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孙丑下)


做事情时,如果只得天时,未得到地利的话,是不能成功的。又虽然得到了地利而没有得到人和的话,也不会成功。其意就是说想做成一件事,人和比天时及地利更重要。
“天时”是可以完成某事之时机也,得之则成,失之则败。“地利”乃地理占形势之利也。“人和”则是民心之和也。
☚ 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指时机良好。地利: 地理的优势。人和: 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此句意为: 良好的时机不如占有地理上的优势; 占有地理上的优势不如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此句说明成事的最为关键是人的因素。语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东)

☚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条件。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指人心的向背、上下的团结、士气的旺盛等。

【赏析】

孟子十分强调施行仁政和取得民心的重要性。他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意思是:有利的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形,有利的地形不如人心团结,众志成城。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天时、地利,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孟子说的“人和”,指统治者善待百姓,百姓拥护统治者;统治集团内部各利益体之间相互信任和团结,也称为“人和”。人和就是一个国家内部、社会和军队中,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孟子从进攻和防守两方面,来证明“人和”的重要作用。从进攻的角度,“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其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从防守的角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其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孟子结论说: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得到天下。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借用本句思想填成词句:“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意思说,只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条件,就可以出兵北伐,收复被金人侵占的领土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可可诗词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注释】①天时:自然时序及阴晴寒暑的变化。②地利:有利的地势。③人和:指人心的向背。

【释义】有利的自然时序及阴晴寒暑的变化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团结一致。

【点评】作者特别重视人的团结作用,认为其他客观条件都不如其重要。

参考文献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可可诗词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释义】

古代格言,出自 《孟子·公孙丑下》。该句意思是: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天时: 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 指适宜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评析】

这里用两个 “不如”强调了 “人和” 的重要性,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请欣赏《孟子》原文: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然而不能取胜,这是由于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但 (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就罢了,作战就一定能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可可诗词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孙丑下)

做事情时,如果只得天时,未得到地利的话,是不能成功的。又虽然得到了地利而没有得到人和的话,也不会成功。其意就是说想做成一件事,人和比天时及地利更重要。

“天时”是可以完成某事之时机也,得之则成,失之则败。“地利”乃地理占形势之利也。“人和”则是民心之和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