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阴阳交欢大合乐赋
辞赋名篇。唐代白行简作。此赋出自敦煌鸣沙山石室,被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掠去,后乃从巴黎影写以归。此赋前后并序凡146行,文似未完,而原抄讹脱甚多,无别本可据以校改,又不见于《文苑英华》和《全唐文》等大型总集和诸家书目著录,故亦有学者认为其是否行简所作,固未可辨。赋中描摹儿女之事,风月闲情,分类铺叙,多方形容,对性心理敢于大胆披露,详加体察,对性本能于人类生理心理之影响多所揭示,对唐人之生活习俗亦有所映现,由此正可见唐人生活随便、思想开放的时代特点。作者取材角度标新立异,骇世惊俗。篇中词旨艳冶,虽多淫词艳语,而谋篇锻句,运笔老练,洵一作手。赋中采用当时口语,俚俗音号,杂然并陈,多为《玉篇》、《广韵》所不载者,不仅可藉以考见唐人生活之一面,亦可为研究唐代方言之一助。其中注引《洞玄子》、《素女经》等唐代以前的医学文献,亦不无参考价值,故未可径以诲淫之作贬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