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南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虎掌 > 天南星
天南星  tiānnánxīng

即虎掌。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天南星
天南星  tiānnánxīng

省稱“南星”。天南星科。多年生有毒草本。高一尺左右。地下塊莖略呈球形。葉一枚,小葉片七至二十三,輻射狀排列,條形至披針形,頂端細絲狀。夏季開花,肉穗花序,外包有緑色或帶紫色佛焰苞。醬果鮮紅色。塊莖入藥,亦可製取澱粉。主產於我國雲南、湖南以及華東各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天南星》〔釋名〕引:“時珍曰,南星因根圓白,形如老人星狀,故名南星,即虎掌也”。古人將天南星和虎掌視為一種植物,外形雖近似,但實為兩種不同之植物。

天南星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虎掌 > 天南星
天南星  tiānnánxīng

“虎掌”之别名。

天南星

325.天南星(p696.3)

释文作:多年生草名。《本草经》作虎掌,因叶形得名。因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故《开宝本草》著录名天南星。参阅《政和证类本草》十一、《本草纲目·十七·虎掌》。
按:释文不全、不确。虽三出《本草》之名,而未云“入药”,亦不详其性、味、功能,颇有舍本逐末之嫌。当于“故《开宝本草》著录名天南星”句下补释: “入药。味辛、苦,性温,有毒, 入肺、肝、脾三经,燥湿祛痰,祛风解痉。”则确矣。

☚ 天门冬   天灵盖 ☛

天南星rhizoma arisaematis

化痰降气药。出《本草拾遣》。见《蕃牧纂验方》。又名南星、蛇包谷、野芋头。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或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等的块茎。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后制用。主产东北、河北、四川、江西、云南等地。苦、辛,温;有毒。入肺、肝、脾经。功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主治:❶风痰上逆,湿痰壅滞,与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配伍,如导痰汤(《济生方》)。
❷癫痫、抽搐、破伤风,与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配伍,如玉真散(《医宗金鉴》)。
❸痈疽肿痛,研末撒或调敷患处。牛、马15~45克;猪、羊3~9克。为末或煎汤灌服。生品内服宜慎用。孕畜忌服。天南星中毒,可致舌、喉灼热、肿大,严重者致窒息,呼吸停止。天南星块茎含三帖皂甙、苯甲酸、氨基酸及右旋甘露醇等。兔腹腔注射煎剂,能提高电痉挛阈及表现安静:小鼠腹腔注射煎剂有明显止痛作用:家兔口服煎剂,能显著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说明有祛痰作用。鲜天南星水提取液对小鼠肿瘤有抑制作用。

天南星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南星、虎掌、野芋头、蛇包谷。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东北天南星A. amurense Maxim. 或异叶天南星A. het-erophyllum Bl. 等的块茎。主产四川、河南、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苦、辛,温,有毒。入肝、肺、脾经。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❶治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风痰眩晕,癫痫,惊风,破伤风,痰湿咳嗽。近用治肿瘤。煎服: 制南星3~9g。
❷治痈肿,痰核,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生品研末敷。天南星中毒,可致舌、喉发痒而灼热,肿大,严重者窒息,呼吸停止。天南星块茎含三萜皂苷、苯甲酸、氨基酸及右旋甘露醇等。煎剂有抗惊厥、祛痰、镇静、镇痛、解痉作用,鲜天南星水提取液对小鼠肿瘤有抑制作用。天南星还可抗心律失常,并可抗氧化。

天南星diversileaf jackinthepulpit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又称异叶天南星。天南星科,天南星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林下、灌丛或草地。除西藏、西北外,许多省区均有分布。块茎扁球形。叶常单一,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3~19枚,叶柄圆柱形,粉绿色,长30~50 cm,基部鞘状。肉穗花序,花序柄长,佛焰苞粉绿色,花序上部常有中性花残遗物,顶部为附属器;花单性同序或异序;雌花稠密,子房1室;雄花稀疏,有雄蕊2~5枚,常位于同序的雌花上部。浆果。块茎淀粉可提制酒精、糊料。有毒,药用为中药“天南星”,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外用治折伤、瘀血、虫蛇咬伤、疥癣、恶疮等症。

天南星rhizoma arisaematis

系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干燥球状块茎。内含烷甙、安息香酸、粘液质等。本品有镇静、祛痰、抗惊厥等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咳喘痰稠;治疗癫痫、各种疖疮、破伤风等。治疗时与其他药物配伍。

天南星

天南星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的块茎。主产于河南、河北、福建、贵州、四川、陕西等地。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顽痰咳嗽。本品燥湿化痰之力颇强,多与陈皮、半夏等相配;寒痰,色白清稀者,常与半夏、干姜同用;热痰,咳痰黄稠者,常配瓜蒌、黄芩。
❷风痰眩晕,多与半夏、天麻同用;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者,多与白附子、白芥子、白僵蚕、全蝎、蜈蚣等相配;破伤风,可配防风、白芷、天麻、全蝎、蜈蚣等。此外,本品外敷,能散结消肿,可治痈疽痰核肿痛。近年以生天南星制成栓剂,配合内服,治宫颈癌取得一定疗效。胆南星系天南星研成细粉与牛或羊、猪的胆汁,经加工浸制而成。性苦,凉。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之效。主治痰热咳嗽,神昏惊痫及中风痰迷,舌强不语等。

☚ 半夏   白附子 ☛

天南星tiān nán xīng

《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虎掌天南星(106)。药名。
【基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又名:羹匙菜、大头参)或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i.(独角莲、狗爪南星、母子半夏、虎掌半夏、狗爪半夏、独叶一枝枪)等的块茎。此外,下列同属植物亦可入药:
❶拟天南星Arisaema ambiguum Engl.;
❷朝鲜天南星Arisaema peninsulae Nakai;
❸虎掌Arisaema thunbergii BL.;
❹鬼蒟蒻Arisaema japonicum BL. (又名:日本天南星);
❺多疣天南星Arisaema verrucosum Schott;
❻扁叶天南星Arisaema lobatum Engl .var.rosthcrnianum Engl.( 又名花南星) ;
❼象天南星Arisaema elephas S.Buchet。
【别名】虎掌(《本经》),半夏精(侯宁极《药谱》),蛇头天南星(《履巉岩本草》),南星、虎掌南星、虎膏(《本草纲目》),蛇芋(《植物名实图考》),蛇包谷(《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山苞米(《辽宁主要药材》),三棒子、药狗丹(《河北药材》),大扁老鸦芋头(《山东中药》),斑杖(《南宁市药物志》),蛇六谷(《浙江农药志》),野芋头(《中药材手册》),蛇木芋(《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性味】苦辛,温,有毒。
❶《本经》:“味苦,温。”
❷《吴普本草》:“岐伯、桐君:辛,有毒。”
❸《药性论》:“味甘。”
❹《履巉岩本草》:“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脾经。
❶《本草通玄》:“肺、脾、肝。”
❷《本草新编》:“入脾、肺、心三经。”
【功用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壅,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
❶《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❷《别录》:“除阴下湿,风眩。”
❸《药性论》:“治风眩目转,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❹《本草拾遗》:“主金疮伤折瘀血。碎敷伤处。”
❺《日华子本草》:“窨蛇、虫咬、疥癣恶疮。”
❻《开宝本草》:“主中风,除痰,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
❼《医学启源》:“去上焦痰及头眩晕。”
❽李杲:主破伤风,口噤身强。”
❾王好古:“补肝风虚,治痰功同半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八分至一钱半,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成分】天南星主要成分是皂苷、安息香酸、生物碱、氨基酸、苛辣性毒素、d-甘露醇、β-谷甾醇等。
【药理】
❶抗惊厥:家兔腹腔注射天南星煎剂1.2 g/kg,能提高电痉挛阈,但对大鼠的最大电休克发作,腹腔注射6~9 g/kg也无效。小鼠腹腔注射水浸剂3 g/kg,可明显降低士的宁的惊厥率和死亡率,亦可明显降低五甲烯四氮唑和咖啡因对小鼠引起的惊厥率。对小鼠最大电休克的发作则无影响。
❷镇静、止痛:家兔腹腔注射天南星煎剂后表现安静,大鼠注射6~9 g/kg后也表现安静不动,软弱无力,原存在的攻击姿态消失,小鼠注射3 g/kg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小鼠腹腔注射煎剂有明显的止痛作用(热板法)。
❸祛痰:家兔口服天南星煎剂1 g/kg,能显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说明有祛痰作用。
❹抗肿瘤:鲜天南星(未鉴定品种)水提取液试管试验时,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细胞凝缩成团块,丧失正常细胞结构,部分细胞脱落。对小鼠实验性肿瘤包括肉瘤-180、HCA(肝癌)实体型、ū4(为鳞状上皮型子宫颈癌移植于小鼠者),每天肌肉注射水提取液0.1 ml(1 g鲜天南星)/只,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从鲜天南星中提得的结晶d-甘露醇有同样的抑瘤作用,可能为其中抗癌有效成分之一,但对Hela细胞的抑制不甚明显。
❺毒性:天南星(未鉴定品种)根茎生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口腔黏膜轻度糜烂,甚至部分坏死脱落,咽喉干燥,并有烧灼感,舌体肿大,口唇水肿,大量流涎,口舌麻木,味觉丧失,声音嘶哑,张口困难。

天南星tiānnánxīng

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别名虎掌、南星、野芋头。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 ( Wall. )Schott 或东北天南星A. amurense Maxim、异叶天南星A. hetero phyllumB1. 等的块茎。主产于四川、河南、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苦、辛, 温, 有毒。入肝、肺、脾经。燥湿化痰, 祛风定惊, 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壅, 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风痰眩晕, 癫痫, 惊风, 破伤风, 痰湿咳嗽。煎服: 制南星3 ~ 9 克。生品研末外敷, 治痈疽、痰核、毒蛇咬伤。孕妇忌服。本品含三萜皂苷、苯甲酸、氨基酸及右旋甘露醇等。煎剂有祛痰、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鲜天南星提取液对小鼠肿瘤有抑制作用。

天南星

天南星

天南星

天南星,又名南星、蛇包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虎掌。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 Schott、异叶天南星A. heterophyllum Blu-me、东北天南星Asamurense Maxim.等的块茎。秋季采挖,去掉茎苗及须根,刮去外皮或用筐撞去外皮,个大者切片,晒干或烘干。块茎呈扁圆形,直径1.5~6cm。表面淡黄色至淡棕色,一般较光滑。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异叶天南星块茎茎痕凹陷较深。周围有麻点状根痕,天南星块茎根痕大而不明显;异叶天南星块茎有一圈1~2列显著的根痕; 东北天南星块茎根痕细而不整齐。周边偶有少数凸起的侧芽。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气微辛,味麻辣。天南星块茎主产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此外,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广西、河北等省区亦产; 异叶天南星块茎产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 东北天南星块茎主产于辽宁、吉林、山东、河北等省。
本品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肝、肺、脾经。功能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主治中风痰涎壅盛、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痰眩晕、头痛、癫痫、破伤风、小儿惊风、痈肿疮疡、痰瘤结核、跌打损伤等证。本品既能祛风,又能化痰,故前人称其为“祛风痰”之药。用于中风昏仆,痰涎上壅,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等由于风痰阻络所致者,古方常配生附子、生川乌、生木香,如《和剂局方》三生饮; 口眼斜,也可用本品研末,姜汁调摊纸上贴患侧,如《杨氏家藏方》天南星膏。眩晕由于风痰上扰而成者,常配天麻、菊花等平肝息风药同用。头痛因于风痰而痛不可忍者,配茴香为丸服,如《魏氏家藏方》上清丹。实验证明,南星不仅能祛风化痰,且有镇静、抗痉厥作用,故可用治癫痫、破伤风、小儿惊风诸证。用于癫痫,配全蝎、僵蚕、半夏等祛风化痰药,如成药医痫无双丸。痫病已久,元气不足或阴液已亏者可仿《中藏经》治风痫方,用姜制南星为丸,煎人参、菖蒲汤或麦门冬汤送下。因惊而神不守舍,痰迷心窍,恍惚健忘,举止失常者,用本品化痰,配朱砂、琥珀等镇心安神,如《和剂局方》寿星丸。治破伤风,牙关紧急,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者,可与天麻、防风、白芷、羌活、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如《外科正宗》玉真散。小儿惊风,风痰上壅,手足抽搐,心神不安者,配朱砂共研末,荆芥汤送下,如《普剂方》坠涎散。本品性温燥,亦可施治湿痰为患诸证。用于湿痰壅肺,咳嗽痰多,胸膈胀闷,关节疼痛者,可配半夏、陈皮。湿痰阻络,臂痛时甚时微者,可配苍术、生姜。病属风湿痹症,肢体疼痛麻木者,可配苍术、威灵仙、桂枝、防己等,如丹溪上中下痛风方,有祛风活络,除湿止痛之功。本品兼可外用,如痈疽、疔疮初起时,配以清热解毒药,制成散剂或膏剂涂敷,如金黄散。痰瘤结核,软硬不等,痛痒不一,以及毒蛇咬伤等证,均可用鲜品研烂或用干品研末醋调敷。跌打损伤,局部有瘀血停留者,配半夏、降香各适量,研末敷。现代用治腮腺炎肿痛,取生南星研末,醋浸3~5天后涂患处,能消肿、除胀。亦有用本品治疗宫颈癌,采取局部用药与口服相结合的方法:口服以鲜品煎汤代茶; 局部用药,以本品制成栓剂覆盖癌灶上。煎服,3~9g。一般多炮制后用。阴虚燥痰忌服;孕妇慎服。内服本品中毒,可使咽部灼热作痒,红肿,严重者可致窒息,呼吸停止。解救方法,服稀醋或鞣酸;或服浓茶、蛋清等。如呼吸困难须给氧气。皮肤与鲜南星接触而发生瘙痒肿胀者,速用清水或稀醋洗之。
实验研究: 天南星块茎含三萜皂甙、苯甲酸、淀粉、氨基酸等; 又含D-甘露醇。东北天南星块茎含皂甙、淀粉及一种刺激性辛辣物质。
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镇痛作用,能降低士的宁、戊四氮唑和咖啡碱所致惊厥率,但不能消除电休克发作。煎剂对家兔有祛痰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皂甙有关,鲜天南星提取液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其中所含的D-甘露醇可能是抗癌有效成分。根茎生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口腔粘膜轻度糜烂,咽喉烧灼感,口舌麻木、水肿、流涎、张口困难,严重者可致窒息,甚至还可引起神经智力发育障碍。

☚ 半夏   白附子 ☛

天南星

天南星

本品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 (wall.) 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 Maxim.或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的干燥块茎。春秋两季采挖,除茎叶,须根及外皮,洗净晒干,经白矾水浸泡,再与生姜共煮,切片、晒干,经炮制者称炮南星。
块茎呈扁圆形,高1~2cm,直径1.5~6cm。表面乳白色或淡棕色,皱缩或较光滑。茎基处有凹入痕迹,周围有麻点状须根痕。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气微辛,味麻辣。
少阴人药。功能为消脾痰。用于中风不语证。如《东医四象新编》寿脾解语汤,用本品配白何首乌、紫苏叶、黄芪、桂枝各5g等,可治痰阻经络引起的中风不语证。

☚ 橘红   肉豆蔻 ☛

天南星

天南星

蒙古名巴拉森—塔布格、毛—图木素,都瓦必萨瓦。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consanguineum Sch-ott.)、异叶天南星 (Arisaema. 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茎叶枯萎时采收,除去须根及外皮、杂质,晒干后制膏或碾粉。
本品味苦、辛,性温,有毒;有杀虫,制疖痈、肿块、祛巴达干赫依,防腐烂之功效。用于
❶疮疡,疥癣、秃疮,蛲虫病:配制十七味驱虫药用。
❷疖痈,除去坏死骨:与瑞香狼毒、泡囊草、雄黄等配用。
❸由于巴达干引起的胃火衰败,胃痛,嗳气,腹胀肠鸣,干呕,胃寒症等: 与四味石榴散、光明盐等配伍,制成十三味石榴散用。孕妇忌用。

☚ 蔓荆子   马蔺子 ☛

天南星

天南星达维杂哇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黄苞南星Arisaema flavum(Forsk.)Schott.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块茎。9—10月采挖,洗净,干燥。
味辛,性温。功能杀虫,消肿,排脓。主要用于虫病,疮疡痈肿,骨刺。本品与天仙子、酸藤果、麝香等配伍,制成十七味君臣驱虫散,主治牙虫、肛门虫等各种虫病。本品与马尿泡、山莨菪、天仙子等配伍,制成六味救死散,主治虫病。

☚ 嘎布求土   叉分蓼 ☛
000233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