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极图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极图说

 哲学著作。二卷,又作一卷。宋周敦颐撰。成书年代不详。(撰者事迹参见“《周濂溪集》”条)
 《太极图说》是周敦颐以道教太极先天图为基础,参照陈抟的无极图和禅师的偈而制造出来的。其中,有图有说,而且先有图象,后有论说。全著共二百六十八个字。
 《太极图说》构造了一个宇宙生成、世界万物运动的体系。绝对虚无即“无极”是宇宙的根源,由它派生出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状态“太极”。“无极”借助于“太极”的运动而产生“阳”,静止而产生“阴”。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动”以“静”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静”以“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动”发展到极端就产生“静”,“静”发展到极端又向“动”转化。“阴”和“阳”借助于“静”的“动”的运动发展,相互作用,结果产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顺次相生就产生了时间的运动。五行之中就包涵有阴阳,阴阳之中就包涵有太极,而太极本来是无极。这样,《太极图说》就构造了一个从“无极”出发最后又回到“无极”去的宇宙生成模式。在讲述万物生长的原理时,《太极图说》说,“阴阳”各有其本身特殊的性质,“阳”代表具有男性(阳性)特征的一般,“阴”代表具有女性(阴性)特征的一般。“水火木金土”五行也各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质。“阴阳”二气相互交感,与五行相互作用,神妙地结合凝聚,就产生出千姿百态的世界万事万物,而人是其中最精灵的气的产物,因而是万物之灵。世上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层涌迭出,即构成整个世界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图画。可见,《太极图说》的宇宙生成,世界模式论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太极图说》提出了对人生的看法和进行人身修养的方法。人是万物之灵,人类中最灵者是圣人。人的形体产生之后也就有了精神和知觉,人禀受阴气形成形体,禀受阳气产生了精神和知觉,禀受五行之气形成人的五常之性。因此,人性本善。但人的心和性一旦与外物接触,就产生了善与恶的区别,各种行为、事情也就相应由此发生了。圣人为教育人类,就制订了“人极”这一最高准则,其内容包括“中正仁义”,其方法即是“无欲”、“主静”。只要按照“人极”的标准和方法去修身养性就都可成为圣人,“圣人”乃人生的最崇高、最完美的境界。
 在《太极图说》中,宇宙的法则同做人的道德准则是相通的,它把道家的宇宙模式同儒家的伦理纲常结合起来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思即说宇宙法则同道德准则是相互对应的,对天地而言,“道”即“阴阳”、“柔刚”等法则,对人而言,“道”即“仁义”等道德准则。进行人生修养须达到“中正仁义”。人之行为完全循“道”则称“中”,固守“道”而不偏离则称“正”。“中正”的本质即“仁义”。所谓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就是要使人生体验到宇宙的本源,人生修养中的“人极”对应着宇宙的“无极”。
 从形式上论,《太极图说》用二百多字把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理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及道德伦理准则、规范统统归纳于其中。从内容上说,《太极图说》不只尊儒一家,为糅合儒、道、释三家思想开辟了道路。
 《太极图说》是程朱理学的直接思想来源。程颢、程颐曾师从周氏,朱熹通过整理《太极图说》来阐发自己的思想,陆王心学的所谓“定心”说同周氏思想也一脉相承,故该书为儒学的再起起了决定性作用。周氏也因此被后来历代君主誉为人伦师表。
 周敦颐所撰《太极图说》已佚,现流传的《太极图说》是经朱熹编订的。朱熹第一次编订的为长沙本,第二次编订的为建安本。明人把《太极图说》收入《周子全书》(又称《周濂溪集》,或《周元公集》)。另有《古林探源书舫丛书初编》、《周氏师古堂所编书》本。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專類教材 > 太極圖說
太極圖說  tàijítúshuō

哲學教科書。係最早最系統的道學經典之一。宋·周敦頤撰。一卷。其據陳摶之《無極圖》而繪《太極圖》,并作《太極圖說》,確立了客觀唯心主義之本體論。以理念性的無極爲客觀存在,由無極而形成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静,静而生陰,静極復動,由陰陽而生五行,成乾坤,有男女。陰陽二氣交感而化生萬物,萬物休衍而變化無窮,而人爲萬物之靈秀,聖人則定其中正,與天地相應合。其學說之核心思想爲順天理,法聖人。其再傳弟子朱熹有《太極圖解》,爲周書詳作注釋。其後歷代承襲其說,至清末始衰。參閱《宋史·道學傳一·周敦頤》。

太极图说

北宋周敦颐作。亦称《太极图·易说》。文字简约,内容丰富,全文按先后顺序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宇宙生成论:由最根本的无形无象非物质性的“无极”而为“太极”,由“太极”的动静而分阴阳,由阴阳而立天地,这是一种“有生于无”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发生论。第二部分是万物化生论:阴阳五行的精微材料,在“无极”的作用下,巧妙地凝合,产生天地间的男女,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成万物,万物生生不已,变化无穷。第三部分是圣人主静的人性论,集中阐述了伦理思想:在变化无穷的万物中,人得阴阳五行之精秀而为万物之灵。有了形,就有神,五行之性感于外物而动,呈现出善与恶,万事层出不穷。为此,必须确立一个做人的最高标准即“人极”。“人极”的内容就是“中正仁义”,而以“静”为主。认为“无欲故静”,也就是能做到“无欲”,人固有的仁义道德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圣人,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提出要立天道、地道和人道。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构造了一个包括自然、社会、人生在内的有机统一的图式。从宇宙本体论出发来展开其道德伦理理论,并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这是以往儒学所不及的。《太极图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宋明理学的经典文献。它的版本很多,明代编入《周子全书》,清代编入《周濂溪集》等。主要注解有朱熹《太极图说解》,清刻本《太极图集解》。

太极图说

北宋周敦颐著。全书共250余字。对“太极图”作以说明。兼采《周易》、道家思想,提出以“太极”为核心的世界创成说。万物出于“太极”,“太极”初为“无极”,由此生成阴阳五行与万物。明代编入《周濂溪集》。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

哲学著作。北宋周敦颐著。全文共250余字。是对所绘的 “太极图”作的说明。提出 “无极而太极”,太极而阴阳,阴阳而五行、四时,以至“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后南宋朱熹作《太极图说解》加以发挥。程朱理学本此为理论基础。今传《太极图说》为朱熹整理。明代编入《周濂溪集》,清代编入《周子全书》。另有清刻本《太极图集解》。

☚ 周易新论传疏   通书 ☛
000009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