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蟲 > 蠰 > 天牛
天牛  tiānniú

即蠰。以其有黑角似水牛角,故名。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甲蟲 > 天牛
天牛  tiānniú

亦稱“天水牛”、“八角兒”、“嚙桑”。甲蟲名。長身、黑甲有白斑點,兩角如牛。幼蟲稱“蝎”。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天牛》:“[釋名]天水牛、八角兒。時珍曰:‘此蟲有黑角如八字,似水牛角,故名。’[集解]時珍曰:‘天牛處處有之。大如蟬,黑甲光如漆,甲上有黄白點,甲下有翅能飛。目前有二黑角甚長,前向如水牛角,能動。其喙黑而扁,如鉗甚利,亦似蜈蚣喙。六足在腹,乃諸樹蠹蟲所化也。’”清·張璐《本經逢原·蟲部·天牛》:“天牛乃木中蠹蟲所化。楊樹中最多,桑樹中獨勝。長鬚如角,故有天牛之名。利齒善嚙,是有嚙桑之號。”

天牛

(《本草綱目》)

害虫

害虫

害虫名:蚜(蚜虫;菜~;棉~;桃~;烟~;麦~) 蛾(蛾子;螟蛾;麦~;菜~;衣~;蓑~;毒~;天蚜;夜~;枯叶~) 蚧(红蜡~)蝽(蝽象;荔枝~) 螟(螟虫;大~;桑~;菜~;稻~虫;三化~;玉米~) 蛉(棉~) 蝚 虸(虸蚄) 蟪(~蛄) 蟘 蠖(尺蠖) 蠷(蠷螋) 螨(螨虫;彩~;草~;尘~) 蝶 蠰 螬 蝉(灰~;叶~;稻叶~) 蜮 蜜虫 腻虫 粘虫 油虫 蟥虫 蠓虫 毛虫 竹象 龙虱 白蚕 樟蚕 天牛 地胆 田鳖 步曲 蓟马 樗鸡 芫菁 瓜守 叶甲 牙甲 葬甲 桑蟥 麦蛆 叶蛆 斑蟊 蜤螽 油葫芦 稻飞虱 桑木虱 红娘子 地老虎 黄守瓜 小红虫 金花虫 食心虫 钻心虫切根虫 夹叶虫 卷叶虫 稻苞虫稻象虫 铁甲虫 铁壳虫 硬壳虫乌壳虫 放屁虫

另见:叮咬 翅膀 爬行 飞翔 为害

☚ 害虫   各种害虫 ☛

天牛longicornia

茶树枝干或根部钻蛀性害虫, 主要有黑跗眼天牛(Chereonoma atritarsisPicard)和茶天牛(Aeolesthes induta Newman),属鞘翅目天牛科。
黑跗眼天牛 又名茶红颈天牛。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为害茶、油茶。主要以幼虫蛀害枝干,引起肿胀,皮层环裂, 茶树生长受阻, 甚至枯死。
形态 成虫体长9~12毫米, 头部及虫体腹面橙黄, 前胸背板中央有疣突, 鞘翅蓝色带紫色光泽, 散生粗刻点, 各足胫节端部及跗节均黑色。卵圆柱形,长约2毫米, 乳黄色, 幼虫成长时,体长18~22毫米,扁圆筒形, 肉黄色, 前胸膨大, 前缘有一条中央断截的棕褐色骨化细斑纹, 后胸至腹部第7节背面均有长方形的肉瘤隆起(图1)。


图1 黑跗眼天牛


生活习性 湖南、福建一年发生一代, 贵州、江西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 3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出现成虫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虫孵化。成虫多喜停在茶丛上部叶背, 咬食叶背主脉。卵多散产在径粗10~15毫米主干内侧, 成虫先将茎皮咬成马蹄形裂口, 在裂口下再咬一横裂, 产卵其中。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层, 自下而上旋绕蛀食一周再向上蛀入木质和髓部5~6厘米长的蛀道。被害处逐渐肿胀和环裂, 形成“腰结”。幼虫老熟后在结节上方咬一圆形羽化孔,然后在虫道内化蛹。
防治 结合茶园管理,剪除被害枝(从结节下方剪除)。成虫盛发期, 捕杀成虫。卵期及初孵幼虫期,检查割削产卵状皮层。必要时可用脱脂棉沾敌敌畏等塞入虫孔, 毒杀幼虫。
茶天牛 又名楝树天牛。
分布与为害 中国主要产茶区均有分布。为害茶、油茶、楝树、松、乌桕等。幼虫蛀食根部和近地面枝干, 致茶枝易折或整株枯死。
形态 成虫体长23~30毫米, 体翅灰褐色, 密被金黄褐色细绒毛, 有光泽, 头顶中有纵脊一条, 前胸背面多纵行皱折。雌虫触角与体等长, 雄虫则超过体长1倍。卵长椭圆形, 长约4毫米, 宽约2毫米, 乳白色。幼虫成长时体长37~52毫米,前胸硬皮板有4个黄褐色斑块, 中、后胸及腹部有肉疣状突起。蛹长25~38毫米, 初期乳白色, 后转为淡褐色(图2)。


图2 茶天牛


生活习性 一般两年或两年以上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被害枝干或根内越冬。越冬成虫5月中旬产卵,卵期10天左右。以幼虫越冬的第2年7月化蛹,10月羽化。成虫并继续留在蛹室内越冬, 直至第3年4月开始外出活动,卵期约10天左右, 幼虫期14~15个月, 蛹期24~30天, 成虫期约15天。成虫日间躲在茶丛荫蔽处, 夜间和清晨活动, 趋光性强。卵多产在主干离地面7~33厘米处的皮内, 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后,往根部方向蛀食深达33厘米以上, 虫道大而弯曲, 蛀孔附近地面堆积有木屑状虫粪, 多在根茎部化蛹。凡培土不良、管理粗放、根颈外露的老龄茶丛和福鼎大白茶受害常较严重。
防治 中乔木型茶树在成虫出现前用生石灰5千克、硫磺粉0.5千克、牛胶250克和水20千克调成涂白剂,涂在主干根颈部及离地面50厘米范围内的枝干上,防止成虫产卵。茶丛根际培土, 减少根颈外露, 防止产卵。5~7月成虫出现期白天人工扑杀, 晚间8~9时灯光诱杀。从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 然后用湿泥封闭孔口毒杀幼虫。

天牛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天水牛、八角儿。为天牛科昆虫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 (Forster)或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等的全虫。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镇惊,消肿。
❶治跌扑瘀血,经闭,崩漏,带下,乳汁不下,隐疹不发,痈疽不溃。内服:煎汤,3~6g;研末,0.9~1.5g,日服1~2次。
❷治小儿急惊风,研末吹鼻;疔肿恶毒,焙干研末,蜜调涂敷。

天牛

天牛Tianniu

鞘翅目昆虫,体长筒状,触角丝状极长, 可达体长的3—5倍,复眼肾形围绕触角基部。卵产于树皮内, 幼虫体肥胖具步沧突, 在韧皮部移行并深入木质部化蛹, 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木材质量,为林业的重要害虫。由于其隧道有与外界相通的孔以排粪便, 因此易检查。

天牛

☚ 蜣螂   叶甲 ☛

天牛

林木害虫。鞘翅目,天牛科。成虫触角长,复眼肾形。幼虫前胸背板很大,足退化。幼虫蛀食树干,严重时使树木枯萎或死亡。防治方法:搞好林区卫生;人工捕杀;用敌敌畏、杀螟松、乐果等注入虫孔,堵塞洞口毒杀;树干涂白等。

天牛tiān niú

《本草纲目》虫部第41卷天牛(15)。药名。
【基原】为天牛科昆虫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全虫。
【别名】蠰、啮桑(《尔雅》),啮发(《尔雅》郭璞注),天水牛(《奇效良方》),八角儿(《本草纲目》)。
【性味】《本经逢原》:“甘,温,小毒。”
【功用主治】《本草纲目》:“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风及疔肿,箭镞入肉,去痣靥。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天牛

long-horned beetl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