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容 天容tiānrónɡ━━ 帝王的仪容。元·周伯琦《纪恩》诗:“下济天容怿,渊居睿思纡。”《旧唐书·音乐志·唐明皇诗》:“绳绳云步,穆穆天容。” ☚ 天座 天章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頸項部 > 經穴 > 天容 天容 tiānróng 手太陽小腸經穴。在下頜角後下方。天,位高之意,因脈氣至此而入面容,故名。主治咽喉腫痛,瘰癧,癭氣。其名秦漢典籍已載,沿稱至今。《靈樞經·本輪》:“次脈足少陽也,名曰天容。”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天容,在耳下曲頰後,手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一寸,灸三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手太陽小腸經》:“天容,主治癭氣頸癰,不可迴顧,不能言,齒噤耳鳴,耳聾,喉痹咽中如梗,寒熱胸滿,嘔逆吐沫。”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面 > 天顔 > 天容 天容 tiānróng 即天顔。 天容经穴名。代号SI17。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颈侧,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布有耳大神经前支,面神经颈支,深层为交感神经链,前为颈外静脉,深层有颈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颊肿,项强,瘰疬,瘿气以及甲状腺肿,扁桃腺炎,咽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容T'ienjung系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施针时直刺0.5~1.2寸。主治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颈项肿痛等。 天容tiānróng经穴名。代号SI17。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下颌角后方, 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主治咽喉肿痛, 耳鸣, 耳聋, 甲状腺肿。直刺0. 5 ~ 1寸。灸3 ~5分钟。 天容 天容SI17Tianrong手太阳小肠经穴。首见《灵枢·本输》。位于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正坐或侧伏坐取之。相当于胸锁乳突肌停止部前缘,二腹肌后腹的下缘;前为颈外浅静脉,有颈内动、静脉;并有耳大神经的前支,面神经的颈支,副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干的颈上神经节。一般直刺0.5~0.8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 艾卷灸5~10分钟。 ☚ 天窗 颧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