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观圣作之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观圣作之碑宋代碑刻。北宋大观二年(1108)奉御笔八行诏旨摹写刻石,宋徽宗撰文并书,故名。立于原新乡县学宫内。碑文是根据周礼为学校制定的法规。强调学校实行“三舍法”,要以孝、悌、睦、姻、任、恤、忠、和这“八行”作为生员升舍和取士的准则,对于八行全备者可“随奏贡入太学,免试为太学上舍”,并“释褐命官,优加拔用”。同时又提出不忠、不孝、不悌、不和、不睦、不姻、不任、不恤这“八刑”作为生员违犯八行的惩处办法,如犯前四刑就永远取消入学资格,犯后四刑则各罚若干年不得入学等。碑文记述的“三舍法”及“八行取士”制度较史籍详尽细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立。高480厘米,宽150厘米。在河北省赵县文庙内。李时雍仿宋徽宗瘦金体摹写。碑为双龙额,龟趺座,额上“大观圣作之碑”六字为蔡京题。碑文四周浅刻着二方连续卷草缠枝牡丹图案。此碑为研究宋代学校、科举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李时雍,字致尧,号适斋,华阳(今属四川省)人。熙宁(公元1102—1106年)间与米芾同为书学博士时,书名高出米芾,能以襟袖濡墨走笔作大字。 ☚ 宋璟墓碑 古长城说碑 ☛ 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位于县城内。立于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龟趺座,双龙抱额,高近5米,宽1.5米,碑文1007字(现残48字),额铭“大观圣作之碑”为蔡京所题,碑文四周刻饰卷龙缠枝牡丹图案。大观元年,宋徽宗诏立八行取士科,郑居中将谕旨刻于石碑、立于各州县,碑文由李时雍摹徽宗“瘦金体”书写,铁钩银画,瘦直挺拔,遒丽洒脱。 ☚ 7. 赵县 赵州陀罗尼经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