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演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演论

 书名。天演即进化。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序论与本论两篇的中译本。严复译述,并附案语阐述己见。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2月,部分译稿发表于《国闻汇编》,1898年4月全书出版。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弱者先绝”的进化论观点,激励中国人民变法维新,“自强保种”。宣传“天道变化,不主故常”,“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颂扬“争天而胜”,反对“任天为治”。乃近代比较系统、准确地向中国人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本内容的著名译作,对思想界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天演论

中国近代严复译著。原书名为《进化论与伦理学》,系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思想宣传者赫胥黎所著。全书由五篇论文组成,初发表于1893年。严将其前两篇翻译成中文,书前作序,文中有按语,名曰《天演论》。最早译本为1895年陕西味经售书处刊本,定本为1898年沔阳慎始基斋本,分上下两卷,共三十三篇。1931年商务印书馆印有《严氏译名著丛刊》本。该书介绍了达尔文、赫胥黎的进化论学说,又宣扬了把这一学说移用于人类社会的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严复在书中通过译文、序和按语,以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规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奋发图存”、“自强保种”的人生观,指出:“天惟赋物以孳乳而贪生,则其种自以日上。万物莫不如是,人其一耳。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而“去者必不善自存者也”。所以“人欲图存,必用其才力心思,以与妨生者为斗”,才能“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要在人与人、国与国的生存竞争中取胜、生存下来的基本条件,是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在群己、个人与社会关系上提出了“开明自营”的合理利己主义主张,认为“生学之理,舍自营无以为存”,人人为己是合理的;但是在社会群体中人人自营己利,必影响他人之利,所以自营又要有一定限度。在苦乐观上,认为“人道所为,皆背苦而趋乐”,而苦乐又以其广狭之分而有善恶之别,“善恶视苦乐也”;己苦而利他人之乐则为善,己乐而使他人之苦则为恶,“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亦谓苦者吾身,而天下缘此而乐者众也”,是最高尚的善行,倾向于“己轻群重”。该书在当时传播极广,影响甚大,至使“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民报》第二号《述侯官严氏最近政见》)。

《天演论》

清代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进化论著作。维新派人士严复(1854~1921)译自英国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两章,附有按语,表述严复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作序。光绪二十一年(1895)译成,1898年出版,分上下卷,共35篇。本书第1次系统地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进中国,轰动了当时的知识界和思想界。严复通过本书的译述宣扬自强,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呼唤国人从沉沦中惊醒,促进了变法图强和维新运动。

天演论

天演论

清末哲学译著。二卷。清末严复译述。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又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光绪三年(1877)作为福州马尾船厂的船政学堂学生,被清政府派往英国学习海军。在英国接受了西方近代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光绪五年学成归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会办、总办等职。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他撰文鼓吹变法维新,创办《国闻报》,赞同戊戌维新运动。除了译有《天演论》外,还译有其他七本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时人称为严译八大名著,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复的其他著作,曾收编为《侯官严氏丛刻》、《严侯官先生全集》、《严几道诗文钞》等。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思想日趋保守。曾任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学堂监督、京师大学堂总监等职。
严所译的《天演论》共三十三篇。光绪二十三年(1897)首刊于《国闻报》增刊《国闻汇编》。第二年分别由湖北沔阳卢氏慎始基斋木刻出版和天津嗜奇精舍石印出版。本译著系英国赫胥黎宣传达尔文学说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中的一部分。其译文及所加的按语、序言等,实际上反映了作者自己的见解。赫胥黎认为达尔文所指出的物竞天择原则只适用于生物界,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不赞同这一观点,而称颂斯宾塞以物竞天择的原则贯彻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他说:“天演之事,不独见于动植二品中也,实则一切民物之事,与大宇之内日月诸体,远至于不可计数之恒星……乃无一非天之所演也。”认为达尔文进化论不仅适用于动植物界,也适用于无机界和人类社会。实际上,严复是把进化论提高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
他译述《天演论》,是为了中国的救亡图强。指出西方列强乃至日本之所以能够侵略中国,就是因为它们能不断自强,不断提高“德、智、力”以争胜。指出侵略中国的正是“优者”,被侵略的中国正是“劣者”。要求人们破除“妄自尊大”的中国中心主义,别谈什么“夷夏之防”,这无疑有惊世骇俗意义。又继承唐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的学说,来补正斯宾塞“因任自然,依乎天理”的消极面。认为赫胥黎著《天演论》“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是正确的,强调中国人应奋起救亡自存。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宣传进化论的同时,也宣传不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过人的感觉,“世间两物,曰我非我。非我名物,我者此心。心物之接,由官觉相,而所觉相,是意非物。意物之际,常隔一尘。物因意果,不得径同。故此一生,纯意境”。因而主张人的知识不必去追求感觉以外的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以人之知识,止于意验相符,如是所为,已足生事,更鹜高远,真无当也。”只要感觉和概念自相一致即可,认为“大抵宇宙究竟与其无始同于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云者,谓不可以名理论证也。吾党生于今日,所可知者,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而已,至极盛之秋,当见何象,千世之后,有能言者,犹旦暮遇之也。”这里一方面肯定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又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不可思议的,因此生物“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也只是“微拟而论之”所得,“且其独存众亡之故,虽有圣者莫能知也,然必有其所以然之理,此达尔文所谓物竞者也。竞而独存,其故虽不可知,然可微拟而论之也”。
严复在《天演论》的译述中,认定西洋各国之强盛在于学术思想,认为中国当时之需要也在于学术思想,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象数形下之末”的东西。认为“夫西学之最为切实,而执其例可以御蕃变者,名、数、质、力四者之学是已。”介绍“内籀”和“外籀”即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认为此为“即物穷理”的最重要途径。“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内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执其微以会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据公理以理众事者也,设定数以逆未然也……二者即物穷理之最要途术也。”不过,更推崇“内籀”。
严复的译著中,以《天演论》最负盛名。在当时传播极广,影响甚大,至使“物竞天择之理”深入于人心,成为时新之说。进化论成为许多仁人志士进行维新与革命的主要哲学思想武器。
另有193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严译名著丛刊》本。三联书店1959年本和商务印书馆1981年排印本。

☚ 适可斋记言记行   群学肄言 ☛

天演论

见“哲学”中的“天演论”。


天演论

英国赫胥黎著,中国近代严复译述。分为上下两卷。译者愤于甲午战败,民族危亡,为变法图强而译是书。光绪二十四年出版。译文重在申明大义,不斤斤于字句。传播甚广,影响极大,致使“物竟天择之理厘然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商务印书馆有《严译名著选刊》本。


天演论

即“进化论”。

天演论

二卷。英国赫胥黎(1825—1895)撰,严复(1853—1921)译。赫胥黎,英国著名博物学者。严复原名完光,字又陵,后改今名。复早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后被送往英国留学,学成后回国。从1895年起,他先后在《直报》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重要论文。从1894年起,严复着手翻译英人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一书中的前半部,即“进化论”部分,在天津《国闻报》上陆续发表。1898年,全书以《天演论》之名正式出版。《天演论》大力宣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演进。严复在全书中共列了二十九条案语,发抒感想,强调国与国、种与种之间也是按实力大小不断竞争,弱者逐渐淘汰,强者生存发展;中国当时之所以屡败于西方,就因彼强我弱、如再不振作图强,必将亡国灭种,只要努力自强,就可得救生存。《天演论》及严复的这些案语,对处于民族危机中的中国人敲起了救亡图存的警钟,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天演论》共两卷,上卷有导言、分察变、广义、趋异、人为、互争、人择、善败、乌托邦、汰蕃、择难、人群、最古、进微等十八子目,下卷分能实、忧患、教原、严急、天刑、佛释、冥往等十七个子目,共三十五篇,每篇之后加案语。严复翻译《天演论》,以信达雅三者为重,译文别具一格,词句之间,不斤斤于字比句次。复译之前,先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其所译《天演论》,开创了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新的时代。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现存的主要版本有商务印书馆本等。

天演论

严复翻译的英国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两章。严复作序并加按语,表达中国应变法维新以救亡图存的见解,阐发“天道变化”、“不主故常”、“为变至渐”、“其迁极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化论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天津正式出版,是中国近代最早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的书,风行全国,在维新运动中起了很大作用。

《天演论》tian yan lun

On Evolution→trans. 严复 (Yan Fu)

天演论

清末严复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进化论与伦理学》论文集的前两篇。 “天演”,即进化。译者作序,并附案语,以表达自己的见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式出版。原书的主要论点是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是“物竞”、“天择”;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优胜劣败”。严复翻译此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中国如果顺应“天演”的规律,实行变法维新,就会“自强保种”,由弱变强;反之将要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唤起人们变法图强的觉醒,在当时起了震聋发聩的作用,不仅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中国思想界具有深远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