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籁1895—1946

北京人
川剧演员。博采京、昆、秦、汉诸腔之长熔于川剧,自成“天派”。擅演《关王庙》、《长生殿》等剧目。
本名:冯森
字:荫伯

天籁

天 籁(1895—1946) 惠 风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390页


天籁

“声望极大,来头极小”的人——天籁“装疯”吉 思四川文学1962年10期

天籁别传陈稻心等川剧艺术1981年3期

天籁tiān lài

❶自然界的声音。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李群玉《静夜相思》:山空天籁寂,水榭延清凉。
❷指文章流畅,具有自然情趣。陆龟蒙《奉和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疏。

天籁

天籁

福州《求是报》副刊。周刊。1935年创刊,出至近半年时终刊。青青文艺社主编,王杨青编辑。该刊系青青文艺社的诗歌刊物,成员大多是福州私立三山中学爱好文艺的学生,主要有扬青(王屏侯)、啸青(陈承祚)陈洪海,曹岂凡等。该刊主要登载社员们的诗作,也有少量外稿。

☚ 中国诗坛   南风 ☛

天籁

天籁

小说散文集。程育真著。1947年2月上海日新出版社初版。除散文外,收《父亲》、《音乐家的悲歌》、《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短篇小说9篇。

☚ 国境线上   重庆小夜曲 ☛

天籁

天籁

程育真著。1947年2月日新出版社初版,列入日新文艺丛书。创作集。内收《青年颂》、《爱》、《古鸡寺之钟声》等散文7篇。

☚ 天亮前的孤岛   劫后灾黎 ☛
天籁

天籁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出《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籁”,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庄周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人籁”系用丝竹管弦等乐器奏出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界的各种大大小小孔窍所发出的声音;“天籁”则是一种完全自发的,不依赖任何外力而天然形成的声音。“人籁”出自人之“伪”,所以最不完美;“地籁”虽不依赖人的努力,但仍需要依靠风的大小,和孔窍的大小来产生不同的音响,因而也不能把声音之美全部表达出来。而“天籁”则最自由,完全自发,不依赖任何外力而天然生成,“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齐物论》)。庄周认为只有这种天籁是最美的,庄周提倡的“天籁”就是自然之音,这是他标举自然朴素之美,反对人“伪”艺术雕琢的美学思想的一个内容。这种美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主张本色美、自然美的理论观点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钟嵘《诗品序》反对“补假”,强调“直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精神”一品提出“妙造自然”。南宋姜夔在《白石道人诗集自序》中提出“天籁自鸣”,要求诗歌创作要自然天成,反对模拟前人或过分雕琢。明、清以后的一些文论家常用“天籁”赞美民歌、民谣,清代刘毓崧《古谣谚序》以为“谣谚皆天籁自鸣,直抒己志”。总之“天籁”所体现出的自然美的思想,对后世文学史和理论批评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夸饰   地籁 ☛

天籁

天籁

本为自然的音响,后以指诗歌之有自然情趣者。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绝句,唐乐府也。篇止四语,而倚声为歌,能使听者低徊不倦;旗亭伎女,犹能赏之,非以扬音抗节有出于天籁者乎?”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读崔颢《长干曲》,宛如舣舟江上,听儿女子问答,此之谓天籁。”

☚ 妙悟   白战 ☛

天籁tiān lài

自然界的声响,后亦指文章流畅而具有自然情趣。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陆龟蒙《奉和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疏。”

天籁

天籁tiānlài

━┃ 指诗文天然浑成,饱含自然之趣。唐·陆龟蒙《奉和因赠至一百四十言》诗:“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疏。”

☚ 刀笔   云汉 ☛

天籁

❶谓大自然的音响。唐李涉《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诗: “寂寞天籁息,清迥鸟声曙。”
❷借指诗文所具有的自然情韵。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 “而近体之妙,须不着一字,自得风流; 天籁不来,人力亦无如何。”
●《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曰: ‘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 南郭子綦(qi): 楚昭王(前515—前488在位)庶弟,楚庄王司马。子游: 姓颜成,名偃,子綦弟子。人籁: 指人吹而能为乐音的竹管。地籁: 指风吹而能发出声响的洞穴。籁: 原指箫。比竹: 多支竹管并列而成的乐器,如笙竽之类。比:并。怒: 怒号。子綦认为天籁,指风吹千万个窍穴发出各种不同声音,这些声音的自起自止乃是各个窍穴不同的自然状态所致,没有什么主宰。

天籁tiānlài

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如风声、鸟虫声、流水声等
 △ ~之音。

天籁tiānlài

【释义】
(风声、鸟声等)自然界的声音。

【色彩】
中性。

【近义】
地籁︱声音︱声响。

【扩词】
天籁齐鸣︱一片天籁。

【造句】
 ❍ 山上极幽静,没有车马的喧嚣声;一阵阵~从极远的地方轻轻传来。
 ❍ 我倾听着四周的~,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

【正音】
“籁”不念作“偷懒”的“懒”lǎn。

天籁

(反)地籁 人籁

天籁tiān lài

自然界的声音:人语兮寂历,~兮筼筜。(七八·1963)

天籁

❶ 自然界的声响。《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夫?”
❷ 称诗文不事雕琢,得自然之趣。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不来,人力亦无如何。”

自然声

自然声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天籁 地籁 万籁
自然界万物所发出的声音:林籁泉韵
喧闹嘈杂的自然之音:春蛙秋蝉 春蛙秋蚓
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象波涛一样的声音:涛(松~;林~)
降雪的声响:雪声 澌澌
火烧物声:
山崩声:雷硠

另见:自然界 发声2

☚ 自然声   回声 ☛

天籁tiān lài

❶自然界美妙的音响。吕温《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疑难辨,霜钟谁可分?”
❷也指文章流畅而具有自然情趣的为“天籁”。陆龟蒙《奉和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还~~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