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平军北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北伐的总目标是直捣清政府的老巢北京,推翻清朝中央政府。1853年5月,洪秀全派林风祥、李开芳率2万人北伐,对清朝统治区实行大规模主动出击。北伐军于5月8日从扬州出发,13日进至浦口,击溃清军。北伐军在浦口上岸,一路连破州县,6月进入河南,在归德(今商丘)打败清河南巡抚陆应谷军,击毙清军3000多人。随后沿黄河岸西进,攻省城开封,不克。于是在汜水、巩县之间渡过黄河,7月进围怀庆(今沁阳)。清政府忙派直隶总督纳尔经额为钦差大臣,调集2万多兵力防堵。北伐军在这里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围攻近2个月,未能攻克怀庆。9月,北伐军撤围,取道山西北上,复经河南入直隶,击溃纳尔经额所率清军,攻克军事重镇临洺关。北伐军一度进入保定,北京震恐,咸丰皇帝逃往热和行宫,命曾格林沁调集军队阻挡北伐军。此后,北伐军乘机东进,前锋直抵杨柳青,逼近天津。但由于孤军深入,缺乏后继,清军掘运河水,北伐军攻天津受阻。时值隆冬,北伐军粮尽衣缺,于1854年2月,弃静海、独流南撤。5月,转据山东东光县连镇待援,天京派出的援军在山东临清失败。李开芳南下接应,被清军截在两地。林风祥在连镇与清军苦战,1855年3月粮尽失守,林风祥被俘后在北京遭杀害。李开芳在冯官屯被胜保包围,清军水淹冯官屯,北伐军屡次突围未成功,5月31日李开芳被俘,北伐失败。

太平军北伐 - 近代中国历史 - 可可诗词网

太平军北伐

 1853年至1855年太平天国为夺取京津而进行的战役。1853年(咸丰三年) 5月,林凤祥、李开芳受太平天国命自江苏扬州出发,至浦口会合吉文元等部,共二万余人,长驱北伐。6月占河南归德(今商丘),沿黄河南岸西进,经郑州、荥阳至汜水、巩县。7月主力渡黄河,围怀庆(今沁阳)不下。9月绕道山西,转攻豫直交界的临洺关(今河北永年),击溃直隶总督讷尔经额部万余人。10月进抵保定城南六十里的张登镇,清廷震动,调兵防堵。太平军折回深州(今深县),转克沧州(今沧县)、静海,逼近天津。因孤军深入,粮械不继,隆冬缺衣,决定固守待援,清军乘势围攻。1854年2月,北伐军被迫突围南走,3月吉文元在阜城战死。太平天国派曾立昌等率军北援,由安徽安庆进抵临清。5月,北伐军由阜城突围至东光县连镇。李开芳率军入山东高唐接应援军,因援军已在临清败退,李开芳部被围。1855年3月,清军攻陷连镇,林凤祥受伤被俘,解京后英勇就义。清军继攻高唐,李开芳率部突围至茌平冯官屯。5月屯陷,李开芳被俘遇害,北伐失败。北伐军长驱六省,震撼京畿,牵制数万清军,推动了北方人民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天京外围和西征战场的军事压力。

太平军北伐

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命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兵二万人由扬州出发,出师北伐。太平军沿淮河西进至河南商丘、开封,在巩县由洛河渡黄河。在怀庆(今沁阳)摆脱清军,西上太行,东下临洺关(今河北永平县境),大破清总督讷尔经额军,然后北进保定的张登。北伐军避开防堵的清军后,从深州(今深县)东下攻克沧州(今沧县)、静海,进逼天津。因孤军深入,只得固守待援。第二年2月,从静海突围南下,3月,吉文元在阜城阵亡。太平天国派曾立昌北上增援,经安徽进至山东临清。5月北伐军从阜城突围至东光连镇,李开芳率骑兵至高唐接应援军。因曾立昌自临清败退,李开芳在茌平冯官屯被围。林凤祥在连镇,李开芳在冯官屯分别抗击清军近一年。1855年3月,5月,连镇,冯官屯相继失陷,林凤祥、李开芳被俘,于北京被害。北伐自此失败。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北伐Taipingjun beifa

1853-1855年(咸丰三年至五年)太平军为攻取北京而采取的军事行动。1853年5月8日,太平天国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奉命统兵2万余人, 由扬州出发, 经仪征、六合到浦口, 与春官副丞相吉文元、殿左三检点朱锡琨所部会合, 出征北伐。按照洪秀全、杨秀清的“师行间道, 疾趋燕都”的指示, 北伐军由浦口北上,入安徽, 连克滁州、定远、凤阳、蒙城、毫州, 进入河南,占归德(今商丘)。当时黄河未改道,太平军欲从刘家口渡河, 因无船只, 继续西进。7月, 到巩县,得运煤船越过黄河天堑,进围怀庆府(今沁阳)。攻怀庆不克, 9月初从垣曲入山西, 克平阳 (今临汾), 前锋进至洪洞, 由此东折,经潞城、黎城, 出太行山。9月末由临洺关突入直隶北上, 由滦城东向, 经深州至泊镇, 由此沿运河北上,经沧州, 10月末前锋进抵天津, 屯据静海、独流。北伐军一路顽强作战, 避实就虚,迂回前进,终于完成天京交给的“到天津扎住”的任务。然后回报天京,待援。清廷震动,一片慌忙,咸丰帝准备出逃热河行宫。但北伐军孤军深入, 加之时值隆冬,粮尽衣单,死伤过重,不得不在1854年3月撤至山东阜城待援。5月突围至连镇,在得知北伐援军入山东的消息后,李开芳率精兵千人突围南下接应,途中闻知援军失败, 遂据守山东高唐。北伐军被分割两处, 既无援军, 又无粮草, 虽克服重重困难, 坚持长达9个多月,终被敌人各个击破。1855年3月7日,连镇陷落,高唐守军撤至茌平冯官屯。5月31日屯陷,林凤祥、李开芳先后被解往北京杀害。北伐军横扫6个省,转战5000里,前锋逼近京城,严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推动了北方人民的反清斗争。但孤军深入, 陷于失败, 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受到重大损失。

☚ 金田起义   太平军西征 ☛

太平军北伐

1853年5月洪秀全遣林凤祥、李开芳等挥师北伐。北伐军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今河北),直捣清政府的统治中心北京。清廷震惊,调众兵堵截。因孤军深入,北伐失败。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就义。

太平军北伐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太平军为攻取京津地区而进行的战略性远征。清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太平天国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军2万余人, 向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进军。北伐军自浦口出发,经安徽蒙城、亳州(今亳县)入河南,主力从汜水、巩县附近渡过黄河继续北上。七月七日进围怀庆,与清军相持两月后主动撤围西进,经垣曲入山西,过平阳(今临汾)、洪洞、黎城,复入河南。九月二十九日突袭临洛关,击溃直隶总督纳尔金额所部清军万余人,进入直隶向北挺进。十月二十九日占领天津西南的静海县城和独流镇,欲攻天津未遂,在静海、独流驻扎待援,被迫转入防御。时值隆冬,北伐军衣单粮缺,援军久等不至,遂于次年二月五日突围南走,经大城、献县至阜城。清军紧追不舍,太平军在阜城再度被围。被围困于阜城之北伐军不知援军已到临清,五月五日又自阜城突围南走,占领东光县之连镇,并分兵一部袭占高唐,分两地坚守待援数月。五年三月七日,清军僧格林沁部攻陷连镇,林凤祥被俘遇害。十七日李开芳部由高唐撤至茌平冯官屯据守,五月三十一日,清军僧格林沁部攻陷冯官屯,李开芳被俘遇害。至此,北伐军全军覆没。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北伐

太平天国为推翻清政府而采取的重要军事行动。1853年5月,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兵2万,从扬州出师北伐,经浦口入安徽,攻进河南,至巩县渡黄河,攻入山西,转战直隶。10月,攻克临洺关(今永年),击溃直隶总督纳尔经额部,然后长驱直入,前锋一度攻至保定附近。11月,占领静海、独流,准备进攻天津。由于清政府调集大军堵截,加上太平军力量薄弱,粮饷寒衣不济,不得不放弃进攻天津的计划。1854年2月,从静海、独流突围南撤。3月,吉文元在阜城战死。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部退守东光、连镇待援。不久,李开芳分兵南下接应援军,在山东高唐州被围。1855年3月,连镇被清军攻破,林凤祥被俘。清军集中兵力围攻高唐,李开芳突围至茌平冯官屯,再次被围困。5月,清军引运河水灌冯官屯,北伐军将士大部战死,李开芳被俘。太平军北伐失败。

☚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军西征 ☛

太平军北伐

清咸丰三年至五年太平军为攻取北京而进行的战斗,亦称“太平军扫北”。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两万多人北伐。四月初一日北伐军自扬州出发,经安徽入河南,在巩县、汜水渡过黄河。后入山西,经河南入直隶,克临洺关(今永年),大败清钦差大臣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所部万余人。九月抵张登镇,距保定六十多里,清廷大震,咸丰帝准备逃往承德。北伐军乘胜东进,前锋达杨柳青,进逼天津。时粮弹不继, 隆冬缺衣。次年撤至东光县连镇待援,获悉天京派援军北上,李开芳率军冲出接应,未遇,在山东高唐据守。北伐军被围两地,抗击清军近一年。五年正月十九日连镇失陷,林凤祥受伤被俘。四月十六日,李开芳突围,至茌平冯官屯被俘。林、李均在北京殉难。北伐至此失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