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后,在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紧急关头,北方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起于山东,后蔓延直隶。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传入天津,发展迅猛,天津成为义和团的活动中心。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踊跃参加义和团,练习拳棒,散发揭贴,设立坛口。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五月间,坛口遍及城厢内外,有300多个,团民四五万人。女青少年组织了红灯照。五月中旬,义和团烧教堂,砸洋行,砸府县等衙门,释放被囚禁的义和团,迫使直隶总督裕禄打开军械库交出武器,牵走官署马匹,拆毁铁轨,把守城门,控制了天津局势。帝国主义为武力镇压义和团,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进行英勇保卫战,多次打退侵略军。清政府在天津军民与八国联军鏖战时,大肆屠杀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城,烧杀掳掠,无所不为。成立“都统衙门”,进行军事殖民统治,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派联合绞杀。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订立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的反抗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