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安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城門 > 天安門
天安門  tiān'ānmén

亦稱“承天門”。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在北京市區中心。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稱承天門。清順治八年重修,改稱天安門。在高大的紅色城牆上開有五個拱形門,城上有九開間重檐歇山城樓,紅柱黄瓦,巍峨壯麗。前後各立華表一對,門前有金水河,跨河有漢白玉石橋五座。《明史·地理志》:“順天府……永樂四年閏七月建北京宫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亦曰紫禁城。門八,正南第一重曰承天。”《清史稿·地理志一》:“順天府……正北曰地安門,舊曰北安門,順治九年更名大清門,之内曰天安門,舊曰承天門。”

天安门

中国故宫正南门。坐落于北京市区中心,天安门广场的北端,居全城中轴线上,为明、清两代皇宫的正南门。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称承天门,后毁于火。成化元年(1465)重建,明末复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并更名为天安门。城门五阙,汉白玉须弥座,砖台高约10 m,台上建城楼两层,间数为横九纵五,寓意《易经》所载“九五飞龙”。天安门前后各有1对华表,汉白玉雕刻,柱身八角形浑圆,高约9.5 m,重达20000 kg,云龙浮雕,上托承露盘,盘上立有名的怪兽。门前金水河上跨汉白玉石金水桥7座,中间5座正对城门。金水河北岸1对石狮称门狮,南岸1对称桥狮。明清两代皇帝登基、皇后册立等盛大庆典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颁诏仪式。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此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天安门

天安门

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初曰“承天门”,是皇帝颁发诏令之所,当时只是一座三层九檐的木结构牌楼。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楼被火焚毁。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再建成九间门楼,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始被改称“天安门”。天安门是建在10米高的红色城墙上的城楼,通高33.7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这是为了以九、五两个数字表示皇帝的尊严。它的装饰形式与故宫的太和殿相似。黄色的琉璃瓦顶,和玺彩画檐,红色的木柱、门窗,但它的屋顶天花板上,则装饰着金线和绶带组成的图案。天安门楼下的城墙开设五个门洞。门前有金水河,五座汉白玉石建造的桥横跨河上。在桥外侧的东西,各立一座汉白玉石的华表、一只石狮。华表上浮雕着流云游龙纹饰,在上端横的插云板上方,圆雕一只蹲立的石狮。华表下端正方形的石栏板四个角的立柱上端,还各雕一只蹲立于仰莲上的小石狮,为华表平添了几分稳健、威严之势。天安门前,曾发生过许多次革命运动。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就是在这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的。1961年,雄伟壮丽的天安门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它已对外开放,供人们参观游览。

☚ 八达岭长城   正阳门 ☛
天安门

025 天安门

见42140条。

☚ 北京市   天安门广场 ☛

天安门

301 天安门

见42140条。

☚ 孟庙   故宫 ☛

天安门

140 天安门

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天安门广场北面。我国著名古代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原为明清皇城正门,明永乐十五年(1417)建造,初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后名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建有高10余米的红色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围绕汉白玉石栏。城楼重檐飞翘,雕梁画栋,红墙黄瓦,规模宏大,雄传壮丽。城楼下是金水河,河上有五座汉白玉金水桥,桥栏雕琢精美。城楼前方有石狮与华表,雄健挺秀,配合巧妙,使整个天安门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精美秀丽,气势磅礴。历史上若干重大事件都与天安门这一名字联系在一起。天安门的图形是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 长城   紫禁城 ☛
天安门

天安门

为明清两代皇城正门。最早建于元代,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宫的正南门,名为正丽门,元末毁于兵燹。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建皇宫时,以元代正丽门旧址为皇城大门,取名为“承天门”。初建的承天门,规模较小,只是一座三层重檐的木结构牌楼,正中悬一 “承天之门” 的匾额。明英宗正统元年 (1436年),承天门遭火焚,皇城正门空缺了一段时间。宪宗成化年间,又拨款重建承天门,先筑砖台,台上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重檐城楼。明末,承天门再次被焚。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皇城正门,改名为天安门。城门总高三十三点七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九五”之数来表达帝王之尊。天安门最下部为二千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座上有高十余米的红色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九开间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覆面,丹楹棂窗,雕梁画栋,绚丽壮观。城楼下是金水河,五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横跨河上。城楼前还有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配合,使天安门成为气势磅礴的建筑艺术杰作。明清帝王每逢重大庆典,都在天安门举行“颁诏”仪式,现已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北京天安门

☚ 北京城东南角楼   午门 ☛
天安门

天安门tian’anmen

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天安门城楼建于1417年,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城楼上覆盖着金色的琉璃瓦,高大的红色城墙上有五个城门;城楼下面是金水桥;城楼的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画像;城楼的前面是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广场上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两侧是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广场上每天升国旗。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也是新中国的象征。

☚ 北京   长城 ☛
天安门

天安门Tiananmen

位于北京市中心,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后称天安门。今天我们看到的夫安门,总高为33. 7米,城门五阙,重楼九楹。在两千多平方米的汉白玉弥基座上,有高10米的红色墩台,墩台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同志巨幅画像,两边分别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黄瓦红墙,雄伟壮丽。城楼下是金水河,河上有五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石桥。金水河后面的城门洞两侧有红色观礼台。城楼前还有两对石狮和一对浑圆挺秀的华表。整个建筑,布局巧妙,气势磅礴。这里是明、清两代帝王举行颁诏仪式的地方,也是皇帝参加祭祀仪式和各种盛典出入的地方。广场的东、西、南三面曾筑高墙,列为禁地。但这里也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近、现代中国革命的许多历史事件,从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开国大典,都与天安门的名字连在一起。天安门已作为新中国的光辉标志而载入史册。

☚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
天安门

天安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故宫正南。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初为三层重檐木结构,名承天门,遭火焚后于成化元年(1465)重建为九间门楼。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始称今名。通高33.7米,城基为汉白玉须弥座,有精美浮雕约2000平方米,上建红色墩台,高14.59米,有券门五阙。城楼广九楹,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筒瓦,楼阁雕梁画栋,一色朱漆点金花心槅扇,迎面十根大红廊柱,下环汉白玉雕栏,堂皇庄重,金碧辉煌。城楼门前横贯金水河,碧波粼粼。跨河五座造型优美的汉白玉石桥,南接开阔的天安门广场。沿河两岸各有一对雄健石狮。南岸石狮外侧有一对精美的汉白玉华表,云板横插,柱身遍布盘龙云纹雕饰,柱头石兽翘首南望,称“望君归”,意在提示君王出巡要及时回朝;与此相联的另一对华表设于城楼后面,石兽则面北翘首皇宫,称“望君出”,意在提醒皇帝莫沉湎后宫,要出朝理事。明清时天安门和广场是皇家举行重大仪式活动的地方。帝王祭天、祈谷要由皇城正门出入,领兵出征要在门前祭路,遣将应敌要在此祭旗,科举考试“金殿传胪”在此宣布名次,新皇登基、皇后册封等重大庆典,要在此举行“金凤颁诏”告示天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天安门是进行爱国运动和许多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此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图形被采用为我国国徽的组成部分,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建国后城楼正门上方悬挂巨幅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镶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大型标语。1988年元旦起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观光游览胜地。

☚ 金水桥   午门 ☛
天安门

天安门

位于北京市中心。原名承天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始建,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天安门高33.7米,前面是广阔的天安门广场,后面是壮丽的故宫。天安门与故宫及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相映生辉。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 故宫   颐和园 ☛
天安门

天安门

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正南,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它建筑于明永乐十五年 (公元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 (公元1651年) 改建后称天安门。在明清两代,天安门是皇帝颁发诏令,到天坛祭天,到地坛祭地,到先农坛耕耤田,以及皇帝大婚和出兵亲征等隆重典礼的重要场所。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在2,000余平方米雕制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红色墩台。墩台正中悬挂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左右两边分别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巨幅标语。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四周绕以汉白玉栏,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黄瓦红墙,雄伟壮丽。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面上架有五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名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地相互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整的古代建筑艺术杰作。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庄严肃穆的图形,是中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安门还有着驰名中外的光辉历史,著名的五四运动、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它的名字联在一起。它以巍峨的雄姿、磅礴的气势和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游者。

☚ 天坛   天津市 ☛

天安门tian’an men

Tian’anmen

天安门

Tian An Men (Gate of Heavenly Peace)

天安门

Tian’anmen—Gate of Heavenly Peace
~城楼rostrum of Tian’anmen/~广场Tian’-armaen Squa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