退让了。
在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冲突中,性格一直内向的吴月娘明显地倾向于潘金莲。促使她发生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那只金。表面上宽和厚道而精神十分脆弱的吴月娘,在瓶儿生子后之所以没有象潘金莲那样妒性大发,是因为她腰里揣着西门庆家钱柜上的那把钥匙。金镯的丢失,潘金莲的挑唆,西门庆直言不讳的自白,使她预感到自己“主家奶奶” 的地位似乎正在悄悄地动摇。所以,她旁敲侧击地对西门庆说了一番不该把金镯给孩子玩的话,如果从吴月娘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深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几句话反映了吴月娘的多重心理状态。潘金莲虽然“嘴尖舌快”,但毕竟没有说谎。现在西门庆既然把剩下的三只金镯送来了,吴月娘心里如释重负,所以,用 “论起来”三个字轻轻推开一笔,反映了她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的喜悦。此其一。身为主家奶奶,吴月娘认为,自己收管金镯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论起来,这金子也不该拿与孩子” (其实,“孩子”是李瓶儿的代名词),包含着吴月娘对西门庆的嗔怒,只是由于西门庆已经把三只金镯送来了,所以,她说话的口气也就和缓了,此其二。在吴月娘看来,理应由自己保管的金子,绕了一个弯儿又回来了,说明自己还是主家奶奶!所以,“论起来,这金子也不该拿与孩子”,又是在告诫西门庆:今后可不许再把金子往李瓶儿屋里拿!此其三。可以看出,同样是对西门庆心怀不满,也同样是对李瓶儿心怀嫉妒,吴月娘比沉不住气的潘金莲要显得老谋深算。
西门庆送来金镯,又怒骂了潘金莲,就等于恢复了吴月娘的主家奶奶身份,所以,在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冲突行将结束时,她又充当起不偏不倚的和事佬: “你两个铜盆撞了铁刷帚!”而在西门庆离去之后,吴月娘立即换了一副面孔,拉开主家奶奶的架子训斥潘金莲“平白”惹事生非,完全附和了西门庆骂潘金莲时说的话: “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而且还要潘金莲感谢她:“若不是我在根前劝着,绑着鬼,是也有几下子打在身上。”其变化之快,竟令潘金莲“闭口无言”,“往房里匀脸去了。”吴月娘说西门庆“脸上有狗毛”。从她的这一番表演看,那东西她脸上也不少。
如果说,在“金莲挨骂”中,作者表现的是潘金莲和吴月娘的狼狈为奸,那么,在“拶夏花”中,则主要写西门庆。
西门庆“拶夏花”,是因为夏花偷了那一只金镯。这一段是一个枢纽,连接了“金莲挨骂”和“桂姐说情”两段。从表现西门庆个性上说,拶夏花写出了他的残暴。但是,如果和琴童藏壶一节对照起来读,可以看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遥对章法”。琴童是依附于李瓶儿的小厮。他藏了壶,引起一场风波,西门庆不仅不追究,反而把“鼻子里笑了一声”的潘金莲臭骂了一顿。而对李娇儿房里的丫头夏花儿,不仅“拶的杀猪也是叫”,而且勒令李娇儿:“明日叫媒人,即时与我拉出去卖了这个奴才,还留着做甚么!”对琴童,西门庆是“丢开手就是了”,十分宽宏;对夏花儿,既拶指,又要卖,严酷之至。作者用西门庆对奴仆的不同态度,表现其对李瓶儿的宠爱,对李娇儿的冷淡。潘金莲曾骂西门庆: “都是你老婆,无故只是(李瓶儿)多有了这点尿胞种子罢了,……做甚么抬一个灭一个,把人躧到泥里!”这话倒骂得有几分在理。
西门庆当众拶夏花,无疑伤了李娇儿的面子,因而引起了李娇儿的侄女李桂姐的不满。一场因失金镯而引起的妻妾之间的争斗,以拶夏花为转折点,由明争转入暗斗。这便是“桂姐说情”一段所要表现的主题。
李桂姐是这一段的中心人物。她是西门庆的二房李娇儿的侄女,自被西门庆梳笼以后,常常出入西门庆家。在西门庆得子加官的时候,她又拜吴月娘为干娘。所以,她在西门庆家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人物。她替夏花儿说情,并非出于对一个弱小奴仆的同情与怜悯,而是要为她那妓女出身的姑姑在西门庆家物色一个心腹和耳目,以对付潘金莲和孟玉楼那两个“狐狸一般”的人。出于这一目的,李桂姐在幕后与台前以两副面孔出现。在幕后,她威胁夏花儿:若要想不被卖掉,“今后要贴你娘的心”,凡事要和你娘“一心一计”;进而又教唆夏花儿: “不拘拿了什么”,都要“交付”与你娘;甚至训斥她姑姑:“你也忒不长俊。要着是我,怎教他把我房里丫头对众拶恁一顿拶子!”在台前,李桂姐完全隐瞒了自己的用心,对西门庆说: “俺姑娘昨日晚夕,又打了他几下。说起来还小哩,……吃我说了他几句,从今改了,他也再不敢了。”作者完全以写实手法展现被污浊现实扭曲了的李桂姐的灵魂。一场因丢失金镯引起的风波,由于李桂姐的说情和西门庆收回成命而结束了,但一股妻妾间暗中争斗的潜流也由此而预伏下来了,一直映出第八十回“李娇儿盗财归院”的故事。
无论从展示人物个性,还是揭示西门庆家中妻妾之间明争暗斗的矛盾上说,失金镯是琴童藏壶的继续与发展。作者以一只金镯为线索,牵动了潘金莲、吴月娘、西门庆、李娇儿、李桂姐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潘金莲从一只金镯的丢失,捕风捉影,大作文章; 吴月娘由一只金镯引发了对自己主家奶奶地位是否稳固的思考; 西门庆则由于他对琴童、夏花儿的不同处理态度,不仅没能平息家中的矛盾,反而制造了更深的矛盾; 李娇儿和李桂姐则由一只金镯的丢失,采取以恶抗恶的报复方式,等等,充分勾划了不同人物围绕着金镯,为自身利益进行种种表演的精神面貌。作者以一只金镯为媒介,让读者从这些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中洞悉当时市民阶层的人情世态,可谓善作文章。

☚ 潘金莲雪夜弄琵琶   官哥儿之死 ☛
000088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