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经》传统太极拳论说集。又名《太极拳谱》。传为王宗岳所作,亦有人认为,其中部分篇章为后世拳家所撰。书中收有 “太极拳论” “十三势” “太极拳解”“十三势歌” “打手歌”等篇。 太极拳经 太极拳经书名。据说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山右王宗岳著。原名《太极拳谱》,民国初关百益尊之为“经”,始用此名。据唐豪《王宗岳太极拳经研究》,《太极拳经》的内容包括:十三势论、太极拳论、太极拳解、十三势歌、打手歌、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名目。此书初出自武禹襄手。武自称得于河南舞阳盐店。 ☚ 太极拳论 太极拳势图解 ☛ 太极拳经 《太极拳经》作者不详(据唐豪考证,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此书阐述了太极拳原理,又名《太极拳谱》。 ☚ 书杂俎 手臂录 ☛ 太极拳经 217 太极拳经阐述内家拳法的专书,作者佚名。据唐豪考证,系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所著。除此书外,尚有专论枪法的 《阴符枪谱》。 ☚ 手臂录 内家拳法 ☛ 太极拳经 太极拳经书名。相传为清代王宗岳(1736—1795)所著。王宗岳,山右(今山西)人。自幼喜好读书,晚年在河南洛阳、开封等地开馆教书;虽是文人,却精通拳法、剑法、枪法,几十年精心研习拳术械术,撰写了此书。原名《太极拳谱》,民国初 (1912年)河南省国术馆馆长关百益尊之为“经”,始改为《太极拳经》。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了多种版本,内容不尽相同,大致包括: 太极拳论、十三势论、十三势行之歌、打手要言、打手歌等名目,其中太极拳论以我国古代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阐明了太极推手的要领、方法和技击原理,成为后世太极拳的重要理论依据,“太极拳”这一称谓也由此为人们所接受并采用。“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四两拨千斤”等理论被后世奉为研习太极拳的经典。此书最初出自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之手,据武氏自称得于河南舞阳盐店。 ☚ 内家拳法 竹香斋象戏谱 ☛ 00003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