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陷胸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陷胸汤

《伤寒论》方。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先水煎大黄,去渣内芒硝,再煎一至二沸,入甘遂末,待温,分二次服,得快利止后服。功能泻热,逐水。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表未解,医反下之,以致邪热内陷,饮热互结而成的结胸, 短气躁烦, 心中懊𢙐, 心下痛, 按之不硬,脉沉而紧者; 近代也用于单纯性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方中甘遂泻水逐饮,大黄、芒硝荡涤邪热。药虽三味,而力专效宏,为泻热逐水散结之峻剂。

大陷胸汤 《伤寒论》

【组方药物】 大黄10克(去皮) 芒硝10克 甘遂1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用水600毫升,先煮大黄,取200毫升,去滓,纳芒硝,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100毫升。得快利,止后服。
【主要功效】 泻热逐水,破结通便。
【适应病证】 结胸证。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从心下到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或短气烦躁,脉沉而紧,按之有力者。现用于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等见有上症状者。
【注意事项】 素体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禁用。
【方义分析】 此为仲景逐水峻下名方。方中甘遂苦寒峻下,攻逐水饮;大黄泻热通便;芒硝软坚泄热。三药合用,力专效宏,诚为泄热逐水,开结通便的峻剂。临床上甘遂必须制用。

大陷胸汤dàxiànxiōnɡtānɡ

《伤寒论》方。大黄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研末) 一钱匕。水煎大黄, 去滓, 入芒硝再煎, 后入甘遂末, 待温后分两次服, 得大便, 则停服。功能泻热逐水。治热邪与水饮互结的结胸证, 症见头汗出, 身微热, 或日晡小有潮热, 舌燥口渴, 短气烦躁,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大便秘, 脉沉而紧, 按之有力。近代也用于严重的单纯性肠梗阻, 及肠腔积液较多者。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

本方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为治疗大结胸证的代表方剂。方由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组成。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煮一、二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功能泻热逐水,破结通便。主治结胸证,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或短气烦躁,脉沉而紧,按之有力者。
本方所治证属水饮与邪热互结,故治宜泻热逐水,破结通便。方用甘遂苦寒峻下为君药,以逐水泻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芒硝咸寒软坚泄热,共为臣佐药。三药相合,推陈致新,药味虽少,然力专效宏,诚为泻热逐水,开结通便的峻剂。本方与大承气汤同为寒下峻剂,都用硝、黄,但两方在配伍及用法上有着显著的差别,如尤在泾说:“大陷胸与大承气,其用有心下与胃中之分,以愚观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谓;所云胃中者,正大、小肠之谓也。胃为都会,水谷并居,清浊未分,邪气入之,夹痰杂食,相结不解,则成结胸。大、小肠者,精华已去,糟粕独居,邪气入之,但与秽物结成燥粪而已。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燥粪在肠,必藉推逐之力,故须枳、朴;水食在胃,必藉破饮之长,故用甘遂。且大承气先煮枳、朴,而后内大黄,大陷胸先煮大黄,而后内诸药,夫治上者制宜缓,治下者制宜急,而大黄生者行速,熟则行迟,盖即一物,而其用又有不同如此。”说明用药配伍及炮制煎煮等不同,所治证情则不同。现临床上亦用于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等见上述症状者。对于年老体弱及胎前产后者均不宜用。
大陷胸丸(《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大黄半斤,葶苈子(熬)半斤,芒硝半升,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另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用,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功能泻热开结,化饮通便。主治结胸证,颈项强直,胸脘痞满,自汗出,大便不通,脉沉实者。

☚ 三物备急丸   大黄附子汤 ☛
000041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