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区一九四三年秋季反扫荡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太岳军区在山西及河南北部太岳山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作战。1943年10月2日,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军所属第37、第62、第69师团各一部,及伪军一部,共2万余人,编成3个梯队,在军司令官吉本贞一亲自指挥下,在20千米的浅近纵深内分为三线,采用所谓“铁滚式”战术,在空军的支援下先后由运城和临汾、霍县以及沁县、长子等地出发,对八路军太岳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政委薄一波率领所属4个军分区共12个基干团主力,转移至外线作战,仅留其三分之一兵力与民兵、自卫队,在根据地内线袭扰、杀伤、疲惫日军,迟滞其南进。外线部队多次破袭临屯公路,曾使日军交通中断5日。10月中旬, 日军进犯太岳南部地区时,八路军外线部队先后袭击白(圭)晋(城)铁路沿线的道兴、大堡头、三家店和同蒲铁路东侧的赵壁、石圈、上阁等日伪军据点,在苏堡地区两次伏击日军;内线部队采用麻雀战、地雷战、袭击战、伏击战,到处袭扰日伪军。10月24日,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第16团在临屯公路沿线的韩略村地区设伏,当日军“铁滚式”新战法“观战团”军官120余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第16团预伏部队猛烈开火,将其全歼,打乱了日军的“清剿”计划。11月9日, 日军急调第69、第62师团北返, 由南向北对太岳区再次“滚进”一遍,仅留下第37师团在中条山区继续“扫荡”。11月22日, 日军终因兵力不足、顾此失彼而撤出太岳抗日根据地。太岳区1943年秋季反“扫荡”,共歼日伪军3500余人,宣告了日军“铁滚式”新战法和“山岳剿共实验区”计划彻底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