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平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特種車 > 太平車
太平車  tàipíngchē

宋代民間使用的一種載重大車。車箱兩側有欄板,無蓋。駕騾、驢或牛,數頭至二十餘頭不等。或另於車後繫牲畜,遇下陡坡,使倒拽以令緩行。車兩輪與箱齊,後有兩斜木脚拖。車懸鐵鈴,行即有聲。能載物數十石。但日行不能三十里,且稍遇雨雪即跬步不進,故俗稱太平車。一說,此車僅能用於太平之時,不能用於戰時,故稱。參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般載雜賣》、宋·邵博《聞見後録》卷二十二。

太平车

民间舞蹈。又称老汉推车、小车会。广泛流行于辽宁省城乡各地。多在年节或迎神赛会上演出,是秧歌队伍中表演形式之一。从河北等地传入,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太平车中的小车,用竹篾或木条、秫秸扎制成独轮或双轮的车架,四周围以色布,在布上画两车轮,车顶四角竖竿撑蓬。表演时,一船有推车老汉、坐车小媳妇和拉车小伙三个角色。小媳妇为旦角扮相,立于车中 (用背带将车体套在腰间),模拟坐车状(装有假腿,盘放在腹前),手持扇子、手绢或怀抱小娃娃;推车老汉为老生扮相,拉车小伙为丑角扮相,组成三位一体的太平车造型。各地的太平车表现内容大同小异,多以“接新娘”、“回娘家”、“老汉推少妻”等情节为内容。建国后,有改编融进新内容的,如“送货下乡”、“喜送公粮”、“父女治山”等。

太平车

太平车

宋代的载货车,载重量可达数十石(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太平车分二轮、四轮两种,由牛、骡或驴拖拽,车行速度较慢。盛行于河北、山东、河南以及天律等地区。据记载:太平车车厢如构栏而平,车板前伸出的两木长二、三尺,驾车人在中间,前面用骡或驴等畜力多头拉拽,车轮与车厢平、车板后部有两个木脚托。有的在车后系两头畜力,遇下坡时,使车后畜力拽车,以免车行过速。入夜在车上悬一铃𪡀,行即有车,便于相互避让。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上有三头牛或四头驴拉的车,结构和太平车相似,是一种轻便灵活运载量较小的太平车。

☚ 步辇   黄包车 ☛

太平车

组合装置的火铳。将较大口径火铳(炮) 5门,并列安于木制柜内,柜成弯月形(前弧后直),内装钢轮发火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使钢轮与火石摩擦发火,引燃总药线,5铳齐发。用于守城战。以绳索吊至半城间,两轮沿城墙外壁上下活动,可调整高低。创制于明。明代茅元仪《武备志·火器图说十》:“其制,用巧匠坚木板造弯月柜,底开坠石, 口左右安两轮,前面开五孔,安五大铳, 内入铅子,药线总系一处。柜内安小钢轮,入火药,神机坠下,又开五小孔,以通火气。外用索吊在半城之间,用军一名守之。贼若近城,机括一动,五铳俱发,攻城者败吊。其城浑不用兵, 自有金汤之固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