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诰泛指典诰之文。《周书·苏绰传》: “自有晋之季,文章竟为浮华,遂成风俗。太祖欲革其弊,因魏帝祭庙,群臣毕至,乃命绰为大诰,奏行之。” 《大诰》明朝刑典。由朱元璋亲自写定。共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3部分。《大诰》共74条,于1385年颁布;《大诰续编》共87条,1386年刊布;《大诰三编》43条,1386年颁行。《大诰》多为诛杀贪官污吏、害民豪强,记载凌迟、枭首、族诛者以千百计,弃市者则达到万数。《大诰》按明太祖规定,每户1本,甚至连学校课士和科举考试也以其为题。 《大诰》da gaoGreat Declarations→苏绰 (Su Chuo) 大诰《尚书 ·周书》篇名。记周公灭武庚践奄前诰天下之辞。 大诰《明律》颁行后,以官民“犯罪”案例解释律条并参照执行的汇集册,统称为《大诰》。包括:洪武十八年(1385)冬颁布的《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颁布的《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颁布的《大诰三编》四十三条;二十年冬颁布的《大诰武臣》三十二条。明政府要求,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每户必备,规定凡备有《大诰》人户,犯“罪”时可减刑一等,不备者,加一等。又令天下府、州、县,聚生徒教诵御制《大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