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岭之战唐军败于粟末靺鞨大祚荣之役。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营州(今辽宁朝阳南)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聚众举兵反唐。十月,李尽忠死,孙万荣代领其众。神功元年(697年)六月,万荣亦兵败而死。武后使将军李楷固讨其余党。楷固先击杀附于契丹反叛的靺鞨首领乞四比羽,引兵逾天门岭(今辽宁彰武西北),追及与乞四比羽同行的大祚荣。祚荣骁勇善战,因率高丽、靺鞨兵拒战。楷固大败,仅以身免。祚荣遂率其众保挹娄之东牟山(今吉林敦化东),筑城以居之,自称“震国王”。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以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自是始去“靺鞨”,专称“渤海”。 天门岭之战唐代唐军与契丹靺鞨大祚荣之役。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营州(今辽宁朝阳南)契丹人举兵反唐。武后使将军李楷固讨其余党。楷固先击杀附于契丹反叛的靺鞨首领乞四比羽,引兵逾天门岭(今辽宁彰武西北),追及与乞四比羽同行的大祚荣。祚荣骁勇善战,因率高丽、靺鞨兵拒战。楷固大败,仅以身免。祚荣遂率其众保挹娄之东牟山(今吉林敦化东),筑城以居之,自称“震国王”。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以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自是始去“靺鞨”,专称“渤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