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平军西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平军西征 1853年至1856年太平天国为确保天京(今江苏南京),控制长江中游而进行的战役。1853年(咸丰三年) 5月,胡以晃、赖汉英奉太平天国命率军二、三万人,由天京溯长江西征。6月克安徽安庆,进围江西南昌。相继攻占丰城、瑞州(今高安)、饶州(今波阳)、乐平、景德镇。9月撤南昌围。旋赖汉英被召回天京,以久攻南昌不下而革职。西征军兵分两路:石祥祯率部西进,先克九江,在湖北田家镇大败清军,继占蕲州、黄州(今黄冈)、汉口、汉阳,后为回援扬州战场而撤军;胡以晃率部北进,克安徽桐城、舒城,1854年1月攻占庐州(今合肥),歼安徽巡抚江忠源部清军。2月,石祥祯集结兵力,在黄州、堵城击败湖广总督吴文镕部,再克汉口、汉阳。主力挺进湖南,占岳州(今岳阳)、靖港和湘潭,逼近长沙。旋与湘军交战,在靖港获胜;湘潭战败,退守岳州。6月,西征军攻占武昌。7月湘军反扑,争夺岳州,曾天养迎战不利,退守城陵矶。9月在与湘军交战时阵亡。10月西征军被迫放弃武汉。12月秦日纲等在田家镇、半壁山防御失利。湘军进逼九江,石达开督师往援。1855年2月取得湖口大捷,扭转西征战场被动局面。秦日纲等乘胜西进,击溃湖广总督杨霈部,再克武昌。太平军与湘军相持武昌、九江一带。11月湘军增援湖北,石达开率部转攻江西。1856年3月在樟树镇(今清江)歼敌千余。先后攻占数十座城镇,围困曾国藩于南昌。后因回援天京,南昌未克,西征告一段落。太平军西征历时三年多,攻占武昌、九江、安庆以及皖、赣、鄂东大部分地区,使长江水路畅通,为巩固天京奠定了基础。 太平军西征 太平军西征的战略目标是确保天京,夺取安庆、九江、武昌三大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1853年5月,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率太平军逆江西上,西征军进展顺利,当月即克安庆,进围南昌。清军调重兵防守,双方在南昌展开激烈争夺,久攻不下,太平军撤围南昌。9月,西征军攻下九江。此后,西征军兵分两路,一支由胡以晃、曾天养率领以安庆为基地,经略皖北,连克集贤关、桐城、舒城,并攻下合肥,安徽巡抚江忠源投水自杀,太平军攻占安徽广大地区。另一路由韦俊、石祥率领自九江沿江而上,攻占汉口、汉阳,因兵力不足,不久退守黄州。1854年2月,曾天养来援,在黄州大败清军,西征军连克汉口、汉阳、武昌。10月,湘军和湖北清军反扑,武昌、汉口相继失陷。1855年1月,湘军进逼九江。面对这种局面,太平军以石达开为元帅率大军西援,在湖口、九江两次战役中痛歼湘军水师,夺获曾国藩坐船,在短短3个月,江西7府50余县都落入太平军手里。曾国藩困守南昌,处在太平军的包围之中,呼救无人。10月,太平军又占武昌,控制长江中游安庆、九江、武昌三大重镇,为屏障天京奠定了基础,太平军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太平军西征太平军为巩固天京,解决粮饷供应,夺取长江中游各省,控制武汉、九江、安庆等地,建都天京后,胡以晃、赖汉英率军西征。兵分三路:第一路军攻皖北,胡自任主帅,其部属有周胜坤、陈宗胜等;第二路军征江西,赖汉英为主帅,其部属有曾大养,林启荣、白晖等;第三路为预备军,归国宗、石贞祥、韦志俊统带。咸丰三年四月十二日(1853年5月19日)胡率西征第一路大军,分乘船舰千余艘,溯江西上,占安徽和州(今和县),在太平府(今当涂)击败清军,攻占安庆。旋又克彭泽、湖口、南康府(今星子县)吴城镇,围攻南昌。继克丰城、瑞州、饶州、乐平、景德镇、浮梁。石祥贞等大败罗泽南、郭嵩焘等,沉重打击湘军。同时,石祥桢、韦志俊等率兵增援南昌。未破,清军与太平军各有伤之。太平军撤围北上,相继克九江,占湖北武穴镇、蕲州、黄州、汉口和汉阳。为支援扬州,退出汉口,汉阳。胡以晃部占集贤关,桐城、舒城等地。次年初,取庐州(今合肥),克祁门、黑多县、宿松等地,再克武昌。旋又占领岳州、湘潭,于靖港大败湘军。后因战事屡遭挫败,退至湖北。咸丰五年(1885年)初,曾国藩率湘军进九江,石达开、罗大纲等率军西援。不久,又击溃湖口湘军水师,毁敌船四十余艘,迫敌退至九江。在九江又烧毁敌船一百余只。这两次战役的重大胜利,使太平军转败为胜。秦日纲、韦志俊乘胜向湖北反攻,克汉阳、汉口、武昌等地。至咸丰六年(1856年)上半年,西征军经过三年多的苦战,控制了湖北东部、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湖北武昌等重要军事据点,保卫天京,发展革命势力。 太平军西征 太平军西征Taipingjun xizheng1853-1856年(咸丰三年至六年)太平军为控制长江中游各省以巩固天京而采取的军事行动。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 于5月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率战船1000余艘, 自天京出发,溯江西上,连克安庆、九江、湖口。然后分兵两路: 一路挺进皖北, 攻取庐州(今合肥);一路向湖南、湖北进军,攻取武昌、长沙。1853年底胡以晃围攻庐州,击毙寿春总兵玉珊,又败陕甘总兵舒兴阿的救兵, 次年1月用地雷攻破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兵败自杀。2月,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率领一部西征军, 在黄州击败湖广总督吴文镕统帅的清军, 吴兵败投水而死。太平军乘胜攻占汉口、汉阳。后进入湖南,与曾国藩的湘军遭遇。4月,进占岳州、靖港、湘潭等地。曾国藩亲率水陆两路猛扑驻靖港的西征军。太平军全歼来犯湘军水师, 曾国藩败回长沙, 三次投水自杀未遂。西征军初战获胜。但是湘军经过整顿之后, 又向太平军反扑, 终因西征军兵力分散, 内部磨擦,指挥失误,在湘潭战败,北退靖港。10至12月,武昌、汉阳、田家镇相继失守,太平天国水师丧失殆尽。天京派出英勇善战的石达开主持西征军务,采用诱敌深入和灵活机动的战术,于1854年1月29日和2月11日, 先后在湖口和九江重创湘军水师, 使其 “辎重丧失, 不复成军”。湖口、九江大捷使西征军扭转了湘潭战后的被动局面。自此西征军乘胜歼敌,扩大战果。秦日纲、韦志俊率部在鄂北战场上,大败湖广总督杨霈,再占汉阳,三克武昌。石达开、胡以晃率军克江西8府50余县。至1856年7月, 历时3年的西征取得了辉煌战果:攻取了长江两岸的武昌、九江、安庆三大重镇, 开辟了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的广大地区, 并为解天京之围创造了条件。 ☚ 太平军北伐 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军西征1853年洪秀全遣胡以晃、赖汉英等率师西征。6月克安庆。继进江西,在南昌遇阻,9月撤围北上,克九江,留林启容驻守,又分兵两路,胡以晃从安庆经皖北,次年1月克庐州;石祯祥等西进湖北,2月大败清军于黄州(今湖北黄冈)。再克汉口、汉阳,分兵经鄂北进窥宜昌,主力大军则进入湖南,复遭曾国藩湘军的抵抗。1855年1月石达开率师增援,屡败湘军,克武汉,控制长江中上游,有效地屏蔽了天京。 太平军西征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太平军为攻取长江中游皖、赣、鄂、湘地区而进行的战略性远征。清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太平天国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和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率军二三万人、战船千余艘西征,后又增派翼王石达开主持西征军务。十九日,西征军自天京(今南京)出发,溯长江西进,连克安庆、九江,十月二十日第二次攻占汉口、汉阳。十一月六日太平军主动撤离汉口、汉阳,主力转向皖北,连克桐城、舒城、庐州,使安徽22州县为太平军所有,成为天京西部屏障。次年二月十二日,太平军在黄州大败清军,并乘胜进攻,十六日第三次攻占汉口、汉阳,进围武昌。尔后,太平军一面围攻武昌,一面分兵向湖南、鄂北进军。六月二十六日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武昌。向湖南进军的太平军水陆并进,连克岳州、湘阴、靖港、宁乡,进逼长沙。后在湘潭被曾国藩所部湘军击败,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御,弃岳州,失武汉,节节败退。五年元月,石达开率太平军在江西湖口大败曾国藩湘军(曾国藩仅以身免),扭转了太平军西征战场的被动态势,从防御转入反攻,四月三日第三次攻占武昌。清军主力增援武汉,江西兵力空虚,石达开乘机亲率太平军3万人,于十一月自湖北转战江西,江西13府中的8府50余县尽被太平军占据。六年四月,西征军主力奉调回救天京,西征作战告一段落。西征的胜利占领和保住了天京上游的安庆、九江、武汉3个重镇, 以及安徽、江西、湖北的部分地区,使天京有了可靠的屏障,并保证了天京的粮食供应。 太平军西征 太平军西征太平天国为夺取长江中游各省以巩固天京而采取的重要军事行动。1853年5月,太平天国派胡以晃、赖汉英等率军西征。6月克安庆、湖口,围攻南昌。清军聚集重兵防守,太平军派石祥祯、韦志俊率部增援。9月,因久攻南昌不克而撤围,赖汉英被革职。10月,石祥祯、韦志俊率部从九江出发,攻克田家镇,乘胜占领汉口、汉阳。同一期间,胡以晃等进军皖北,连克集贤关、桐城。1854年1月攻克庐州 (今安徽合肥)。2月,石祥祯等率部进入湖南,克岳州,占靖港,袭湘潭。后在湘潭、岳州战役中,太平军受挫,被迫退出湖南。6月,太平军第二次占领武昌,因湘军反扑,于10月间退出武昌。1855年,洪秀全命石达开督师西援。1月,西征军重创湘军水师于江西湖口、九江。秦日纲、韦志俊等乘胜从安徽入湖北展开反攻,第三次攻克武昌。9月,又在汉阳、金口一带大败清军。11月,湘军主力增援湖北,石达开转攻江西,连克瑞州、吉安等地。1856年3月在樟树镇大破湘军,攻占江西8府50余州县,围困曾国藩于南昌。太平军西征,经过近4年的苦战,控制了鄂东、皖、赣大片土地,占有武昌、九江、安庆等重要战略据点,扩充了革命实力,为太平天国坚持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 太平军北伐 杨韦事变 ☛ 太平军西征清咸丰三年至六年太平军为夺取长江中游各省以巩固天京(今南京)而进行的战斗。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派胡以晃、赖汉英等率军西征。四月西征军溯江西上,连战皆捷。五月克安庆。八月取九江。此后西征军分为两支:一支由胡以晃、曾天养率领经略皖北,攻占安徽二十二州县。另一支由石祥祯、韦俊率领沿江西上,攻克湖北武昌。进入湖南后,遇曾国藩湘军顽抗。次年,武昌、汉阳相继失守。湘军又反扑九江,西征军受挫。石达开、罗大纲等急督师驰援,在湖口、九江两次战役中大败湘军水师,曾国藩败逃南昌。五年二月,太平军第三次克复武昌。后又进军江西,至六年二月,攻克江西八府五十余县。太平军西征历时三年多,控制了长江中游的武昌、九江、安庆三大重镇,取得皖、赣和鄂东大片土地,为屏障天京奠定了基础,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