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情感和自我情感英国伦理学家沙甫茨伯利(1671—1713)的伦理学用语。他认为道德感和审美感都是天赋的,人的情感中有天然情感,即社会的情感,指人性的自然或人的自然情感,就是在爱、善意和对同类的同情心里表现出来的情感,人生而具有这种适合于群体生活的道德品性。其基本倾向是互助合作的情感或公共利益。而自我情感是指自爱的情感,即热爱生命、自我安全、私利、争胜、闲适等,但这不是人性的本质,它是人类自身享受的一种手段和力量,其基本倾向是自我满足的情感和个人利益。人类依靠道德感在利己和利他、自爱和仁爱、自我情感和天然情感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沙甫茨伯利强调对自我情感的限制,认为如果放纵自我情感就会给个人和社会招致祸端,因此人应当调节自身的行为保持适当,使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和谐一致。他还认为心灵的快乐高于肉体的快乐,天然情感促使人努力追求社会幸福和心灵快乐,是道德的唯一基础。沙甫茨伯利关于情感的思想在赫奇逊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将之于功利主义相联系,并对康德产生了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