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海冰灾害天津沿岸的海冰与渤海地形及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渤海海水较浅,大河河口较多,淡水来源丰富,能降低海水含盐度。新港从大沽口锚地开始,港口呈U形。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寒潮、大雪频繁,常使海水结冰,冰层不厚,不致封港。只有在东北向岸风作用下,海面结成薄冰并不断向港内流动,遇岸而止,冰层越积越高形成冰封。渤海重冰年大约10年一次,与太阳活动周期接近,厄尔尼诺现象对海冰灾害也有相当关系,如若太阳活动峰年与谷年前后有厄尔尼诺现象配合,渤海必出现重冰年。天津沿岸海冰发生于12月至次年2月,20世纪以来,渤海共发生5次严重冰情,即1936、1947、1957、1969和1977年。其中1969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整个渤海几乎全被海冰覆盖,大沽锚地附近冰厚达30~40厘米,大沽灯塔以东4海里处海面堆积冰高4~5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