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贫明代浙东有一因惰而穷之人,俗称其为大贫。后一般指因不勤作、不事正事而困穷之丐户。明沈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浙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 丐户【同义】总目录 丐户大贫
大贫 大贫封建时代对丐户的俗称。明·沈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浙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 ☚ 褐 蚩尤 ☛ 小康←→大贫xiǎo kāng ← → dà píng小康: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 大贫: 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的经济状况。 【例】 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胡耀邦: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旧社会中国人民过着大贫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